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 | 这所曾雄踞亚洲第一的中国高校,今天迎来115周年诞辰,九校共庆

  5月20日,在这个普天共撒狗粮的日子,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这对老夫老妻几天前就秀起了恩爱。

  

  看到南大简短矜持又隐晦的回答,不少吃瓜群众纷纷向东南发来安慰

  

  

  

  不过这小秀小爱和曾经连番轰炸让人晕厥式秀恩爱相比已经宽容了很多。比如,去年感恩节

  

  

  除南大、东南这对固定CP之外,江苏省内还曾惊现中国高校史上最混乱多边关系↓↓↓

  

  好不容易弄清楚“甄嬛传的青樱=如懿传的如懿=还珠格格的皇后”这一历史难题的本君表示脑子又双叒叕不够用了……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浪(guang)漫(sa)温(gou)馨(liang)的现象,就要追溯到1902年,这9所学校的源头——国立中央大学。

  

  1947年5月20日,以国立中央大学为主体的约5000余名学生发动了反内战、反饥饿运动,声讨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和由此导致的经济危机,但不幸途中遭到警察的阻拦和殴打,酿成了著名的“五二零惨案”。为了纪念那些在五二零惨案中牺牲的学生,铭记在此次运动中所展现出来的国立中央大学学子心忧天下的伟大情操,特将校庆日定为每年的5月20日。

  起源

  190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在两江总督署江宁(即南京)筹建三江师范学堂。当时的《东方杂志》对其校容校貌曾有如下评价:“校舍俱系洋系,壮丽宽广,建筑耗费,不亚于日本东京大学。”

  

  正名

  1927年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南京工业专门学校、南京农业学校、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商业专门学校合并改组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张乃燕为校长。

  1928年改名为国立江苏大学;旋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

  立命

  1932年,曾经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被任命为国立中央大学校长,他上台后提出了“安定、充实、发展”的重建方略,“诚、朴、雄、伟”的学风,稳定教学秩序,四处广聘教师,调整国立中央大学原有院系,进一步改革学校课程,扩充设备。

  

  继任者们如顾孟余、蒋介石、顾毓秀等都没有停下继续改革的步伐,先后在任期内做了大量尝试和实践。正因此,中央大学才从开始的“皇家气派”,逐渐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学。

  西迁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是年11月,中央大学西迁至重庆沙坪坝,蒋介石兼任中央大学校长。中大校址被侵华日军占用,作为陆军总医院。

  

  (《战事画刊》1937年第2卷第10期)

  巅峰

  在当时,国立中央大学当属于民国第一学府,其规模之宏大、学科之齐全、教授阵容之强大,均居全国各大学之首。

  1940年建设了中国最早的原子能研究基地。

  在民国30年、32年(1941、1943年)教育部两次遴选出的声誉卓著、具有特殊贡献的“部聘教授”45人中,仅中央大学就入选12人,其入选人数超过了总数的四分之一。

  国立中央大学一家的年度经费、系科数、学生数、教职员数几乎相当于当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总和。在抗战初期,全国大学名校“联考”统一招生中,更是有将近三分之二的考生将国立中央大学作为第一志愿来填报。

  1946年11月,国立中央大学迁回南京。

  截至1947年,国立中央大学已经拥有七院41系、23个研究机构。(据1947年3月10日《申报·教育消息栏》统计:当时,中央大学7院37系;北京大学6院26系;清华大学5院23系;复旦大学5院28系;浙江大学6院28系;中山大学7院27系。)

  理学院: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地质、心理、气象八个系

  文学院:中文、外文、历史、哲学四系和俄文专修科

  农学院:农艺、农业经济、农业化学、园艺、畜牧兽医、森林六系及畜牧兽医专修科

  医学院:医科、牙科、牙医专修科、护士师资专修科及高级医事检验职业科

  工学院:电机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工程、航空工程、建筑工程、化学工程七系

  法学院:法律、政策、社会、边政四系和司法组

  师范学院:教育、体育、艺术三系和体育专修科

  同时,研究院又分设中国文学、外国语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地理、化学、心理、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农艺、农业经济、森林、畜牧兽医、土木工程、电机工程、生理、公共卫生和生物化学等学部。

  而此时中央大学全校职员也达到了1266人,学生更有4066人,在当时的民国大学中,无疑已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巨无霸”。

  教师阵容更是豪华到让人咂舌艳羡:

  中国文学方面有黄侃、王伯伉、胡小石、吴梅、陈中凡

  西洋文学方面则有吴宓、梅光迪

  艺术方面有徐悲鸿、陈之佛

  教育心理学方面有陈鹤琴

  哲学方面有汤用彤

  建筑方面有刘敦桢、杨廷宝

  土木工程方面有茅以升

  地理地质方面则有竺可桢等

  在国立中央大学的讲台上,你不知道会有哪位大师为你上台讲课,又会有哪位大师来演讲,像梁启超、杜威、罗素等人都曾应邀到校亲自发表演讲,1924年4月20日,印度文豪泰戈尔来访中国,就由著名诗人徐志摩陪同在此演讲。

  1948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国立中央大学力压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九!

  分崩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市军管会接管国立中央大学。由于南京已不是中央,于是国立中央大学只能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1950年10月,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通知,国立南京大学校名去掉国立二字,改称“南京大学”。

  为了学习苏联的大学模式,在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中,综合大学只保留文理科,建立了很多专科性的学院。国立中央大学被拆分为19块,名噪一时的超级大学从此解体。

  江苏省内:

  1 文学院,理学院--南京大学

  2 工学院部分院系--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

  3 工学院水利系--河海大学

  4 工学院化工系--南京化工学院--南京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

  5 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

  6 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

  7 农学院林学系--南京林业大学

  8 气象工程系--南京气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外迁:

  9 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

  10 工学院航空系--华东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

  11 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12 工学院食品工程系--无锡轻工业学院--江南大学 (无锡)

  13 工学院农业机械系--江苏工学院--江苏理工大学--江苏大学 (镇江)

  14 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 (上海)

  15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16 影音部--中央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

  17 中央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

  18 工学院电子工程系有线电部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

  19 国立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

  这所曾经居亚洲之首的中国大学被彻底打碎了。有老教授痛心疾首感慨,“把一个好端端的南大,打得五痨七伤,断腿残足,人走楼空。”

  国立中央大学在大陆被拆分后,1963年,又在台湾复校。历经50年之发展,成为国内少数历史悠久、校景优美、校风淳朴、校誉优良之顶尖研究型大学。且仍然延续了罗老先生“诚、朴、雄、伟”的校训,以及之前的校徽。所以,现在一提到这个名字,大家多指台湾国立中央大学。

  2002年,原国立中央大学迎来百年华诞,江苏省政府特意向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和江南大学这九所高校赠送了"百年九鼎"以示纪念(一脉同源,九校同庆),意味着江苏省内九校同源。

  

  于是在江苏有9所高校(上文所提)都把1902年作为建校元年,这9所学校中前7所学校都地处南京市,江苏大学地处镇江市,而江南大学则地处无锡市。

  旧址

  中央大学旧址分散于南京、重庆、成都等地,其中南京旧址现保存建筑有:原中央大学体育馆、图书馆、江南院、金陵院、中大院、大礼堂、南校门、生物馆、科学馆、梅庵等。

  四牌楼的原址,则由今天的东南大学接管。而设立在中央大学原址上的东南大学,校徽主体至今仍延续了中央大学校徽的倒三角形,内部图案则为校园标志性建筑绿顶大礼堂。

  

  国立中央大学仅仅存在22年,真正培养的毕业生也仅有8914名,而毕业生中却出现了很多领域执牛耳者,包括19位院士(大陆两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4位两弹一星元勋获得者和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部分重量级校友如下:

  刘东生:200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专家,被誉为“黄土之父”

  闵恩泽: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吴良镛 :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张存浩: 2013年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和激光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

  任新民:我国运载火箭专家 、两次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

  侯学煌:中国植物生态学主要开创者

  冯端: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研究中居世界领先地位

  曾联松: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的五星红旗图案设计者

  北大校长许智宏曾提出的衡量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三个标准:

  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

  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

  这个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学校曾经无论哪方面都表现极为抢眼,虽然被拆分了,但她现在仍然在以多种形态发展着,并持续不断地为国家、为世界输送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一座大学对一座城市的人文影响是难以磨灭的,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对一个国家的人文情怀也是难以磨灭的。”正因此,我们会怀念那个“黄金时代”,那个时代的蔡元培与北大,梅贻琦与清华,张伯苓与南开,以及那个时代的,国立中央大学。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理想岛 ID:lixiangdao002 文:理想岛副主编 闹闹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