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政“她”是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原创 优秀教师齐聚的 华东政法大学

  

  在风雨兼程的2020年,无数“巾帼担当”不畏艰难险阻,乘风破浪,柔肩担重。她们立足岗位,建功成才,芳华尽显。

  华政园里有这样一位她,深耕法学学术研究和教育领域,淬炼师德师能,践行育人使命。“乐在其中”是她的工作态度,“终身学习”是她的生活方式。从“无感”到深爱,教师的意义在二十多年的执教时光中愈发明晰。从学生时代牵手华政开始,她与华政的缘分从未断过。

  她,是法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琼。她,是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缘起:无心插柳柳成荫

  如今回想起来,魏琼觉得自己考进华政实属阴差阳错。

  在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沿海小城福建霞浦成长起来的她,对历史这门学科有着不言而喻的巨大热情。“我最喜欢的是历史,高考的历史成绩是当年宁德地区第一名!”然而在填报志愿时,父母坚持认为“读历史难就业”,学法对社会更有意义。

  

  于是,十七岁的魏琼紧随着家中两位就读于华政的哥哥,踏进了苏州河畔的华政园。当时的她不会想到,华政不仅赋予了她难忘的大学生活,还领着她找到了一生相随的伙伴——法学教育。

  “上大学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除了有点想家人、家乡的海鲜外,魏琼完全没有经历“适应调整期”,伴着那时校广播台《明天会更好》栏目的每周一歌,她一股脑儿地扑进华政校园的怀抱,享受着大学生活。

  当时,校园里除了几个社团活动之外,课余活动几乎都由班级组织。8601班50多位同学按学号分成五个小组,时常进行分组学习讨论、外出郊游等小集体活动。大家的同窗情谊与日俱增,彼此留下了很多难忘而美好的记忆。

  

  那时还没有“法考”的压力,课下的魏琼有了大把时间窝在寝室里读“闲书”——《梦的解析》《丑陋的中国人》、“面向未来丛书”……这些书帮她叩开了阅读新世界的大门,培养了她的思辨能力,这对于后来她从事法学研究教学大有裨益。

  魏琼大四时,正值我国《行政诉讼法》颁行。毕业前夕,86级法律系六个班集中在东风楼阶梯教室里上了一次学校特别开设的《行政诉讼法》课程。那时上大课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教室里人头济济,老师讲得认真、大家学得专心,教师严谨负责的态度和相得益彰的学风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年,华政取消了研究生入学招生考试,一心想要读研的魏琼选择去了一个县级市的市委党校当助教,因为是教师岗位,读书备课写教案,相对比较自由,这给了她更多时间备考研究生。

  

  一出校门走上人生第一个工作岗位,魏琼就被安排去给当时集中学习邓小平理论的中青班领导干部开课讲授行政诉讼法。她没想到,第一次走上讲台面对的竟然是和自己父母亲年纪一般大的学生们。

  “与这些领导干部们交流时,他们都唤我‘小小魏老师’,却没想到我这个‘小朋友’一上讲台脱口便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开场白反而让干部们对行政诉讼法产生了浓烈兴趣。就这样,魏琼在通州市委党校讲授了三年行政诉讼课程,这段奇妙的教师之旅因1993年她考上华政研究生而告一段落。

  

  

  成长:扎根讲台,学无止境

  站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教师,或许是魏琼人生中的又一个偶遇。

  曾经的她,考大学时并不想做老师,不愿意填报师范类院校。然而,大学毕业后三年的助教生活改变了她的想法:“当时的念头就是继续做老师,而且对法学教育有了浓厚的兴趣,觉得自己能做好这份工作。”于是,在曹建明、何勤华、姚慧娥等当时学校各级领导们的关怀下,读研毕业的魏琼顺利留校,做了一名教师。

  1996年,她进入经济法基础理论教研室,讲授《经济法基础理论》《经济法学》《竞争法学》等本科课程。随着学校对教师学历要求的不断提高,2003年时,她选择备考颇具难度的外国法制史在职博士研究生。

  2006年左右,刚刚博士毕业的魏琼又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申请调入行政法教研室,为此,还去浙大法学院攻读了胡建淼教授的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博士后。之后,她回归华政,开设并讲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也是顺理成章。

  

  2003年读博期间外出研讨

  回过头看自己走的这条“一波三折”的道路,她并不觉得有什么难度。“教学过程中,自己虽然会发现各种问题,但愿意尝试不断思考;写文章、做项目也不觉枯燥吃力。”多年来,魏琼在华政园不断接触新知,并在学习中提升自我,“学无止境”早已成为她的一种工作常态和生活习惯。

  她在教学上孜孜以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自留校任教以来,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几乎每个学期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她有一套自己的教学秘笈,即根据各类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贯彻两个教与学的互动做法。

  对于本科生,魏琼鼓励他们通过邮件、微信、短信等积极提问,进行充分的发散性思考。每一封邮件她都尽力在24小时内给予详细回复,她也常把学生提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结合,在课堂上重点剖析,此举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深受本科生欢迎。

  

  与2015级研究生

  而针对硕博研究生,魏琼则会利用周末定期举行集体读书会或研讨会,时时关心、教导与督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她与学生分享学术思考、交换学术见地,指引研究生锐意进取,不断提升法学思辨能力与解决问题的专业水平,致力于为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等实务部门培养各种类型的法学人才。

