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校长张荣:让“有帽子、无帽子”人才同等标准同台竞技

  

  访谈嘉宾:张荣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1964年2月出生,江苏淮安人。曾任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山东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刚结束全国两会的张荣,需马不停蹄赶往下一站。还有半个多月,厦门大学就将迎来百年校庆。在他看来,办好厦门大学百年校庆,将在海峡两岸、“一带一路”沿线乃至全世界形成广泛影响。

  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校长,张荣对“双一流”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厦门大学要建立的“双一流”大学并非建第二个哈佛、耶鲁,而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厦大风格”。

  张荣告诉南都,一流大学的根本性标志是一流的成果和一流的贡献。在接下来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厦门大学将充分整合资源汇聚到优秀人才吸引上,把学校工作重心聚焦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本科阶段“探矿”、硕士阶段“采矿”、博士阶段“炼矿”的人才培养体系。

  疫情防控背景下厦大如何坚持“开门开放”办校庆?作为热门旅游打卡地的厦大何时重新对外开放?成立临床学系,在昆山布局建设研究院有何考量?近日,南都记者围绕上述热点话题对话张荣。

  

  张荣

  谈百年校庆

  设“校庆年”、“校庆周”迎校友、宾朋分批进校

  南都:4月6日厦大就将迎来100周年校庆,为此做了哪些准备?

  张荣: 我们围绕“弘扬嘉庚精神 奋进一流征程”的主题,以“少花钱、多办事,暖人心、利长远”为工作理念,坚持将办好百年校庆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谋划同部署同推动。

  我们坚持开门开放办校庆,吸引吸纳师生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校庆、参与校庆、献礼校庆,有效聚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例如,举办厦门大学与福建省九市一区校地战略合作会议,建立常态化合作制度,在九市一区支持下建设“八闽园”,探索形成校地融合发展新思路、新模式。充分激发师生校友“主人翁”意识,启动“奋进新百年 共筑新伟业”行动计划,筹备“南强校友 相约百年”系列活动,开展一系列校友返校学术活动、文体活动、体验活动等,进一步强化学校与广大校友的情感联结和心灵共鸣。

  南都: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校庆工作如何开展?

  张荣:我们编制了《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疫情防控总体工作方案》,校庆期间的各项活动也制定了疫情防控方案。坚持防控关口前移,落实“四早”措施,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和校庆重点人群疫苗接种。还专门开发预约入校系统,做好来校人员信息登记和健康管理工作。开展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全流程演练;修订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备足疫情防控物资,做到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扎实做好环境卫生保障,对各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整治和科学消杀。

  另外,为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广泛参与,我们还调整了校庆活动组织方式,将2021年设定为“校庆年”,将2021年4月3-9日设定为“校庆周”。“校庆周”期间,学校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庆祝大会、文艺晚会、嘉庚论坛、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人文社会科学国际论坛等活动。同时,学校鼓励和欢迎校友、宾朋选择“校庆年”其他时段分批来校,同庆华诞,学校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庆活动并全力做好接待服务工作。

  南都:厦大是热门的旅游打卡地,去年以来因疫情防控暂停接待参观人员。这一年多学校有何变化?

  张荣:厦门大学校园依山傍海,风景优美,建校一百年来,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

  一年多以来,校园实行相对封闭管理,有效地保证了整体校园安全,确保全校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疫情防控以来,实现了境内师生零感染、零疑似。

  校园暂停对外开放后,学校加强了校门管理,在入校人员进校前逐个进行身份核实,健康码检查和体温测量。符合进校条件的,才能进入校园。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还推出了人脸识别系统,对进校人员身份信息进行精确识别管理,在落实体温检测的同时,方便师生校友快速通行。厦大校园暂停接待参观人员后,校园内有效减少外来人员流动,校园环境更加宁静有序。

  南都:很多人都比较关心厦大什么时候重新开放?

