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波:三年后退休是我的念想 不爱搭档演不好戏

  

  

  

  

  

  

  

  

  呆萌大叔强势来袭,你,抵挡得住么?由薛晓路执导,吴秀波、汤唯主演的爱情喜剧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将于本月21日上映。吴秀波首度在大银幕担纲男一号,演的却是有点窝囊的单亲爸爸。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他袒露了饰演Frank这个角色的心路历程。而面对如日中天的演艺事业,他思考的却是何时抽身而退。

  谈角色

  “Frank很完美,因为他是用女主角的爱情观来完成的人物”

  吴秀波坦言自己跟戏中的落魄大叔Frank这个人物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在拿捏角色时,他还是把自己在生活中得到的经验和态度搁在了角色身上。

  羊城晚报:电影试片会后,观众又给你冠上一些称号,比如“呆萌大叔”、“完美情人”或者“完美大叔”,你自己对Frank这个角色怎么看?

  吴秀波:你要单从他对女性的态度和贡献上来讲,我觉得自己比他差十几二十倍,我没他好。但听大家这么说我还挺欣慰的,我记得我演完《黎明之前》别人是怎么评价我,演完霍思邈别人是怎么评价我,演完《请你原谅我》别人是怎么评价我……每次演完一个戏都会有一个称谓,这个称谓或多或少会跟前面的不一样,还是挺感恩这些角色能让我感受这么多样的生活。至于说“完美”,是片子里的Frank得到了女性观众的认同,这是站在女主角的立场上、用她的爱情观来完成的一个人物。我无法想象生活中这种爱情观是不是能坚强地存在,并不是说每个老实人都能有一个好老婆,也不是每个老实人刮了胡子都能够长得还可以,对吧?这个世界还是充满着对立和以貌取人的态度。

  羊城晚报:你觉得自己跟Frank差在哪呢?

  吴秀波:Frank除了表面的平静和淳朴以外,还是挺聪慧的,某种程度上甚至聪慧到狡诈。你看,当文佳佳(汤唯饰)突然得知在国内的情人出了事,在那种特别紧张和极致的状况下,Frank用了一个特别准确和无厘头的方法,在瞬间破除了她的担忧。虽然很疯癫,但非常有效,说明这个男人是很有办法的。

  羊城晚报:你曾说过,很多男人都会像Frank一样,遇到“U字形低谷”。你自己人生的低谷出现在何时?

  吴秀波:这毕竟不是一个战争题材的影片,比如在奥斯卡得奖的《逃离德黑兰》。在和平年代出生的男人经历这种人生低谷,其实最先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心态,而不是对于生命有多么大的威胁。我自己在这方面或多或少还是有些经验的,也愿意将这些经验和态度搁在Frank身上,那就是——没什么是非得要得到的。我觉得老天最难斗的就是什么都不要的人。对于Frank来说,除了要失去孩子的时候,那对他来讲是致命的,除此以外,他几乎是什么都可以放下。

  谈搭档

  “如果演戏的时候不爱另一个角色的话,就演不好爱情戏”

  戏中,汤唯和吴秀波火花四溅,化学反应强烈。观众直呼他们“养眼又登对”,还开始对戏外两人的关系浮想联翩。

  羊城晚报:在与导演薛晓路和汤唯的合作过程中,你们怎样互相激起表演的欲望?

  吴秀波:这有一个磨合过程,不需要特别磨合的是海清。在这里我不得不称赞海清在戏里的两三场表演,那演技之精湛啊!虽然我们合作过无数部戏了,可能我闭着眼睛都能知道她是怎么演的,但那两场戏出来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挺震惊的。至于跟导演的磨合,我可以举个例子。开篇有一场戏,就是Frank在机场接文佳佳。原来的剧本写的是:Frank拉开车门,文佳佳看到老鼠“啊”一声狂叫就跑开了。我就说,晓路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演,让文佳佳进到车里去,猛地关上车门,然后我听到一声尖叫再拉开车门,她再跑出来。晓路说为什么,我说我只是觉得这样好。她就说:“不不不,不要这个!”我就说按你这个演一遍按我那个再演一遍。而薛晓路的可爱之处在于,都弄完了你问她用哪条,她说:“用你那条。”

  羊城晚报:你在片中还有很多和孩子的对手戏。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你觉得孩子带给一个男人最大的改变和成就是什么?

