中國兒童電影發展歷程盤點:光影童年 純真記憶

  每一段童年都離不開兒童電影帶來的光影記憶和歡樂,不同時代的兒童電影記錄了不同年齡段人們童年的純真與苦惱。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兒童電影歷經了多個發展階段。在今年的兒童節,讓我們一起回顧兒童電影的發展歷程,在電影中追憶童年。

  上世紀90年代以來

  對兒童內心世界與生存處境的探索

  代表影片:《看上去很美》《一個都不能少》

  1990年出生的青青是個電影發燒友,美國大片、法國文藝片、日本小清新……閱片無數的她卻說,真正走心並給她留下深刻記憶的是小學包場電影時看的那幾部片子。“小學時,包場電影是每學期的期待。現在去電影院或從網上下載都沒有和小伙伴結伴涌進電影院,等銀幕亮起才知道到底放哪部片子的那種喜悅和激動。”青青看過的包場電影有《一個都不能少》《背起爸爸上學》《花季雨季》等兒童電影,印象最深的是《一個都不能少》,“對於那時價值觀剛剛萌芽的我們來說,電影主人公善良、朴實的品質無形中影響了我們的成長,悄悄地震撼了稚嫩的心靈。”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中國兒童電影發展繁榮,正在崛起中的第五代、第六代中國電影導演們也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了兒童身上,比如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電影《一個都不能少》是張藝謀第一部完全採用非職業演員的作品,影片真實地反映了中國農村教育的現狀。紀錄片式的風格統御了整部影片的美學,可以從中看出導演在不遺余力地追求一種真實感。這部電影斬獲了多項國內外獎項,包括第五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

  相對於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張元的《看上去很美》則將主要關注點放在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和成人的關系等問題上。故事從方槍槍一臉哭喪地被軍人父親送進幼兒園開始,隨后,他開始體驗與成人世界一樣的現實生活。很多人認為這部電影將兒童與制度的關系表現得過於冷酷,但也有一些評論家認為,雖然本片確實探討了孩子與幼兒園制度的殘酷關系,卻也展現了孩子們在這種制度下的歡樂與童心。總體來說,上世紀90年代至今的兒童電影,不僅隻關注兒童生活,更進一步地對兒童的內心世界進行探索和表現,並且對兒童的生存處境做出思考和反省。

  新中國成立初期

  革命歷史題材與美術電影創作迎來高峰

  代表影片:《雞毛信》《小兵張嘎》《小蝌蚪找媽媽》

  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王阿姨如今含飴弄孫,已經多年不看電影了。憶起童年時看電影的場景,王阿姨言語竟有些激動。縣裡的電影放映隊要來農場放電影啦!一傳十,十傳百,黃昏時分,農場的空地上便聚滿了人。“那時去電影院看電影是個奢侈的事。所以一聽說有露天電影放映,家家都搬來了小板凳。那時的電影放映隊會到各個地方放,我們也跟著他們走,所以像《雞毛信》《閃閃的紅星》《小兵張嘎》等都看了好多遍。”在那個物資匱乏、消息相對閉塞的年代,兒童電影是孩子的窗口,“通過看電影,我們知道了外面的世界,也受到了教育。像海娃、潘冬子這樣的小英雄是兒時的偶像,直到現在,我仍舊敬仰並學習著他們的精神。”

  新中國成立后,揭開我國革命歷史題材的兒童電影創作新篇章的作品是1954年由張駿祥改編、石揮導演、上海電影廠攝制的《雞毛信》。影片以主人公海娃送雞毛信作為全片的主要線索,結構簡單,但情節曲折。在跌宕起伏的驚險情境中,成功地塑造了頑強勇敢又機智的抗日小英雄海娃的藝術形象。影片從內容到形式都很注重兒童情趣,字幕像一本連環畫。一頁頁翻過,讓孩子們能夠像看連環畫一樣看電影,成功地抓住了兒童觀眾的注意力。

  如果說20世紀革命歷史題材的兒童電影發端於50年代中的《雞毛信》,那麼誕生於60年代的《小兵張嘎》則是一座難以超越的高峰。1963年,北京電影制片廠拍攝了《小兵張嘎》,它生動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主人公張嘎一身“嘎氣”,倔頭倔腦卻又聰慧勇敢。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在電影民族化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導演運用河北梆子、打竹板、蓮花落等藝術手段烘托了電影的氣氛﹔白洋澱、荷花池等場景也具有鮮明的地域風情,在同類題材的電影創作中具有典范意義。