  张荣:厦门大学校园何时重新开放,最关键的是看疫情防控外部环境是否具备开放条件,要看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疫情防控情况。

  首先,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所有人员能够正常流动,并且流动过程中疫情传播风险非常低的情况下。还要与各级主管部门疫情防控政策相衔接,将校园管控措施纳入全域疫情防控大局。

  在整体疫情防控形势彻底稳定好转的情况下,在确保在校全体师生员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学校会按照有关方面的统一部署,在适当的时候重新开放校园接待参观人员。

  谈“免费白米饭”上热搜

  “育人首在育心,育心重在育爱”

  南都:去年厦大因免费白米饭和矿泉水登上热搜,有网友评价厦大是一所具有人文关怀的大学,你如何看待这一评价?

  张荣:厦门大学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感恩前行的历史、一部用知识的力量改变国家命运和时代命运的历史。

  一百年前,在“风雨飘摇之际,国势岌岌可危之时”,校主陈嘉庚先生胸怀“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崇高理想,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毅然倾资创办了厦门大学,将“爱”的基因注入厦大血脉,他认为“教育不仅读书识字,而尤以应养成德性,裨益社会”。在嘉庚精神的感召下,百年来,安排好学生的起居饮食,为学子撑起求学问道的安宁,推而广之,为学子搭建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阶梯,始终是厦门大学最深的关切。

  免费白米饭和矿泉水于细微处展现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学校绵延百年的优秀传统——关爱学生,这也正是厦门大学所秉持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的一部分。

  育人首在育心,育心重在育爱,面向新百年,厦门大学将传承弘扬嘉庚精神,坚定“以生为本、育人为先”的办学理念,深入挖掘人文传统中的育人资源,创新搭建感恩文化教育载体,有效激活学生心中的大爱基因,努力培育“具有引领性、彰显人文性、体现时代性、注重开放性”的时代新人。

  南都:2008年起,厦大开始实行学生免费白米饭和免费饮用水的举措。去年10月17日,厦大深圳校友会提议母校设立“箪食瓢饮,衔环涌泉”项目,资助“学生免费白米饭及矿泉水”经费支出,并领衔诺捐首期项目经费。你如何看待厦大校友对母校的回馈?

  张荣: 建校迄今,厦大共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0多万名学生。这些校友灿若繁星,是母校的宝贵资源。而在厦大校友心里,母校则是他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无论何时、无论身处何地,他们都未曾在精神上远离厦大。

  我走访了许多校友,我发现,“校主”是厦大校友最崇敬最有共鸣的话语,受到嘉庚先生倾资办学、教育报国伟大精神的感召,厦大校友一直践行着感恩奉献、饮水思源的文化理念,始终与母校同呼吸、共命运,同担当、共发展,成为了最懂得感恩的一个群体之一。这种感恩情怀起始于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校主,升华到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成为厦大校友的集体印记,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厦大人身上的集中反映。

  可以这么说,厦门大学发展历程中,每一步都离不开广大校友的支持和帮助,这是厦大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特别是筹备百年校庆以来,不少校友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在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献礼活动,热情地以各种方式支持学校办学,都将汇聚成为母校新百年建设的强大动能。

  南都:在你看来,学校和校友应该如何良好互动?

  张荣:校友资源对于大学发展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校友智力资源能够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水平人才资源需求,校友财力资源能够支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物质需要,校友文化资源能够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形成卓著声誉。厦门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校友工作,坚持把“共生共赢”的理念贯穿校友工作的始终。我们认为,学校要关心和支持校友的发展,做校友的坚强后盾,尤其要为校友建功立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学校要着眼于广大校友终身学习的需要,面向校友开放优质教育资源,让校友继续利用这些资源在成长中发挥作用,为校友提供终身教育。我们希望把广大校友紧紧团结起来,推动每位校友通过做好本职工作服务社会,同时要组织发动广大校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

  谈“双一流”建设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新时代一流标准的南方之强

  南都:你曾说“双一流”大学不是要建第二个哈佛耶鲁,你如何理解“双一流”,今年厦大将如何发力?

