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双语直播带货“火出圈”,教育机构转型各显神通
经过半年摸索,俞敏洪终于找到了一套适合新东方的直播打法。第三方平台灰豚数据显示,6月11日,新东方在线旗下官方直播间“东方甄选”观看人数达1274.6万,当日GMV(商品交易总额)为2100.43万元,在抖音平台带货榜排名第6位。就在本周初(6月1日),“东方甄选”的排名还远在229名。可以说,这是“双减”政策实施后,新东方转型直播带货以来的一次飞跃式成长。
双语直播带货出圈
新东方在线大涨近40%
2021年12月28日,新东方在线推出“东方甄选”直播平台,主要销售农产品。抖音信息显示,“东方甄选”运营主体东方优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新东方在线100%控股的企业。
在转型直播带货初期,“东方甄选”并未实际“出圈”,尽管俞敏洪与新东方在线CEO孙东旭一起上阵助威,但舆论关注点仍围绕在俞敏洪的个人观点输出,以及俞敏洪与各位名人连线的周边话题上。
直至今年6月份以来,“新东方直播间”队伍登场,带货主播们在直播间聊人生、聊际遇、聊诗词、聊理想,用标准的英语发音谈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边教英语边卖货,瞬间圈粉无数。网友直呼,这就是直播带货的天花板。
“本来我是去看热闹的,结果一个小时内,我下单了一本儿童丛书《藏在地图里的中国历史》和一本余华的小说《活着》。退出直播间后,我才意识到,我们家根本没有孩子需要看儿童丛书,而且《活着》我之前也看过。”一位从事艺术工作的陈女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东方的直播间似乎有种魔力,让你忍不住点头赞叹并付款,这或许就是‘知识付费’吧。”
“看直播仿佛在上英语课,我不但学会了几个短语,还知道牛排‘原切’是Original Cutting。顶级老师免费教学,太值了。”在汽车行业做销售工作的尤女士对记者表示。
截至6月12日记者截稿,“东方甄选”已经有290万粉丝,而本月初(6月1日)的粉丝数还不到百万。二级市场受此消息影响迅速升温,6月10日,港股新东方在线收涨39.37%,美股新东方收涨10.12%。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此前新东方的直播方式与传统直播带货别无二致,只凭俞敏洪的话题流量,很难在当下火热的直播行业里出圈。此次新东方开启双语带货,颠覆了传统直播带货模式,通过文化知识的输出创新了直播带货形式,让大家耳目一新。
“但用户最终看的还是产品本身的竞争力。”陈礼腾认为,如果新东方直播团队可以长期输出多样性的内容,让用户保持新鲜感与收获感,这种带货模式才是可持续的。
教育机构跨界忙
新东方模式能复制吗?
“双减”政策发布实施后,教育企业必须剥离K12业务。为此,包括新东方在内的很多教育企业开始探索转型之路。2021年8月16日,教育部官网刊登《校外培训机构转型路子多》一文,为学科类K12培训机构指明助力校内教育、加强素质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等七大转型路径。
“自‘双减’政策实施后,我对新东方的定义是成为以教育产品为核心的教育公司。产品需要销售渠道,我发现最有效的销售渠道除了找代理外,就是直播带货。”俞敏洪表示,“去年,我带领大家建了‘东方甄选’,希望开拓一条和教育不太相关的农产品之路。现在半年过去了,已经有了稳定的销量,并且已开启了自己品牌的农产品之路。”
除新东方外,其他教育企业也开启了花式跨界转型之路。今年2月份,朴新教育宣布,公司正在评估并布局中国快餐连锁餐厅业务。在2021年底,公司决定出售旗下K12学科校外培训业务。6月10日,瑞思教育发布公告称,公司完成与能链智电的合并交易,股票代码从“REDU”更改为“NAAS”,化身“充电服务第一股”。
教培行业的转型是很艰难的,对带领团队成员进行“二次创业”的教育机构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东方的直播带货仍处于艰难探索阶段。尽管此次新东方直播“火出了圈”,但人气能否维持,销量能否持续增长,还有待观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各家教育企业本身差异很大,无法都按照新东方模式去做直播。“事实上,学科类教育产业转型,不仅仅是企业层面的转型,更多的是教育行业从业者的转型,老师们更适合什么样的就业岗位?做主播、做餐饮,都是一种尝试。”
也有专注于教育行业的研究员认为,“过去一年,学科类教育机构加速转型,有的布局素质教育,有的跨界转换赛道,目前看来,教培行业最难的时刻已经过去,新东方模式将为教育行业带来新的启发,教培企业的跨界转型也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