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孩子,但有时也想弄死他”,无数妈妈正深陷“养育倦怠”困境……
养育路上,你崩溃过吗?有多少次白天口不择言的吼娃,就有多少个深夜的辗转反侧反思自责。
有娃以后,反复的情绪难以自控,内心愧疚不已,让每位妈妈都不自觉处于撕裂状态,甚至产生了自我怀疑。
我到底怎么了?对此,心理学上给出了另一个解释。
无论孩子刚出生时,有多期待多兴奋。养育路上,身心俱疲都会逐渐成为成了生活的主旋律。
我们总说为了娃,连命都能不要,但为什么有时会烦TA烦得恨不得丢出去?甚至有时听到TA的哭声、看到TA闹腾,就会火蹭得一下就往上冒。
从前自己对谁都和颜悦色,不曾高声贝嚷嚷过一句话,如今为什么对着孩子却总是口不择言,说着最尖酸刻薄的冷言冷语,爆发最凶神恶煞,最丑陋不堪的一面?
天啊,是“我太不合格,不配当妈吗?”不,你只是深陷“养育倦怠”的沼泽中,无力自拔。
吼娃就不是好妈妈?
你可能不懂什么叫“养育倦怠”
听说过职业倦怠、心理倦怠,唯独没有听说过“养育倦怠”。但其实,这是非常常见且正常的一种现象。
都说父母不易,每天有多少次处在崩溃边缘就有多少次深呼吸。累了,不想带了;烦了,不想看见娃;倦了,当妈当得自我怀疑了。
“孩子大了以后,我的母爱激素明显减退,感觉自己不那么爱她了,但出于责任,我又被迫爱她。多么复杂的人类感情。”群里一位宝妈的吐槽,引起了众人的一致认同。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员James J. Gross曾邀请了两千多位家长,做了一项时长6个月的在线调查。结果发现,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曾有过从“憧憬”到“幻灭”的育儿心境。
心理学上,将这种父母由于压力过大、精力紧缺、要求过严而引起的一些列情绪失调叫做“养育倦怠”。
这种情况,出现在8%~36%的父母身上,主要以母亲为主。
“养育倦怠”的三大表现
无力、无爱、无成就
研究发现,养育倦怠产生的核心原因是失衡。
生活和工作的失衡,家庭分工的失衡,期待和落差的失衡……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垮了妈妈身心俱疲的最后一根稻草。反复的情绪崩溃,内心自责,让每位妈妈都不自觉处于撕裂状态。
“养育倦怠”主要表现为:长期养育压力下所形成的由情绪耗竭、情绪疏离以及低个人成就感。
无能为力:我做不了好妈妈
电视上那种笑起来甜甜的母慈子孝的镜头,只出现在少部分时光中。真实的养娃场景,是无数繁琐又单调,烦躁又无助的片段所组成——
幼儿时期无数次的夜醒、喂奶、把尿、喂辅食;
上学时期的选学校、选兴趣班、辅导作业;
青春期的叛逆、吵架、冷暴力……
中间还要穿插着处理育儿中的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协调工作和生活,接受身材变胖、样子变丑,还有许多很多未知的风险……
365天全年无休,孤军奋战带来的不仅是精力的透支,更是心理上超负荷的压力。于是,长期高压带来的情绪紧绷,使得妈妈耐心不足,一点小事就能点燃爆炸的引线。
但每每情绪决堤后又愧疚,愧疚后又忍不住怒吼,怒吼完有因为对自己失望,而再深陷愧疚和自责。
于是产生自我怀疑,开始自我PUA——“我不是个好妈妈”。
缺乏耐心:我见到娃就烦
养娃不易,不吼更难。熊孩子总有一千零一种方式挑战你的忍耐极限,点燃你的怒火。
即使你在心里默念了一百遍“亲生的、发脾气不好、要科学育儿、要好好讲道理……”,可是当讲理,共情,冷处理通通无济于事时,最后忍无可忍,什么爱与自由,什么冷静与共情,什么温柔而坚定,都被心中的怒火炸得四分五裂,让人几乎是本能地原地爆炸,脱口而出地咆哮怒吼。
工作不想干了,可以跳槽,但孩子看不顺眼了,也只能硬撑,毕竟父母没法辞职。当养孩子的过程让人身心交瘁,原本至亲至爱的孩子,也突然变得可恶可恨。
于是,吼娃的分贝提高了,训斥的次数增加了,发火的级别提升了!