  张荣: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厦门大学始终围绕着一流学科建设主线展开。2021年,厦门大学迎来“双一流”建设的新周期,也将迎来百年新征程。

  一流大学的根本性标志是一流的成果和一流的贡献。接下来,我们将充分整合资源汇聚到优秀人才吸引上,把学校工作重心聚焦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打造结构优化、满足需求、各方资源充分参与的卓越而有灵魂的研究生教育。学校将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适度超前部署,构建本科阶段“探矿”、硕士阶段“采矿”、博士阶段“炼矿”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符合科学前沿发展需要、能够承担起未来领军使命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

  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方面,着眼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主动适应国家发展重大战略、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地区发展与未来人才的重大需求,更加重视大学服务社会需求,推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在关键之处落子,在重点之处突破,转段升级,跨越发展,揭榜挂帅,冲锋陷阵,积极在国际可比大学建设和学科发展方向上形成根本性引领性突破,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以及治国理政新领域新方向上取得创新性先导性成果。

  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进一步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技术突破策源地作用,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通创新,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基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研究加快实现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重点突破,通过引领科研组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打造新时代科研组织方式改革的“先行区”和“试验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着力推进成果转化,为实现0-1基础研究突破和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提供厦大智慧和力量。

  一流的学科需要一流人才队伍支撑。我们还将加强高端人才培育引进力度,“一人一策”引进学科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打造内外并轨、文理并重、梯次递进、能上能下、全程激励的人才体系等。

  南都: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目前情况如何?疫情是否影响招生?

  张荣:作为厦门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来西亚分校自2016年正式办学,已完成共计约27万平方米的校园建设,还有约7万平方米的工程预期于2022年完工。现已建成5栋主教学楼、8栋学生宿舍、2栋餐厅、音乐厅、水上音乐广场和各类运动设施,希望为师生员工打造一个智慧高效的教学科研空间和舒适便利的生活空间。

  回顾过去5年多时间的发展,分校形成了文商理工医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建立起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近3000名优秀学生,取得国际认可的科研成果,成为促进中国与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其他地区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成为东南亚地区海外华人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优选项。分校成立至今,多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高影响因子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并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首届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大赛等重要竞赛中获得佳绩。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分校以保障全体师生健康安全为首要任务,维护了校园的安全稳定,我们的招生团队也及时调整了招生策略,通过举办线上宣讲会、即时通讯交流等方式,面向国内外开展招生工作,截至目前,分校的年度招生计划已基本达成,教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谈在昆山设研究院

  “新时代校地共赢发展”

  南都:近期,厦大以附属医院优势学科牵头,成立了消化病学系、神经科学系、血液病学系等一批临床学系,引发学界关注。请问设立临床学系出于什么考虑,临床学系的定位是什么?

  张荣:厦门大学非常重视医科建设,明确将医科作为学科发展新增长点,不断加大对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投入,支持临床医学发展。为了加快提升厦大医科竞争力,近年来,厦门大学一直在思考研究如何围绕建设一流医科、整合大学本部与附属医院的资源、实现医教研融合发展这一重大问题。

  临床学系的成立,打通了大学本部和附属医院壁垒,将大学本部的优势资源和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促进大学本部与附属医院、以及各个附属医院之间的融合发展,推进学术交流、协调互帮互学、构筑学科平台,为临床研究和教学整合学科队伍,有利于“双一流”学科建设,也有利于提升临床学科的品牌影响力。

  它的成立更多的是聚焦在推动学科建设上,围绕临床重大学术问题和现实需求,凝炼出若干重点研究方向,确保三年内有3个左右的重点研究方向进入国家梯队;再用五年的时间,力争90%以上的重点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南都:厦门大学也将在江苏昆山布局建设研究院,这有何考量?

  张荣:目前,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地方研究院是比较热门的话题。现在普遍认为,地方研究院是校地共赢发展的合作模式之一。对于学校来说,共建地方研究院有助于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也有助于促进学科发展、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共建地方研究院有助于他们推进科技创新、汇聚创新人才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提出,要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

  近年来,厦门大学不断探索创新校地合作模式。2017年以来,学校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先后布局建设了九江研究院、龙岩产教融合研究院、平潭研究院、漳州古雷石化研究院和四川研究院,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科研人才流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时代校地共赢发展之路。

  去年以来,我们积极与苏州市、昆山市推进共建校地合作平台,我们初步考虑是要聚焦长三角地区及苏州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探索打通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凝聚长三角校友力量,加强校友与母校、地方的联系,多渠道、多形式地推进校地合作;还要发挥厦门大学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促进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共赢发展。

  我们认为,布局研究院将助力推进苏州及长三角的创新发展,更好满足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科技和智力的需求,这也是厦门大学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需要。

  南都:研究院的定位是什么?