  吴秀波:孩子的戏我觉得恰巧是这个电影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孩子是Frank生命的最大支撑。Frank的生命价值和生命乐趣就在于为别人活着,其实这种人比比皆是,我们不用找别人,往家里打一个电话,自己的父母全是这样的。这是一种生命常态,并不是多么高大和伟大的一个事。所以说,当他失去了孩子的监护权的时候,他面临崩溃。我很喜欢演孩子的那对双胞胎小演员,每每跟她们在现场演情感戏的时候,她们的表达都让我非常动容。在临近分别的时候,我要花很大的力气忍住不哭出来。她们前一阵在小提琴表演结束后,穿着好看的白裙子拿着小提琴,第一件事就是照了一张照片给我发过来,那个时候我几乎感受到了落魄回国的Frank看到了女儿发来的照片一样的感觉。孩子真是太逗了,到现在《相思树》里演我儿子的演员打电话还是喊我“爸爸”,我就说:“哎,儿子。”我觉得那就是我的孩子,没分别。

  羊城晚报:你跟汤唯的一组照片在微博上挺火,很多人评论说感觉你们两人之间是“有火花的”。你在拍戏的过程中,内心有没有感觉到这种火花?

  吴秀波:一个好演员在拍摄的过程中,当喊了“开始”,如果你身为角色不爱另一个角色的话,我认为是演不好一段爱情戏的。如果《罗马假日》在拍摄的过程中赫本和派克不相爱的话,你也看不到爱情。在这方面,我认为我算是一个比较职业的演员。

  谈生活

  “你所有想要赢得的这些,无非是想让自己安安稳稳地吃饭”

  演戏之于吴秀波,已经不仅仅是工作,更是与生活融合在一起,构成他强大的自我。但他称,拍完这部戏后有退休的念头。

  羊城晚报:片中你的胡须造型让人过目不忘,生活中你也会刻意修饰和打理自己的形象吗?

  吴秀波:这个可能跟个人审美有关。年轻的时候,我一度喜欢留胡子,纯粹是为了好玩。然后,人过35岁以后其实就有点害怕胡子了,因为那个时候整个生命迹象开始显示出你有可能衰老,胡子慢慢开始花白,头发也一样,那个时候就特别希望染发或是把自己整理得干干净净。等你过了这段时间以后,可能生命有一种状态是“我认了”。“认”这字,你管它叫服从也好,或者叫看明白也好,它会慢慢地进入到男人的生命程序中,所以这时候就会知道有胡子是特别正常的,它告诉自己和告诉别人我处在生命的哪个阶段了。

  羊城晚报:现实生活中你会对文佳佳这样的女孩产生好感么?大家都觉得她大大咧咧,一开始甚至让人觉得有点讨厌。

  吴秀波:现实生活中,我觉得因人而异、因情景而异吧。各个年龄阶段的需求不同,就好像很多男孩在成长的旅程中可能喜欢过山口百惠,然后慢慢再成熟一点他会喜欢上赫本,然后慢慢慢慢再变老,他可能就喜欢少女队了。这个我觉得都很正常,其实任何人都有可能产生情感的火花。好像有这么一个笑话讲的是,不管你多讨厌的异性,如果全世界人类都没有了,把你们俩搁在一个孤岛上,你们终究会在一起。

  羊城晚报:那你现在进入到喜欢少女队的阶段?

