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如果做不到这4点,学校将永远滞留在变革的前夜!

  2020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作为“后疫情时代”第一场高考,它看似如静水无澜,实则潜藏着一层面面俱到的科技防护网!

  科技,既守护着莘莘学子的人身安全,也确保着国家人才选拔的公正公平。

  全国各地挥舞起“科技巨剑”,将种种违规行为和感染风险隔绝于考场之外。

  其实,不止高考。

  科技正在以一种势不可挡之势,一点一滴地渗透进整个教育领域,轰轰烈烈地推动着教育的改革。

  其中,课堂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层面,才算真正进入了深水区。如果课堂不变,教育改革就仍然只是在外围打转。只有抓住课堂这一核心地带,教育改革才可能深化。

  01

  吹响科技改革课堂的号角

  在传统课堂中,老师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老师的教学水平与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学生学习的效率。

  老师常常会满足于自己教授了什么知识和技巧,而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则没有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这就导致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不足,教师掌握全部学生学习进展的难度较大,基础薄弱或者学习积极性不足的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较少被关注。

  在学生方面,习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他们,久而久之会失去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内驱动力,无法实现终身主动学习。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之下成长,批判性意识和创新性思维也成为稀有的学生能力。

  2017年9月8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就“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了深入阐释。

  在讲话的第二部分提出“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文一出,各地教育局、学校纷纷应声而动,迈出课堂改革的步伐。

  学习共同体走进了上海市高东中学。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在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建立起互相倾听的关系。在互相倾听了解中,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情感的走向,学生们建立起学习共同体的关系,促使学习自然而真实地发生;学情观察员走进了北京市丰台区第五小学,走进了学生小组之中。走近观察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感知学生的学习困难、发掘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学习的能力;“率性教育”走进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有根源、有个性、有过程”为核心关键词,学校在关键词的指导下保护孩子的天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社会性;……而各个学校的改革经验告诉了我们,课堂改革与科技的关系正如涸辙里的鱼需要水。

  科技能给教育行业带来根本性的改变,管理、教研、教学、学生练习、教学测评等环节被全面颠覆。

  科学技术进入课堂,也使得课堂有了新气象,为课堂改革的腾飞插上了翅膀。科技革命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多维的学习空间和丰富性的学习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主体地位。

  教师角色也逐渐转变为“技术拥抱者”和“创新支持者”,帮助教师全方位了解学生,实现个性化的教与学,让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成为可能。

  学生学会主动、教师学会克制成为突出的现象和趋势,更大程度上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自驱力,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尽管起初反对的声音起此彼伏,但校长和教师们还是积极拥抱变革。

  02

  智慧课堂相较传统课堂的5大优势

  教育管理者们逐渐看到,相比传统课堂,结合科技的智慧课堂拥有诸多传统课堂难以企及的优越性。

  在教学流程上,未来教室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交互课堂结果。同时,还可以结合全息未来教育云平台,采集连续学情数据,精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知识结构,为学生学习行为精准画像,开展个性化和精准化教学,助力教学模式从一对多跨向一对一。

  在教学方式上,智慧课堂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自主思考、提出问题,将学生变成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推动人才模式培养的创新,挖掘学生内驱学习的潜力,提高他们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效率,帮助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和创新创造实践者。

  在学习方式上,传统课堂常常受限于空间、时间、资源,智慧课堂让学生和教师从固定的教室场所、上课时间中解放出来,学生可以更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同时化被动学习的角色为主动。科技为学生提供更高效的学科工具,建立学科模型,让学生更快速地理解学科内核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和探究。

  在学习资源上,同一所学校的学生们不再盯着同一块屏幕,而是一人一块屏幕,根据个人的兴趣选择优质的教学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再分配,也为实现人才的个性培养提供了条件。利用平板电脑、智能屏幕和无线云端,实现教师端、学生端、云端的交互,让教与学更好地结合。

  最后,智慧课堂上的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体系都更科学。

  教师更重视评价方式的变革,发掘学生的长处,尊重学生的思维和思想。从结果性评价转变为多元、过程性评价,根据更多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而不仅仅局限在所谓的标准答案和应试成绩。

  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不只聚焦于学生成绩和研究成果,设置更多元的评价方式和更客观的评价流程,让教师评价不停留在形式。

  03

  加速课堂改革,校长应该做什么?

  许多学生在传统课堂上,面临着大量的学习困难。有些学生的学习速度艰难而缓慢,与之矛盾的是教学进度快速而压缩。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没有办法经历完整的学习,他们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也没有机会与他人进行深度交流。

  智慧课堂则将课堂学习教师的“一言堂”模式转化成小组学习、自主讲解的模式,激发学生交流学习的动力,鼓励他们表达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活跃他们的思想,锻炼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让他们更透彻地认知自己的掌握程度、薄弱板块。

  同时,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阶段性地形成个人、集体的学情分析报告,师生可以清楚了解学习行为数据、薄弱知识点、易错题型等,系统还会根据报告结果推送相应课程。因此,学生针对性查缺补漏,老师可以根据集体的报告数据,调整教学进度和侧重点,提高教学效果。

  这就把师生从重复性的讲课、讲授、练习和教学反馈工作中解放出来,减轻他们的负担,节省他们的时间做更高效的事。同时智慧课堂还可以全方位地监测和呈现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成效,让学校大规模地推进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实现弯道超车的“法宝”,全国各级中小学不断升级打造的智慧校园,成为迈向未来学校道路的敲门砖。在这场颠覆性的教育信息化变革之下,一批新星学校即将傲然而来。一位具有前瞻性眼光的校长,不会坐视机遇的白白流失。

  那么,为了顺利实现传统课堂到智慧课堂的过渡,校长要做好哪些准备?

  ◎ 推动基建升级,加快科技平台建设。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基础,大力推进平台升级、学习环境改造,为智慧课堂走进校园提供客观物质基础。

  ◎ 帮助教师实现个性化教学。利用校园数据库根据不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内容定制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不仅能帮助教师推出个性化的教学资源,还能减轻教师对于智慧课堂的不适感,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拥抱科技带来的教育变革。

  ◎ 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教育信息化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学校要营造浓郁的信息文化氛围,组织信息化培训,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实现自身角色从主导学生到被学生主导的转换。

  ◎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运用能力。有效运用各种数字化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依据学科内容和教学特征将课程学习内容加工处理,自觉地运用信息技术。学生虽为“网络原住民”,但对于学习资源的挖掘方面仍需要学校给予引导和指导,让智慧课堂走进学生的日常。

  本文来源:本文综合整理校长会。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