  

  与博士生

  “做教师这么多年,从单一的面授到线上多形式授课,教学相长的平台越来越多,我与学生们的交流也越来越深入持久。”魏琼在华政法学教师的岗位上一坚持就是二十五年。她对教学工作倾注了极大心血,而每每与已经踏入社会的学生分享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和生活中的快乐,她也总能收获意外的惊喜,“这或许就是我们教师职业特有的回馈吧。”

  

  精进:学术耕耘结硕果

  魏琼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学术研究的道路。“在高校工作,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才能令自己更好地成长。”她坦言,“感恩求学道路上诸多前辈老师、学长及同学们给予我的关爱与鞭策、指引与提携,助我养成了做学问的终身志趣。”

  兴趣似乎会在冥冥之中引导着人们。

  魏琼对法史研究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也许是为了弥补大学时未能学习历史的遗憾,她硕士读了中国法制史,博士又选择攻读外国法制史。之后,魏琼又参加了何勤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法律文明史》的撰稿工作,担任该重大项目的第二个子课题“古代近东法”的负责人和撰稿人。“我的研究显示,人类的法律文明最早诞生于古代近东。”

  

  学术研究枯燥吗?魏琼不曾有这种感觉。

  韩儒林先生有言:板凳甘做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学术研究与探索之路是漫长且孤寂的,幸而魏琼有热爱与执着相伴。“因为有兴趣,所以即便比较辛苦,也是‘苦中有乐’。”

  从大学的法学专业,到毕业后讲设的行政诉讼法,再到后来求学攻读的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以及留校从事经济法、行政法等部门法课程的教学与科研,魏琼始终在法学的浩瀚海洋里自在畅游,乐在其中。

  一直以来,魏琼密切关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化进程,并将对此的法学思考结合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科研之中,不断探索我国当下行政法治文明的理念、制度及实践的授业解惑之道,特别是部门行政法上,对经济行政法等相关问题做了专题性的深入研究。

  这期间,她独立承担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及上海市教委等数个课题,参与完成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司法部及上海市法学会等多个项目;在国家级出版社先后出版专著三本、主编及合著六本、勘校著作四本、参编教材四本;在法学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系列相关的研究成果……

  

  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荣光的背后是挑战及直面挑战的勇气。

  读博期间,魏琼参加了导师负责主编的西方民法史、西方商法史的古代近东部分的统稿和具体工作,进而选择了以探研古代西亚地区楔形文字法作为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挑战在于:对于这一地区的上古史,极度缺乏一手参考文献,加之当时华政的图书资料特别是外文资料十分有限,工作很难进行下去。

  为了全面地收集材料,魏琼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求助于在复旦做博士后的同门,去复旦图书馆上“蹭”第一手外文资料;又如,怀揣学校开的单位介绍信跑遍北大、人大、中政大、社科院法学所等各大图书馆,搜集各种珍贵史料;甚至在暑假成了国家图书馆的常客。在那里,馆藏的外文文献一次只能复印1/3,因为时间紧,她不得不想办法向在京读书的相熟同学借来多张图书卡,几番周折才能收集到一份完整的文献。

  “做学问搞研究就是要锲而不舍,还要有极大的热情与毅力,不怕挫折与失败。”这就是魏琼回望自己学术道路的一点体会。

  

  静思:乾坤之大,草木犹青

  魏琼曾在《法治日报》(原《法制日报》)上写过一篇《我们应当感谢这个时代》小文。“之所以用这个题目,是因为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我们能够换位思考,审视几千年的法律传统,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什么可以适用当今社会,这证明我们的视野已经很开阔了。我们有幸生在这个时代,能有机会更清醒、更理智、更客观地独立思考和判断。”

  她认为,华政的青年们应该珍惜这个时代,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她建议,本科期间要有系统地读“活”书,好好沉淀自己,不要一味地被成绩分数所缚,要学会“法眼看天下”;读研期间要学会通过读书和写文章训练自己的法律思维,锻炼运用法律解决问题服务社会的能力,学会输出“法律的智慧”。

  

  与2016级研究生

  “本科是一种积累,往里装;读研就是逐渐往外拿,投入实践。”她也希望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能正确地评估自己,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持之以恒地走下去。

  对于“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这个称号,魏琼受到了很大触动。得奖后。她在微信朋友圈中留言:说心里话,自新冠疫情以来几乎都宅在家里,先是上网课开线上会议什么的,然后就是戴着口罩上讲台,上完课一身汗,突然喜获这啥啥标兵,自己都觉得好意外!由衷地感谢学校和学院领导,感谢各位同仁,谢谢大家!

  魏琼直言:“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也能获得这种肯定,或许能够激励学校里的其他老师,激励更多在岗位上默默付出、建功立业的平凡人。”

  

  在工作岗位上,魏琼心无杂念,一心只想把高校教师这份工作做好,也因此充满了幸福感。活到老学到老,是她对自己未来发展的要求。

  “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魏琼相信,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惟精惟一,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出一份“他力量”或“她力量”。

  

  采访 | 席宇凡

  撰稿 | 金原原 李婧菲

  审稿 | 钟怡晖

  原标题:《华政“她”是全国巾帼建功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