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文化博客:寻找改善的路径

  近日,北京市卫生局公布《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指引》,针对中小学生的肥胖及视力不良等健康问题各开出25条“健康处方”。可指引一问世,就有网友大呼其难。有人吐槽:如今的老师恨不得午休都上课,晚上作业那么多,哪能保证每天锻炼3.5个小时?课业压力大,中学生如何“每天面带微笑”?

  指引的出台立足科学、关注细节,本来是好事,但某些条款在现实中却遭遇着难以落实的尴尬。人人都知道孩子应该多锻炼,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有的学校为了文化课而取消体育课,有的家长不惜让孩子牺牲休息时间上补习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学习日”近八成睡眠不足。没有好成绩,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老师难交差,学校难获公众认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走偏的考试文化让整个社会的成功观、人才观变得相对单一,家长和学校都难以将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到与成绩相当的程度。如此,孩子健康问题似乎成了难以打破的连环结。

  不仅如此,一个小小的“健康处方”,还映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产品应如何与青少年“保持距离”?学校如何根据学生的身高进行调节桌椅?有没有条件为学生提供心理问题咨询与指导?而这个社会又能否为户外锻炼提供良好的空气、为营养饮食提供健康安全的食物?由此可见,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对社会生活有了更多期待,改善青少年身心健康,不是卫生局一家就可以解决的。毕竟,“病症”复杂,治疗也面临各种现实困境,须方方面面联动。作为社会链条中的一环,健康问题和教育问题都无法独自破解。

  至于居于其中的个体,也许能轻易地将问题归结于体制。但在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率20%、视力不良率62%的数字背后,是另一个数据:超过40%的家长并不关心孩子的锻炼情况。

  少年如何成长,考验的是成人的责任和智慧。成人如何生活,孩子将如何游戏,如果家长缺乏指导和陪伴意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难以保证。当然,“健康处方”仅仅是个指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具体分析、继续完善,无法一蹴而就,但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若不做出努力和科学的尝试,就无法期待更多改善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