  同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也是中國兒童美術電影創作的黃金時代,創作形式包括剪紙、木偶、水墨,其中很多都是世界電影史上從未有過的藝術表現形式,比如《小蝌蚪找媽媽》《草原英雄小姐妹》等。這些兒童影片在中國電影界乃至世界電影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改革開放初期

  熱情擁抱嶄新的時代

  代表影片:《紅衣少女》《三個和尚》

  1985年一部叫《紅衣少女》的電影紅遍全國,那一年,小川16歲,和劇中的主人公安然同歲。在安然身上,小川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青春的苦澀、成長的孤獨,想要堅持做自己,想要突破世俗的無奈。第二年,又一部講述女孩心跡的影片《失蹤的女中學生》再一次打動了小川的心。“那時看這些電影特別有共鳴,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是因為它們反映了80年代人們價值觀的轉變以及新舊思想交替所帶來的沖突吧。現在的年輕人要想了解我們這代人的青春,就可以看看《紅衣少女》。”

  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兒童電影蓬勃地發展起來。這一時期,我國少年兒童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改革開放初期諸多思想領域與現實生活中的復雜交鋒和深刻變遷,也投射到兒童電影的創作中,使兒童電影更加多元、更能反映新時代的歷史縱深感。

  《紅衣少女》就產生於這個時期。1985年峨眉電影制片廠出品的這部電影根據鐵凝的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改編,圍繞普通高中女生安然的生活經歷,展現了一個復雜的社會和一場深層次的思想沖突。影片非常注重細節和人物刻畫,在女主角安然身上不僅有一種自然的純真美,更有一種理性的悲劇美。編導深入少年兒童的生活,像他們的朋友一樣去探討成長的困惑,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教育體制和成長價值觀的一次反思。

  動畫片創作方面,上世紀80年代也掀起了第二個高潮。動畫短片《三個和尚》《鷸蚌相爭》等都深受觀眾喜愛。《三個和尚》是根據“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這個古老的民間諷刺性故事創作的,它沒有配音,連音樂都被精簡為隻有木魚聲。本片人物造型簡單,寥寥幾筆就刻畫出三個人物的不同性格,既有幽默感,又給人以朴拙的美感。

  當下

  市場呼喚“合家歡”影片

  代表影片:《爸爸去哪兒》《熊出沒之奪寶熊兵》

  “80后”張帆有一個5歲的女兒貝貝,問起貝貝最喜歡和爸爸做什麼,小姑娘毫不猶豫地說:“和爸爸去電影院看電影!”貝貝最愛看的是《巴啦啦小魔仙》,她的夢想是做個小魔仙,幫助別人。馬年春節期間,張帆帶貝貝去電影院看了《爸爸去哪兒》,“陪女兒看電影,不僅僅是孩子獲得了快樂,我們做家長的也有收獲,比如看了《爸爸去哪兒》,知道了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過程中,父親應該起到哪些作用,對自己為人父也進行了反思。現在的一些兒童電影,說教成分少了,傳達給觀眾的是一份歡樂,這樣的歡樂老少咸宜。”

  近年來,隨著中國電影市場迅速擴容,兒童電影也迎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但觀察當前電影市場上的國產兒童影片不難發現,真正吸引少年兒童走進影院的仍然是動畫電影。近年來,一些國產動畫電影的品牌開始在市場上逐漸確立,除了《喜羊羊與灰太狼》以外,《熊出沒》《巴啦啦小魔仙》《洛克王國》《魁拔》等也在市場上具有了越來越高的號召力。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國產動畫電影將成為拉動中國電影產業進一步升級、電影市場進一步擴容的潛力股。

  與動畫片相比,國產兒童故事片的市場境遇則並不樂觀。“說教式表達過多、歡樂和趣味不足是最大的問題。”《綜藝報》電影版主編朱玉卿說。

  “孩子和家長組成的龐大觀影人群對電影究竟有什麼需求,創作者還研究得不足。家庭觀影的目的不是一起到電影院受教育,而是獲得歡樂和共同的情感交流。” 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認為,“合家歡”電影將成為兒童電影的發展方向。“今年上映的《爸爸去哪兒》就是一部典型的‘合家歡’電影。這類影片很好地解決了以往家長被孩子‘綁架’去觀看兒童電影的問題,讓全家人共同沉浸在‘合家歡’的氛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