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廣泛影響農産品上游 電商解圍使出十八般武藝

  本報記者 袁璐

  丹東草莓、三亞芒果、奉節臍橙、泰興土雞蛋……日前,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多個電商平臺上冒出不少價廉物美的“産地直營特産”。疫情期間,許多新鮮果蔬特産正在以比去年同期低得多的價格線上銷售。

  疫情影響下,一邊是城市生鮮産品供不應求,另一邊是農産品滯銷陷入困境。為解決疫情下突發的供需矛盾,電商平臺或直播“連麥帶貨”,或開通綠色通道,或專辟抗疫農貨專區,使出“十八般武藝”,連接産銷兩端。

  疫情廣泛影響農産品上游

  海南部分農産品大面積滯銷!受疫情影響,三亞芒果收購和銷售渠道受阻,多達30萬斤。樂東黎族自治縣的哈密瓜也遭遇跌價,當地瓜農有以每斤0.5元的價格賣出了10萬斤哈密瓜,但大量哈密瓜仍在地裏處於無人接管的狀態。

  “芒果屬於短保高損類應季水果,20天左右不進行採摘就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失。”京東生鮮方面表示,據初步統計,三亞目前有上百戶芒農,滯銷囤積的芒果一旦進入損耗期,損失將以億元計。

  “我賣凍梨好多年了,受疫情影響,線下的交易幾乎全停了。”吉林松原的張振強表示。受疫情下高速封路影響的還有丹東的草莓、運城的紅富士蘋果、重慶奉節的臍橙等多地農産品。

  記者了解到,疫情下農産品滯銷,主要是受到物流、人力等因素影響。

  “此次滯銷有多方面原因。有的是往年有收購商在這個季節去農村收購,但如今不來導致銷路受阻;有的是因為當地物流受限,出現封路,使農産品運不出去;還有的是因為過往的銷售通路出現變化,有些銷售渠道暫停營業或經營策略有變等。”京東生鮮負責人唐詣深説。

  “一年之計在於春”,疫情所致的滯銷,不僅影響農戶當下的收入,也打亂了部分農産區的春耕生産計劃,對未來一年的農産品供給帶來了嚴峻考驗。

  電商解圍使出十八般武藝

  為了不讓農民的瓜果爛在地裏,各大電商平臺使出“十八般武藝”,幫忙賣貨。

  “咱們家滯銷的沙瓤番茄産自山東,當地晝夜溫差大,口感甘甜,能保證48小時發順豐。”通過直播,來自煙臺的一位農民賣家得以直接跟買家介紹農貨。近日,淘寶上線“吃貨助農”會場, 淘寶平臺官方主播與山東、四川、浙江等多地農民“連麥”,共同推介滯銷的農産品。

  2月10日,京東則宣佈開通全國生鮮産品綠色通道,專門提供冷鏈專項支援,且優先派送。拼多多也于同日上線專區,覆蓋來自400個農産區230多個貧困縣的農産品,並補貼5億元保障特殊時期農戶收入。

  疫情期間消費者不出門採購,也讓消費需求從線下大量轉移到了線上。淘寶吃貨官方平臺表示,一場直播下來,煙臺番茄銷售了近1萬斤,黃瓜銷售近1.5萬斤,草莓銷售近6000斤。3天時間,僅“吃貨助農”頻道銷售農産品已超過300萬斤。

  拼多多方面也表示,“抗疫農貨”專區上線首日,農産品訂單量就突破了600萬單,遼寧丹東的草莓、山東煙臺的蘋果、雲南建水的洋蔥、江蘇泰興的農家土雞蛋等120多種農産品訂單量過萬。

  整合匹配資源成破局關鍵

  “以往農産品上行,電商更多是做銷售匹配。但此次疫情下,我們更要讓各方資源接入到助農當中來。”唐詣深表示,每個地區農産品滯銷的情況千差萬別,能否根據當地情況整合匹配資源成為破局關鍵。

  “生鮮屬於非標品,我們會根據地域、量級不同,選擇不同的渠道、模式進行銷售。” 唐詣深説,如三亞等地能直接將芒果打包成供消費者購買的包裝,就考慮如何用物流儘快運出;有些地區不能直接做電商銷售,就對接有能力的商家在當地做運營、分點;還有的商家能把大批貨送到北京,那就協調在北京加工中心做二次分裝銷售。

  記者了解到,疫情下的農産品産銷對接,也要打通多個環節。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首先要對農産區尤其是貧困地區的農産品庫存和品質狀況做梳理,將亟須打通銷路的農産品“往前推”;其次要協調各地政府部門,對此類農産品開闢綠色通道;第三還要統籌物流資源,確保新鮮的農産品能夠直達消費者手中。

  天貓生鮮行業專家福爍表示,電商平臺“解圍”農産品滯銷,不等於將所有滯銷品直接端到線上,“最要緊的是給他們從採端、分揀端、包裝端整個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