  张荣:研究院将定位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研发和服务、人才培养(含教育培训)以及校友服务等为一体的校地合作机构,作为厦门大学在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科研、教育、交流、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总平台,并努力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校地企协同创新发展典范。

  目前,研究院还在规划中,尚未正式落地,我们将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模式推进建设,与江苏及苏州携手推进落地更多延伸项目。首期我们将重点推进建设厦门大学苏州研究院昆山半导体中心,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衔接,努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同时,我们也将进一步整合汇聚学校各相关学科的力量,“量身定制”合作项目,着力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研究基地以及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等,做实做强地方研究院这个合作平台,更好地助力厦门大学“双一流”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谈激发人才活力

  把一流师资放在校务首位,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

  南都:你一向重视大学的人才引进,在你看来,人才在高校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

  张荣:把一流师资放在校务首位,这是厦门大学创校之初校主陈嘉庚先生的胸襟和远见,“独是师资一项,最为无上第一要切”,“完全采取人才主义,毫无畛域之见,对于各学科之著名高等专门人才极力罗致,使之尽毕生之力以从事各科学之教授与研究”。建校100年来,不论在哪个历史阶段,厦门大学始终承继这一优良传统,砥砺前行,奋进一流。

  南都:厦大近年来如何引才?

  张荣:学校围绕学科战略布局和一流学科建设,一方面是打造梯次递进、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全程激励的可持续人才发展体系,让引进人才和现有人才、让有“帽子”人才和无“帽子”人才在同等标准下同台竞技,改变以往简单的以“帽子”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的倾向,以增强人才吸引力。同时,厦大非常重视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专门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可以说是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分秒必争”。在厦大,许多人才在尚未回国到岗工作的情况下,他们的实验室空间、仪器设备、科研团队等已先行配备到位,帮助他们回国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学校在青年人才较为关注的住房、薪酬、科研经费、办公实验用房包括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也尽力给予保障,近年来面向海内外引进、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学术潜力较大、创新能力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

  南都:有人提出,高校改革要打破行政壁垒,不能让行政机构绑架了科研人员,你怎么看?厦大有什么好措施?

  张荣:当前的高校行政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束缚科研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同程度影响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究其根本,主要是大学的服务理念、保障体系还不能适应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还不能满足新时代科技创新和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的需要。

  厦大在打破行政壁垒,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方面有一些创新举措,比如在优化教师科研事务办理方面,学校上线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各个模块均可进行多维度统计,并提供自定义导出打印功能;在财务事务办理方面,全面启动网上报账、自助投递机等“非接触式”财务事项办理,学校尽量让数据多跑腿,教师少跑腿,下一步将继续完善体制机制,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科研创造力。

  南都:教育部提出要破“五唯”,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等倾向,厦大要如何落实?

  张荣:破“五唯”,最根本的是反对“唯”、反对“一刀切”,其核心是要突出质量和贡献。厦大在破“五唯”上也有一些尝试,比如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首要标准,严格执行对教师失德违纪行为“一票否决”、坚持“零容忍”。其次,学校强调教师要坚守教学基本要求,突出教育教学业绩,确保将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在科研评价上,学校强调创新质量、业绩、贡献等关键绩效指标,认可学术成果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通过成果等效评价、代表性成果评价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以往评价标准较为单一的问题,并尝试以院长特别提名、院士特别举荐、破格聘用等多种灵活的制度,把真正的学术创造识别出来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我们也强调,要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学科领域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使考核评价体系能够充分反映学科发展规律、岗位特点,契合学科发展阶段和发展状态,尊重人才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

  南都记者吴单 蒋小天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