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他的创造是“修补”

  原创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收录于合集 #身边的光 14个

  

  《咱们:看见身边的光》劳动节特别策划刘玉中肖像照

  18岁时,北京大学“修建队”是他来到北京的第一份工作;

  48岁时以北大图书馆为工作单位,至今又已有七年时光。

  对于刘玉中来说,生活就像手中的木块,认真完成每一次打磨,好的作品终究会诞生。

  北大图书馆桌椅“医生”

  也穿梭于绿植间

  采写 | 冶棠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后院里,有一排类似仓库的平房,油漆少许剥落但平和干净。刘玉中掏出钥匙将其中一间的门锁打开,里面的操作台上摆满了各式样的锤、斧、刨等木工工具,飞舞的尘土慢慢在午后的阳光里澄清,把过去和现在的时间连缀在一起。

  这间小屋是图书馆桌椅重焕新生的“医院”,而忙碌出入其间的刘玉中,已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七年。

  01

  “哪里有需要,

  咱们就去哪里”

  七载岁月已是一个颇令人赞叹的时间长度,但刘玉中的从业经验及其与北大的缘分,实则不止于此。

  初中毕业后,16岁的刘玉中跟随哥哥从河北沧州老家至天津学习木工;两年后,刘玉中到北京找工作,出于机缘巧合,加入北京大学修建队成为他“北漂”的开始。此后岁月间,刘玉中多次投入北大不同楼宇的装修和建设工作之中;2015年,刘玉中则正式以北大图书馆为固定工作单位,主要负责图书馆维护各类设施等后勤工作。

  

  刘玉中在工具屋前

  “抽屉坏了修抽屉,椅子坏了修椅子。”刘师傅这样介绍自己的工作内容:“比较杂。”

  他的工作难以用简单的句子概括,却广泛涉及图书馆的各个部门和无数具体内容和俯仰随手之处的细节。刘师傅以桌椅维修和绿植养护为主要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各项与木工需求有关的后勤工作,往往都离不开刘师傅的参与。比如疫情期间,部分图书馆馆员需要暂时在馆内值守,刘师傅和同事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床铺的运送和搭建工作,紧急将阅览室改造成休息室,为图书馆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刘玉中的工作看似普通、细碎且易被忽视,但对于维持图书馆的正常运转、提升师生的图书馆的使用体验来说却无比重要;日复一日的坚守,实则包含了耐心、细致与责任,于春秋代序、岁月推移之间,支撑起最丰实和动人的生活。

  02

  修缮与创造,

  充盈美与匠心

  53000平米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总馆中,阅览室桌椅、书架等多以木质为材料,4000余个阅览座位的日常耗损使“修补”工作变得不可或缺,让损坏桌椅恢复如初的任务,正是由刘玉中来完成。

  除了设备设施,绿植也是图书馆景观的重要构成部分,从东馆到西馆、从一层到五层,从绿萝到变色木,也同样是由于刘玉中的存在,使图书馆难以计数的植株无论工作日还是假期都能够得到规律的养护,纵使是寒冬凛冽之时,图书馆也依旧绿意盎然。

  

  北大图书馆曾被在校生评为“全校绿植密度最高的建筑”,

  图为刘玉中在呵护绿植

  修补和维护并不仅仅是“打补丁”,更是一种立足于当下的探索与更新,就木工工作本身来说,虽然有机械设备作为锻造辅助,但从设计到细节打磨,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创造的过程。为配合北大图书馆师生及各部门的需求,刘师傅在图书馆室外步梯建起区隔空间作用的木门、为古籍部定制出特定尺寸的木箱……这些作品,也让刘师傅的工作不止于基本的范畴或方法,而成为创造本身。

  

  

  刘玉中切割木材的工作间

  刘师傅的工作看似在同学们的视线之外,实则早已与这片园子的一草一木融合在一起。图书馆后院的工具间外,刘师傅还搭起一个四层的置物架,上面摆放着一些不再适合于陈设于图书馆内的绿植,茂盛蓊郁,枝叶交蔓,在夏日的阳光中发出馨香,生机明亮,将图书馆的后院装点得生机盎然,宛若兰室芬芳。

  

  

  刘玉中在图书馆后院建起的简易花房

  定时浇灌、按节序生长,植物的美是应时而动、没有场域高下之别。在这个简易花房中,众卉各得其所,纵然很少有人来自驻足观赏,但花朵依然盛放。

  

  03

  踏实为本,

  精微致广大

  在修缮中创造,于毫末处耕耘,刘师傅的“作品”已经化入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各个角落,他不善言辞,但用辛劳与勤恳让这份工作本身变得更值得尊重,并且拥有动人的力量。2022年五一劳动节,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联合艺术学院发起的《咱们:看见身边的光》特别策划中,刘师傅也作为北大一线服务人员54名代表中的一员,在镜头前留下了属于他的肖像照。

  从16岁便接触木匠手艺,到发展成一生相伴的工作,生活经历让刘师傅重视从亲手实践和与人交流中获得的经验,对他来说,自身过硬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本领是生活的敲门砖:

  "老一辈人都说,踏实做人、认真做事。"

  "不做一份工作的理由,可以是你自身不愿意,但不能是因为你没能力。"

  

  刘师傅从学徒时期即不离身的木工工具

  求学时期,迫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刘师傅无法继续学业而选择外出务工,将对未来的向往落实于亲手打磨和锻造的木质器件之中,这份认真和踏实也让他按照自己的步调行得远山长路,获得了同行和业内的认可;而如今刘玉中在北大图书馆做起桌椅“医生”,并培养儿子顺利考取大学,成为了一名真正为病人谋得平安福祉的“医生”,这也实现了刘玉中年轻时追求知识的梦想。

  接受采访时,刘师傅手里还拿着一个尚在打磨的木块,他笑笑解释说,用途是做一个“简单的装置”,防止图书馆卫生间的窗户打开对来往经过的行人造成磕碰和误伤。

  

  刘师傅的工具箱

  这些适用于具体场景、让生活日臻美好的的小“补丁”,正是刘师傅工作的意义:承担起“修补”工作,抚平生活的褶皱,把温暖与关切融入具体而微的细节;无数的人们笃定温暖的日常和秩序感,正与刘师傅有关,与无数像刘师傅这样默默付出的劳动者有关。

  虽然每天无数次穿梭于图书馆的连廊厅堂中,刘师傅与北大同学们总是擦身而过,不过他始终记得,每天图书馆清场时同学们依旧在勤恳学习的身影;而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刘师傅或许也只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群体的一份子;彼此的轨迹在图书馆中重叠、交错,去往各自的方向,却也有着共同之处:

  投入各自的生活,为了心中的“作品”,不断打磨和修补,实现更丰富和圆满的完成。

  

  原标题:《在北大,他的创造是“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