  吴秀波:我现在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一种父性阶段。你看这个片子,其实我跟Frank有一个共通的认知,就是孩子。孩子意味着什么?他意味着我生命的延续。或多或少,你也可以从Frank对待文佳佳的态度上看到一些父性的东西,包括文佳佳情人的司机到美国来接她,Frank和文佳佳虽然有了情愫,但他依然像个父亲一样送他离去,好像看着自己的女儿要嫁人一样。

  羊城晚报:汤唯说你是一个好吃的人,在西雅图整天寻觅各种美食。

  吴秀波:在国内吃一顿饭,我们会尽可能地节省时间或者希望能在吃饭里做更多的事——有的人希望吃一顿饭解决终身大事,有的人希望吃一顿饭解决大生意。而在国外工作却发现,其实吃饭本身才是生命中最大的一件事,因为你所有想要赢得的这些,无非是想让自己第二天还安安稳稳地吃饭而已。平常我拍完一个电视剧或者电影,中间可能歇个十天八天的,然后就带着孩子去旅游去玩儿,不是特别能安稳地休息。因为刚从一个工作里跳出来,前三天在总结得失,后三天在想着如何为下一个工作作准备,剩那一天可能还下雨没出去玩,然后就觉得这个假期过得没有那么轻松,可能也是弦上得太紧了吧。而选这个片子,我就想自己可能是选了个方式让自己休息,有幸的是,我演了一个心境比较安静的人,这样我就有大量的时间活在这个安静的人身上。拍完这个戏回来,我想退休,现在这个念头还在我脑子里。如果有本事的话,我希望是三年以后。

  羊城晚报:要放下拥有的名利,不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吴秀波:有时我脑海里会出现两个自己:一个嚷嚷着要退休、要生活;另一个则惴惴不安地想:“万一哪天不拍戏了,我可怎么办啊?”我其实没有自己理想中那么脱俗,依然有欲望,依然有割舍不掉的东西。只是为了能够让自己更安心,我开了公司,让自己清楚,无论之后自己会做怎样的决定,我吴秀波始终都有自己能做和善于做的事情。

  羊城晚报:开了公司,是否意味着你对演戏之外的事有了浓厚兴趣?

  吴秀波:随着影视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庞大,节奏越来越快,剧本却变得越来越薄弱、脆弱和仓促,这是很郁闷的一件事。对于一个演员来讲,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拍了,尽量少接戏,要不然就是给人家串串场、帮帮忙,无伤大雅。所以还是看缘分吧,看自己的能力是不是能够弄个剧本或者能够碰到一个好剧本。说得冷血一点,演员是一个下残局的人,说得天真一点,就是一个永远可以放下自我去参与游戏的人。

  羊城晚报:最近看到你和丁俊晖打球,听说桌球是你的第一爱好?

  吴秀波:这是一个脑残粉的行为,(桌球)就是儿时的一个梦吧,看见有人把这个梦建立起来了,就想或多或少跟这个梦中人接近一点。

  羊城晚报:你在很多采访中都提到了“孤独”,所以想问你:即使你现在被名利所围绕,或者说有这么多喜欢你的女生,你依然是孤独的么?

  吴秀波:所有你想象的或者你曾经体验过的、别人教会过你的词语,用来形容你生命状态的词汇,我身上全都有。说一个人从来没孤独过,这不可能;说一个人从来没愤怒过,也不可能;说一个人从来没爱过,更不可能……所以,孤独是我身上的必然产物,我为什么要扔掉它?它就像我的兄弟一样,从小到大跟我长在一起。

  记者印象

  吴秀波有个外号,圈里人称“哲学吴”,只因他言谈中既充满感性,逻辑又很强。这次采访,更强化了这种感觉,无论什么问题抛给他,他都能几乎没有停顿地说出洋洋洒洒一大篇答案,既不会打太极,也绝不敷衍了事。可采访行将结束时,吴秀波却告诉我,如今的健谈,只是这些年努力适应走红的结果,原本的他不爱说话,连沟通都不擅长。

  也许外界对他的评价,的确有误读的地方。你说他活得超脱,他却说自己不过一介俗人——在别人眼中,他是个工作狂,每天不是演戏,就是在去演戏的路上;而在他自己心里,却更愿意脑袋放空,什么都不想,最好三年后就退休。与刚走红时相比,吴秀波的确不再需要拼命演戏来证明什么,如今的他也有了足够的资本放慢速度,审视过往,如同他所说:“生活原来可以只围绕一顿饭,而这才是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