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一流专业”这样建成

  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的办公楼有一条长廊,连接着地史与古生物、普地与构造、岩石与矿物等10个实验室。这些屋子窗明几净,仪器设备整齐摆放,墙上挂着的图画描绘着我们脚下这颗蓝色星球的盎然生机,也述说着它的过往。

  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岩矿显微镜实验室

  这里是地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面向全校承担12个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任务和1个硕士点人才培养任务,它是地质工程系的核心场所,也见证了该系的发展历程台湾剧。据崔彬回忆,14年前,这里还是空空荡荡的。“就给了两层楼,我去看了教室,空空的,一点东西都没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选派崔彬教授担任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主任

  一代人的西北情结

  2001年,教育部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在清华大学的提议、协调和支持下,2007年5月,教育部批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重点帮扶地质工程学科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对口支援计划,派出知名学者领衔建设。时年59岁的崔彬教授出任首任系主任。作为地质勘查领域的资深专家和管理经验丰富的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老院长,崔彬是合适的人选,而更让他下定决定远赴青海的是他的“西北情结”:“我是从新疆来的,西北情结对我来说,影响还是比较大。在我退休之前,能为西北做点贡献也算我的一生不遗憾了!”说起往事,这位后来被教育部授予“对口支援特殊贡献奖”的地质工程系“元老”不无感慨。

  崔彬(中)带领师生开展普通地质认识实习

  崔彬现已退休,十年的对口支援工作可以说功德圆满,他的继任者薛春纪教授团队在地大的大力支持下,正在将这项“携手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度。回顾近五年的工作,薛春纪说:“我们面向国家需求,积极响应区域生态文明发展要求,紧密结合青海地质环境的实际,苦练内功,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地质工程系已今非昔比了。”

  在地球的“第三极”建设科考宝地

  如何办好一个新生的院系?学科、人才、师资、科研缺一不可,而首当其冲的是专业如何设置,这是基础和框架,是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此,崔彬有着清醒的认识,而青海大学的地理优势给了他们这些开拓者新的思路。

  青海大学地处青藏高原,对于国内国外地球科学的研究者来说,这里是地球的第三极,更是科学考察的宝地。要建好全球唯一的扎根在青藏高原的地质学科,既要有走向国际、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更要有传承知识、创新研究的坚实基础。经过多次调研考察,资源勘查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工程三大专业被最终选定为地质工程系的“三驾马车”。“首先要把格局打好,第二要有一定的学科建设,第三要把野外实验室建好,这是当时我自己想好的三个目标。”崔彬说。

  

  参加地质工程系发展建设研讨

  事实上,崔彬首先解决的是室内实验室。工作伊始,经过多方努力,他们购置了40台一流的显微镜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成了10个实验室。“我觉得十个实验室确实不容易,一下就把整个系支撑起来了。”崔彬现在说起来还是很自豪。截至目前,地质工程系已建成由岩石与矿物实验室等8个教学实验室和2个工程实验室组成的地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其中,资源勘查工程实验室、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实验室、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资源环境实验室被评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实验室获批中央与地方联合共建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实验室,高水平人才培养条件初步具备。

  在建设实验室的同时,其他工作同时展开。2007年9月,在崔彬来到青海大学两个月后,地质工程系便实现了本科一批次招生。这踏踏实实的第一步,为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资源勘查工程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地质工程系获得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这在青海大学的学科建设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实现了关键突破。2012年起,学校开始招收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2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马俊杰出席对口支援青海大学20周年工作会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孙友宏签署2020-2021对口支援协议

  学科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明其所趋、知其所向才能行稳致远。这群扎根西部的对口支援者对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的学科发展之路做出了细致的规划——在原有的基础上,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将向绿色勘察专业转型,地质工程专业侧重地质灾害与环境,测量专业将从大数据的角度,在空间规划方面有所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在“两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形成或正在形成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以柴达木盆地及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中-新生代盆地为基地,打造出盐湖资源地质、清洁能源地质、新生代地质和冻土为主要特色的人才培养优势;地质工程专业以青藏高原东北部人口和工业密集区为基地,面对地壳强烈变动背景下的重大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问题和挑战,打造出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优势;测绘工程专业重点围绕青藏高原东北部上述资源与环境重大挑战和问题,打造出以航测遥感和无人机支持的智能化精准观测和灾害预警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优势。“‘三驾马车’披荆斩棘、翻山越岭,正在驶向新的高度。”薛春纪说。

  管理、学术两手抓

  地质工程系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成长。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对口支援团队注重管理、学术两手抓。

  地质工程系成立之初,地大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材课件、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给予全面帮扶,助力地质工程系快速建立起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一整套规章制度。“只用PPT不做教案可不行,教学检查要条理化制度化。”崔彬说,每年秋天,各个教研室都会围坐在一起,热火朝天地研讨每一份教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专家教授到青海大学讲学

