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此人因喝酒大醉,闯下泼天大祸,导致满门问斩

  原标题:此人因喝酒大醉,闯下泼天大祸,导致满门问斩

  根据演义,薛仁贵是被薛丁山射死,薛丁山又是被薛刚害死。

  这篇单说薛刚。

  薛刚向来是正面人物,我却觉得他一无可取。想这厮提着铁棍到处花天酒地、惹是生非,打死当朝丞相之子,快处斩时又被一帮“军二代”小流氓劫了法场,遂惊死当朝皇帝唐高宗,逼得程咬金也反出长安。

  武则天上位后,于情于理都必须维护皇室体面,于是杀尽薛丁山满门三百余口。

  薛家自薛仁贵而发迹,两代而壮大,不过第三代,便迎来了夷九族的命运,归根结底,不怪别人,恰恰就怪薛刚。

  就这样的一个玩意儿,居然好意思自称英雄。

  一、没事别乱发誓

  1、薛丁山的毒誓

  征西本是薛仁贵挂帅,薛丁山下山之后,便正式抢走了主角戏份。寒江关上,樊梨花喜欢薛丁山,不惜三擒三放。薛丁山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掉,在屡屡欺骗樊梨花不成,最后万不得已又发重誓:

  我此去负心,合门死于刀剑之下。

  樊梨花叫他回去请媒人来说亲,她这边也要劝家人投降,合力并讨西番。

  然而薛丁山回去就告诉薛仁贵:

  若要与此女成亲,孩儿情愿与她决一死战,定必不从。

  这边樊梨花无心弑父、有意诛兄,连杀父兄三人,之后就屁事没有一样,高高兴兴和薛丁山成亲了。

  洞房之夜,两口子大打出手,薛丁山休弃樊梨花。后来又经过程咬金三请梨花、樊梨花带发修行等事,最后才奉旨完婚。

  连写书人都看不下去了,说薛丁山是“忘恩负义”。

  2、薛刚的毒誓

  两人生了个好儿子,就是薛刚。

  薛刚能耐不大,三十六路铁棍连NPC伍雄都打不过。脾气非常大,别的没学会,把他爹的嘴不把门学了个全。

  他想离家去白虎关看姑丈姑母(薛金莲、窦一虎),所谓知子莫若父,薛丁山知道他好吃酒生事,不要他去。可是奶奶跟他三位母亲都同意。好吧,薛丁山怕他饮酒,让他发个誓来。

  薛刚满嘴装了大粪,张口就来:

  从今后开了酒,杀我全家。

  估计薛丁山踹飞他的心都有了。

  他的好儿子见老爹发怒,连忙补救:

  不要慌,杀尽了还有吾报仇。

  发了毒誓后,薛刚上路去白虎关。走了没两天,就在天雄山遇到伍雄,不打不相识。什么父命在身,什么奶奶想女儿了,全抛一边,耍最重要。

  他打发家人自去白虎关。直到全家被杀,他都没去过。

  当天——

  伍雄:喝点酒吧?

  薛刚:不了不了。

  伍雄:伯父只不过怕你惹事,现在就咱俩,喝点怕什么!

  薛刚:那……少来点。

  一顿喝。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看看都啥玩意儿。

  真的,有这么可爱的孩子,还是……打死算了。

  二、泼天大祸

  又结识了双雄山雄霸,三人你来我往,日日饮酒,日日大醉。

  看看快到年底,薛刚压根儿没想起回家。

  有一天劫了花灯,原来是上元节快到了,薛刚不由想去京城走一遭。

  在京城跟一帮狐朋狗友(都是军二代至军N代)又喝得醉醺醺看灯,最后也不择路了,随意逛,逛到皇城跟里、五凤楼前。内监见他们要冲撞圣驾,叫人拿下,又是薛刚,赶上前用铁棍将两个内监啪叽打死。皇帝受惊,下五凤楼时失足,跌下楼去。还好没受伤。

  丞相张君左要拿薛刚,高宗皇帝不准,武后又要召薛丁山进京问罪,高宗依然不准。李治惟一表示追究的做法是,让使者去山西老家问了问薛丁山,薛刚去哪了?

  薛丁山答说去西辽白虎关探亲了。

  李治就再未追究,反而斥责了张君左一顿,并且“赐黄金千两,彩缎千疋,差官出京,钦赐丁山”,皇帝做到这份儿上,咱还说啥。

  说实话,《说唐》系列里的李世民和李治都还是不错的,比《杨家将九代英雄传》里的宋太宗到徽宗等这几代祖孙强出何止万倍,潘仁美、王强这些奸臣要害杨家将,皇帝立刻点头同意,说啥准啥。

  薛刚在大闹花灯后,立刻就逃回天雄山了,可见他完全就是个敢做不敢当的鼠辈,但他惹祸的本事可比他的担当强太多了。

  回山后薛刚依然天天喝酒吃肉,此外啥也不考虑。没多久又因为看到有人押解花木进京,薛刚再次决定单枪匹马去京城走走。

  这次连伍雄、雄霸两个没心没肺的都劝他别去,薛刚哪管你那些?坚持要去。

  那就去吧!