但每每互相伤害完,又总是愧疚万分。于是,不自觉的,我们竟然产生了“讨厌孩子”的想法。这个念头看似大逆不道,却,又如此合情合理。
成就感低:我养不好孩子
这个时代有多卷,妈妈就有多焦虑。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如此优秀,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不自觉的充满期待。但常常,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渴望TA吃得好睡得好,奈何TA是个睡渣兼饭渣;渴望TA知书达理,品学兼优,奈何TA粗枝大叶,拖拉磨蹭,写个作业都得吼破嗓子;渴望TA学琴棋书画,有一技之长,奈何钱砸了一大堆,啥也没有学出个花;渴望TA嘘寒问暖,拥有“感恩的心”,奈何TA一身反骨,只会顶心顶肺……
“为什么别人当妈那么成功,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
有对比就有落差,有落差就有失望。于是,内在的自我攻击再次汹涌袭来。“我不是好妈妈”的自我PUA就仿佛找到了新的证据,板上钉钉的把自己的失败昭告天下。
三招教你消除“养育倦怠”
日剧《坡道上的家》中有这样一段话:“一旦女人知道一个孩子正在她的体内生长,人们便向她灌输新生活的理念、理想,不停地向她描述新生活的楷模。”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带得了孩子,搞得好事业;哄得了公婆,伺候得了老公;辅导得了作业,还得增值得了自身。
从当妈的那一刻开始,整个社会所塑造的母亲形象,就假意用“牺牲、奉献、伟大”等冠冕堂皇的词藻,把妈妈架上了“母爱”的神坛炙烤。表面看起来神圣而光鲜,底下却是熊熊燃烧的烈火。
让被道德绑架的妈妈们,在密不透风的“理所应当”和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别人都可以”的大山下,被拳拳暴击,却还得咬牙强忍着屹立不倒。
但内心那些不断涌出的哀怨、疲惫、痛苦,会逐渐滋生出粘稠、阴暗的沼泽,最终吞噬了自我,也伤害了儿女。
抛弃100分妈妈的执念
数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比例0.618,被称为黄金比例。无论在建筑、设计、音乐、美术还是生活中,这都是一个让人感到舒服和和谐的比例点。而在养育中,“60分妈妈”同样是被誉为“足够好的妈妈”。
是的,不用100分,不需要完美。你只需要做到60分,对自己、对孩子、对家庭都已经是恰到好处的爱。
60分的妈妈,允许自己有40分的自我空间,又放手让孩子有40分的空间去学习独立,经历挫折,面对挑战。接纳自己会犯错、接纳孩子并不总是那么听话,接受生活并不尽如人意。
60分的温度,40分的距离,爱就刚刚好。
当妈不必无私,你可以自私点
刘若英在《我敢在你怀里孤独》里特别提到:人会在各种关系里失去一部分的自己,因为相处需要缩小自我。那就用短暂的分别,用脱离日常关系的独处,将自己放大,“不需从众,可以自我”。
摘下“伟大母爱”的皇冠,撕掉“贤妻良母”的剧本,抛弃“完美妈妈”的人设,做一个“懂得示弱,懂得放手”的妈妈吧!
家里卫生不用每天做,不想做饭就点外卖;周末老公休息就多让他“父职”上岗带娃;孩子的学业别太着急,睁只眼闭只眼,总归得让他学会靠自己;累了倦了就给自己放个假,跟闺蜜逛街聚会下午茶;每天再忙再累也要留点时间给自己看书、运动、听音乐、独自放放空……
偶尔偷懒不是罪过,而是自我放过。
学会和“无私”保持距离,对牺牲敬而远之。你不是超人,也不是圣母玛利亚,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妈妈。照顾好自己,才有余力照顾他人。
学会做减法,关注最重要的事
心理学著作《状态的科学》中提到克服倦怠的最佳办法,就是“做减法”:
减少决策成本:
到底哪个牌子的牛奶更有营养?早起有点凉,孩子要不要穿外套?周末到底是带娃去爬山还是去博物馆?
无关紧要,无伤大雅的生活细节,不要耗费太多的精气神在上面。
哪个牌子的牛奶都有营养,肯喝就行;孩子冷了自然会穿外套,不用纠结;周末出太阳就去爬山,下雨就去博物馆,太累了就在家。
当妈不用事无巨细,尽善尽美,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想法简单了,生活就简单了。
减少情绪消耗:
吼娃过后,总是内疚。但长此以往,负面的情绪只会将自己裹挟其中,让内心负担更重,让情绪更濒临崩溃。
当妈要学会自省而不自责。面对负面情绪,不强行压抑,也不肆意发作,及时补救,正面看待。可以倾诉,可以寻求帮助,可以试图改变,但唯独不要将自己深陷在愧疚的沼泽中,让负能量把自己拉进深渊。
社会给妈妈的枷锁已经够多,我们没必要再给自己加码。减少不必要的情绪内耗,学会自我放过,才有心力去改过。
做擅长的事:
不要被生活中的“应该”所捆绑。
没有“应该”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妈妈;也没有“应该”辅导得了娃上得了班的妈妈;更没有别人做到,你也“应该”能做到的妈妈。
人无完人,承认自己有做不到的事。
不擅长做饭,没必要跟那些“美食厨娘”做比较;但你擅长给娃做手工,那也是一种本事。
不擅长辅导作业,就交给老师或托班吧。反正是金子总会发光,不是那块料的话,天天耳提面命也鸡不出一个学霸。但你擅长陪玩陪吃陪喝,周末带娃游山玩水,母慈子孝,快乐童年,也是一种收获。
当不来全职妈妈,也不必因不能24小时陪伴孩子而愧疚;在职场上能闪闪发亮的那个你,也是孩子积极向上的好榜样。
当妈没有统一的模板,也没有标准答案。如果有,那就是让孩子看到一个阳光、乐观、真实的你。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100分的父母,谁不是在一边崩溃一边振作,一边怒骂一边安抚中,陪娃共同成长。
养儿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虽然崩溃有时,焦虑有时,但孩子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却是养儿路上最难以割舍的牵绊。
笑中带泪,苦中作乐,先爱己再爱娃,就是当妈最好的答案。
本文图片来源:《坡道上的家》、《养育者》、《小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