  科研学术是建系时期师资队伍的薄弱环节。对口支援团队组织开展多层次合作交流,积极促成科研项目,不断提升整体科研水平。近年来,在地大的精心组织下,地质工程系科研团队与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环境监测总站等多家相关自然资源领域单位开展全方位合作,促成了多个科研项目的实施,获批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大幅提高了地质工程系科研项目发表成果和科研经费。“最近五年,地质工程系每年到账科研经费呈数量级增长,科研成果的层次明显提升。”薛春纪说。

  

  学术研讨交流

  为提高科研实力,地大每年组织多批次专家教授,到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每年组织青大地质系教师来地大,进行“一对一”的科研帮扶,围绕科技项目申请,开展具体深入的研讨交流,显著改善了地质系的学术氛围,明显提高了科技项目的成功率。2017年,在青海大学建校60周年和地质工程系建系10周年之际,对口支援团队邀请於崇文院士、王根厚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到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开展系列学术报告。

  除此以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从教育部获得支援高校定向培养硕博单独招生指标来支持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的老师报考地质大学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先后接收11名青海大学教师来校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另有2名地质工程系青年教师通过同等学力硕士学位申请获得硕士学位,50余名青年骨干教师来校进修。地大还先后推荐地质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工程3个方向各一名专家成功申报“昆仑学者”,师资力量显著提升。“近几年,青大地质工程系新增14位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教师队伍的结构显著优化,成为青大所有院系中博士比例最高的。”薛春纪自豪地说。

  “用我们的人培养他们的人,再一起培养他们的学生。”这是崔彬、薛春纪对地质工程系人才培养一致的看法。在两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地质工程系共培养资源勘查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1200余名,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60余名,10余名学生获得地大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10余名学生考取地大研究生。大部分本硕毕业生在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地矿单位就业,就业率保持在91%以上,地质工程系逐步成为西部地区地矿行业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

  青海湖上的课堂

  “地质类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野外实践教学是培养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崔彬说,“在大自然中去熏陶、去思考、去开拓,才能够真正把人才培养出来。”

  建系初期,地质工程系还没有自己的野外实习“教室”,地大开放了有“地质工作者摇篮”之誉的周口店实习基地的大门,接待地质工程系学生进行地质认识和地质填图实习,青海大学实习带队教师与地大教师同期备课,实习学生与地大学生同批入站。多年来,周口店实习基地共接待地质工程系10届、约900名学生。在周口店实习基地,青海大学地质工程学生受到了地质启蒙教育和锻炼,得到了全面、系统的实践训练,更深刻体悟到“摇篮”精神。

  

  青海大学学生在北戴河实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师指导实习

  尽管地大对待青海大学的实习学生视同己出,但千里迢迢的奔波不能成为常态,为了让孩子们免受舟车劳顿,以崔彬为首的对口支援团队开始着手在“家门口”建基地。他们踏遍了青海的山山水水,最终选定了高原地学特征明显、地学现象集中、交通相对便利的青海互助、湟源地区。与此同时,还有一批资深的专家教授从2000公里之外的北京匆匆赶来,协助他们开展基地选址、策划、设计、结构布局等建设工作。在他们绘下的蓝图里,青海互助、湟源地质填图实习基地将占据西北地区建设国家级地学实践教学基地的领先位置。“要有力凸显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在国际青藏高原地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崔彬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专家与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联合在青海考察实习基地选址

  2018年和2020年,青海互助、湟源的两个实习基地投入使用,满足了地质系三个本科专业大一和大二学生的野外实践教学要求,结合高年级学生在更高海拔地区,分别随科技项目进行的生产和毕业实习,形成了地质系低、中、高三级海拔高程野外实践教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办学基础。薛春纪说:“在这些野外课堂里,学生可以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基础知识教育和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突出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教育,提高收集、获取、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一流专业这样建成

  走上高原的路很远,但有志者易趋,携手者易达。崔彬、薛春纪和他们的团队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用真情和汗水在青藏高原上铸就了一座永载史册的丰碑。对口支援近20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助力下,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在学科建设、师资优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了高标准起步和跨越式发展。2020年,“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实现了地质工程系本科专业建设的历史性突破,开创了人才培养新局面。以此为契机,最近青海大学拟将“地质工程系”更名为“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薛春纪为学生授课

  与崔彬的“西北情结”一样,薛春纪对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的成长壮大也饱含深情,他说:“根植黄河上游、河湟文化的沃土,学习和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坚持以德树人,‘我与地质系同成长’的梦想,铺满了地质工程系全系师生的心田。”按照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拓展合作、发挥特色、挖掘潜力”的理念,薛春纪和他的团队将紧密结合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的发展目标和实际情况,着力凸显青海大学的办学特色,针对青海省的区域特色和亟需,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实现新的更大突破,在建设“高水平、有特色”高原名校的进程中做出新的亮点工作。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姚晓丹 通讯员吕松卓、王启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