  又和闹花灯那帮小子聚到了一起,决定去御花园走走。

  喝完酒从秦府出发,薛刚就像饿死鬼投胎一般,见到美酒佳肴、大鱼大肉还哪里走得动道,书中写道:

  薛刚不知利害,吃得大醉。众英雄劝他不要进去。他不依从,竟走进去。秦红等俱已外出,恐其连累。

  接下来的事情,用第七十三回的回目已经可以概括,“御花园打死张保,劫法场惊死高宗”。

  张保是谁呢?他首先是武则天的面首,其次才是他爹丞相张君左的儿子,张家的先人张士贵嫉妒薛仁贵而被杀,两家本来便是仇深似海。张保曾经强抢民妇,又以身许武氏,怎么说都和好人不挨边,但薛刚借酒装疯,打死张保,惹是生非,无理取闹,他们两人谁又比谁更高贵、谁又比谁更正义呢?

  薛刚犯下大罪,被擒获,午时处斩,此时皇帝李治还说:

  亏了薛家父子平东西二路,今日要斩他,心中不忍。但是律法上实不得已,朕只斩薛刚,以免父母之罪。

  薛刚有取死之道,高宗有赦免之心,而且祸不及其父母,不得不说,真的很够意思了。

  薛刚但凡还有点人性,就该一人作事一人当,为他无故杀死的人偿命,但他又回报了李治什么?

  第二天,军N代劫法场救人,监斩官和刽子手(又是两个无辜的)被杀,薛刚呢?

  薛刚看见这班小弟兄,挣断绳索,夺过腰刀,杀散众人。

  然后跟条狗似的逃回天雄山。

  高宗闻听法场大乱,大惊之下,大叫一声而死。

  在一声大叫出口之时,李治想了些什么?

  国无体统?君失颜面?愧对张家?

  我不知道,想来他一定也曾后悔多此一举,薛刚打死张保,醉倒御书楼,睡在龙床之时,便该直接杀掉算了,何必专门去法场处斩?

  三、铁丘坟

  薛丁山听说儿子干下的好事,还是钦差官来到山西召其赴京之时。

  家人都劝他反了,薛丁山以一门忠良、受国厚恩,拒绝。

  他决定承担这件事的后果便是他及三位夫人,两个孩子薛勇、薛猛,加之薛家一门三百余口,全被拿下,押解长安。

  当晚四更,武三思、张君左监斩,将薛家满门斩首。

  威宁侯王府夷为平地,薛家一门尸骸,全被切成段、剁成块埋在下面,上面用生铁浇铸,形似馒头,代表永世不得翻身。

  这就是铁丘坟。

  很残酷,很无情。

  然而这就是政治。

  昔年司马懿征辽东,杀公孙氏一万人;诛曹爽,杀七千人;杀王凌,又是三千人(据《军师联盟》,有夸张)。

  照小说里来说,薛仁贵、薛丁山父子两代,征东加上征西,都是主帅,建立了不世功勋,又都被封王。其在军中及家族的潜势力,应该说比之蓝玉或曹爽等有过之而无不及。武则天只斩其三百余口,在残酷的血腥争斗中,已经法外开恩了。

  这能怪武则天吗?

  她一要正国法律令,二要替丈夫报仇,三要替臣子出气,四要向万民宣威。

  实在没怪人家的理由。

  想来想去,还是只能怪薛刚,喝点神酒,闯出泼天大祸,害死薛家满门。

  他如果也被连着一起杀掉多好,可是呢,他闯完祸就跑回了天雄山,照样喝酒吃肉,啥都不耽误,啥事也不管,要不是雄霸告诉他全家被灭,他可能还打算浪几年。

  当然薛家并不是逃不掉,樊梨花能翻江倒海,薛家上下至少数十人得异人传授,法术高强不说,单凭一身武功已足以反出天牢。

  然而,薛丁山终是愚忠,他道:

  今日父死为忠,你死为孝,母死为节,仆死为义,忠孝节义出吾一门。

  看书至此,我尊敬薛丁山的敢于承担责任,但却也觉得,被他道德绑架的人也太多了些,付出的代价太沉重了些。

  但书中也说了,这个代价正好和他们爷儿俩发的誓相符,可说是求仁得仁,自己点的外卖,就算是粑粑也得含泪吃完。

  况且,据说他的死算是金童星归位,天意不可违。

  啥话也不说了。

  其实要承担责任,只该他和樊梨花两人而已。

  养不教,父之过。

  薛刚残暴不仁、鲁莽憨傻,这就是一头猛虎,随时都要噬人,当父母的不应该不知道,但他们依然把没有拔牙的薛刚放了出去。

  樊梨花仗着法术高强,逃了。

  后来薛刚三祭铁丘坟,跟着起兵反唐,正好赶上中宗复辟的大事,于是武则天退位,武三思、张君左等皆被杀死,薛家逃生者满门团聚,薛刚撑起薛家第三代门楣。

  坦白说,我完全搞不懂这本书的价值观和内在逻辑。

灾难片  它比《水浒传》三观更歪更可怕。

  薛仁贵杀子,薛丁山杀父,薛刚吓死皇上,樊梨花杀父兄,似乎无人不可杀,动不动就杀人放火的梁山好汉也没恶劣到这个程度。

  征西时,薛仁贵刚从牢里放出来,就公报私仇干掉李道宗,这点比宋江恶劣多了;薛刚见到酒,就把探望亲人的事忘了,又怎比得上李逵背母、戴宗传讯?

  一言以蔽之,一帮混帐东西,丢了正史的脸!

  要看薛仁贵真正的风采,还是推荐大家看新旧《唐书》。

  ————完————

  文/王事情

  率意谈噱,靡所不包。认真扯淡,认真考证。欢迎点赞、收藏、评论及关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