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有些诗歌命题方式容易败坏孩子学习语文的胃口!

  原标题:有些诗歌命题方式容易败坏孩子学习语文的胃口!

  孩子近日的语文家庭作业有一道诗歌阅读理解题,出得很“应试”。

  为了便于学生与家长思考分析,现将原题予以援引。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捉月亮的网

  我做了一个捉月亮的网,

  今晚就要外出捕猎。

  我要飞跑着把它抛向天空,

  一定要套住那轮巨大的明月。

  第二天,假如天上不见了月亮,

  你完全可以这样想:

  你已捕到了我的猎物,

  把它装进了捉月亮的网。

  万一月亮还在发光,

  不妨瞧瞧下面,你会看清,

  我正在天空自在地打着秋千,

  网里的猎物却是个星星。

  《捉月亮的网》一诗中“飞跑”一词表现了“我”()的心情。

  A.激动B.急切C.兴奋

  诗歌赏析:

  《捉月亮的网》为美国作家希尔沃斯坦写的一首儿童诗。

  此诗写出了儿童对月亮的想象力,诗句轻柔活泼,从孩童想要捉住月亮将月亮占为己有的急切心态转变为为了和月亮一起玩耍的快乐,轻松之间流露出了儿童的顽皮和可爱。

  应试教育“标准答案”:B

  「《小学语文中的“诗教”》一文中,中小学语文教科书(部编本)总主编温儒敏谈“重视会意与感悟”」

  古代诗论有一个著名的说法:“诗无达诂”。

  就是说诗歌的词句内容,很难做出也不宜做出非常明确的解释。

  因为诗词的文学表达手段可能是含蓄的,也可能是“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加上鉴赏者的心理、情感状态的不同,对同一首诗常常会有不同的解释。

  “诗无达诂”就是承认诗歌审美鉴赏的主体性和多样性。这道理应当贯彻到我们的诗歌教学中。特别是,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低,但想象力却可能比大人丰富,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更加注意,避免对诗词的审美含义做生硬的标准化的解释。这里用得上课程标准那一点要求: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这段要求,对于文学类阅读,特别是诗词的阅读,是尤其有指导意义的。

  当然,低年级学习古诗词,还是要让学生大致明白诗中所写的内容。

  “大致”即可,不要制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分开来解释,老师适当引导之后,让学生自己去读,反复诵读,能理解多少是多少,可以不求甚解。

  中年级和高年级要逐步引导读诗时的“会意”,也就是多少有些领悟,但也不一定非常清楚。

  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即使因为考试要给标准答案,那也要跟学生说明这只是一种说法,其实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做其他解释。

  有的老师会说,考试怎么办?

  的确,是考试让我们的诗歌教学变得如此琐碎、死板,缺少感悟和审美。

  从根上讲,考试方式,特别是命题方式也要改,要适当注重考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包括想象思维能力与直觉思维能力。高考现在也在想办法改进。

  作为老师,我们只要有这份心,给“诗教”留一个比较灵活的空间。不被应试教育给挤满了,我看也就不错了。

  “诗无达诂”,一般读诗,不必全用考证的办法,也不一定要落实唯一的结论,重要的是顺着诗歌所焕发的情思,展开自己的想象与体验。

  在解答诗歌题时,切忌过分观照应试教育“标准答案”,败坏了孩子学习语文的胃口!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