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0到6岁“小学化”,却错过了这三个重要的关键期
最近各大省份开始了回校计划,个别省份在对学生抽底模拟考试后,成绩结果一片哗然。
学生们的成绩整体大幅度下滑,老师和父母的神经高度集中。
幼儿园群里的家长坐不住了,开始轰炸:
我家孩子的计算特别的不好,在家教他算数根本就不听……孩子认识的那几个字在假期全忘掉了,翻开自字卡都懵懵的,不知道干什么我家孩子会写下许多简单的文字了呢!我家孩子古诗背的滚瓜烂熟……
当家长在盲目吹捧和焦虑的担忧比不过别人家孩子的时候,这三个关键时期正在悄无声息地发芽开花结果甚至败落。
01人际关系敏感期
2-6岁是幼儿人际关系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
我曾经看到一个家长对自己6岁孩子制定的时间表,从早到晚都有详细的计划日程,因为想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傅首尔在《奇葩说》中曾说:每一个孩子生下来家长都会为孩子制定关键词,但追求“完美”是人间至苦。
所以在孩子正是玩乐的年纪,不要盲目追求孩子的成绩。
在孩子憋在室内算所谓的数学、背所谓的古诗的时候,他的玩伴或许已经在公园里交到了许多玩伴。
通过自己沟通和努力获得玩伴和朋友,比单纯的1+1=2要重要的多。
在《3到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交往能力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幼儿在社会活动中和人际交往中必然表现出他的个性特征、并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
而幼儿积极交往的态度表现为:
喜欢和老师、同伴交流、乐意将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告诉别人,在交谈中表现出快乐、乐意参加游戏、接受别人的邀请,出现困难时可以主动寻求家长和老师的帮助。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良好个性品质和自我情感体验(如自尊心、自信心、独立等)发展的优劣。
所以家长要为幼儿创造同伴交往的机会,可以带孩子到同伴家里做客,或邀请到自己家中,感受朋友的快乐,顺带学习做客、待客之道。
老师和家长要学会引导幼儿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和规则,例如礼貌用语、遵守规则的意识。
02想象发展关键期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
就像我刚刚提到的那位家长,自己在孩子没出生的时候就制定了一套自己的育儿方案,按照自己的创造养育计划训练孩子。
但最后孩子会成为学者、天才……,但唯独没有成为他自己。
在传统文化较大幅度的提升时,个别家长被称为:“疯狂的妈妈处处皆古诗”。
余秋雨老师曾说:
不希望孩子背诵太多的唐诗宋词!你们的孩子也有可能成为诗人,他自己心中的诗被发掘最为重要。古人的智慧可以参考和启发,但孩子的生命其实和李白一样高贵,他也可以创造。
根据对儿童发展研究发现:
孩子2岁的时候已经比较准确得模仿他们大脑中有印象的行为,越靠近三岁,他们越会那这种已经熟悉的印象加以改造在改造未完成的时期,叫做想象。
孩子的想象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实际基础之上的。
家长和老师由于对“改造未完成的时期”不能有良好的掌握。
所以有的会苛求孩子具有成人的想象力,有得则直接打击或忽略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家长或老师批评孩子的画,画的什么也不是。
但反问:
家长或老师的想法与孩子的想象能一样吗?
不管作为老师和家长有认真的去听过孩子讲解他们心中的画吗?
在问孩子画的问题中上,每个孩子都是演讲高手,都能讲得绘声绘色,因为那是属于他们的想象和看到的世界。
03探索(思维发展)关键期
日常生活中孩子一些奇怪、令人愤怒的行为很难被理解。
研究表明:
孩子在2岁后,逐渐从探索物质的表面转向探索事和物的关系、自己与物质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喜欢地上的东西、喜欢玩水、玩米饭、鸡蛋甚至越是父母头疼的事情通通尝试一遍。
但面对孩子如此行为,家长一般制止都以失败告终,因为孩子很会坚持到底的原则。
只要没有得到他们想得到的答案绝不罢休。
此时问题就出现了:
家长强力制止并不能接受失败,孩子追求完美主义如何办?
蒙台梭利称之为“执拗敏感期”,儿童执拗期的状态要一直延续到3岁半之后。
家长要包容孩子的坚持、引导孩子的行为、支持孩子想象的发展。
个别家长或幼儿园一味追求孩子的数字、古诗、拼音,但在0到6岁的阶段孩子有自己的工作和任务,就是在游戏、玩中去完成的。
所以说孩子的0到6岁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家长要合理地引导,并正确地帮助,才能更好的发展成为他们自己。
END
今日小练习:留意孩子的关键期,并记录下来分享学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您的关注、点赞、留言与转发收藏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欢迎交流教育心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