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于建福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作 者】于建福著
【丛书名】基础教育新概念
【页 数】 143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1999.05
【ISBN号】7-5041-1876-1
【价 格】7.80
【分 类】全面发展(教育)
【参考文献】 于建福著. 素质教育.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05.
亲质与亲质教青
器领帝学6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跨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教育行政和学校都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但是毋庸讳言的是,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理论的薄弱必然带来实践的模糊。因此,加强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而加强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不可绕过的问题就是对于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理解。
一、素质的概念与特征
(一)素质的概念及其演化
根据辞海的解释,“素”原本是“白色的生绢”,如“素丝”,又指“白色或单纯的颜色”,如“素服”,后引申为“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如“元素”;“质”原本是“质地”,如“金质”,后引申为“事物的根本特点”,如“品质”。因此,“素质”原意是指“白色的质地”①,后引申为“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
2◇素质教育◇
有基础”②。在心理学上,素质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③在教育学上,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其中脑的特点尤为重要。它们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禀赋。④
可见,原来意义上的素质一词强调的是素质的先天性,尤其是指遗传素质,其外延往往限于个体的素质。然而,近些年来,在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探讨中,人们对素质的解释,无论是从内涵还是外延上,都突破了素质的经典定义,将素质看做是人们先天自然性与后天社会性的一系列基本特点与品质的综合。人的素质既指可以开发的人的身心潜能,又指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人身心结构中的积淀和内化;既可特指个体素质,也可泛指群体素质,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素质”、“国民素质”、“人口素质”、“劳动者素质”、“学者素质”、“教师素质”、“学生素质”、“领导素质”、“演员素质”、“作家素质”、“军人素质”、“运动员素质”等。可见,人们确已在新的理解基础上来使用这个词了。我们今天研究素质教育,既不能拘泥于经典解释,又不可过于泛化,而应加以科学界定,规范地使用。
基于此,我们将人的素质界说为:个体的先天禀赋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
(二)素质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教育的一般要求
1.素质的遗传性与习得性
人的先天素质主要通过遗传获得,故具有遗传性。这种先天素质成为后天素质提高的条件与基础,但就总体而言,人作为人的素质主要不是由先天素质提供的,而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
◇第1章素质与素质教育◇3
通过自身后天的努力而习得的。孔子早就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⑤即是说,人们之间的先天素质相差不大,后天素质表现之所以相差甚远,取决于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及个体主观努力的程度。
素质的这一特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先天素质在学生发展中的前提作用,把握学生先天禀赋的差异性,注意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与此同时,应特别重视环境和教育及个体主观努力在学生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注重育人环境的优化和育
人方法的改善,尤其应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上狠下功夫。
2.素质的相对稳定性与可塑性
人的素质是个体以某种机能系统或结构形式固定下来的东西,在各种活动中经常而稳定地表现出来。一般说,只有那些经常而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品质,才能构成素质;而那些不稳定的、只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偶有表现的品质,不能称为素质。但这并非意味着素质本身是恒定不变的。素质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人的素质可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尤其是通过个体的努力而加以改变。随着环境与教育影响力的增强,随着个体主观努力程度的提高,其素质水平必然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素质的这一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努力培养学生稳定的知识技能、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身心素质、积极的个性品质及审美情趣,并利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力,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的现有素质不断得到提高。3。素质的潜在性与整体效应性
人的素质是个体内化了的具有深层意蕴的品质特征,是蕴裁在人自身的尚需开发出来的身心潜能,并可通过人的言行举止得到外在的表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素质具有潜在性。与此同时,素质具有整体效应性,即是说,人的素质水平的外现是
一种综合效应。任何优良素质的外现,都是人的德性与智能等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仅仅凭某一方面的素质,往往很难有所作
,◇素质教育◇4
为。
基于素质的这一特点,教育工作者既应善于开发素质的潜在功能,又应善于发挥素质的整体效应。为了实现整体效应,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学生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诸如重智轻德之类的做法。
4.素质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素质具有个体性,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素质结构。然而,素质不仅表现为个体性,而且表现为群体性,即表现为各类群体中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某些共同的基本素质。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个体素质是群体素质的“细胞”,若没有高素质的个体,就不可能有高素质的群体;群体素质是个体素质提高的“土壤”,个体素质的提高,会受到群体素质的积极影响。
基于素质的这一特点,教育工作者应立足于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形成高素质的群体打下基础;对学生既提出明确的共同的目标要求,又应有所侧重,不可强求一律;与此同时,应重视学生群体素质对个体素质的积极影响,使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的提高相得益彰。
5.素质的时代性与前瞻性
人的素质是整个人类进化、社会文化进步的产物。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所指出的那样,“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的影响”。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及人自身的实践,无不具有时代的特征。因而,人的素质总是有着鲜明的时代格印,受历史发展水平的限制。同时,人的素质的发展又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必须面向未来,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
基于素质的这一特点,教育应根据不同时代对人的素质提出不同的要求,为人的素质的提高提供最大可能性,为人的素质的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