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航天工作者,立足当下做实事

  4月16日,神十三乘组顺利返回地球,为我国迄今为止最长的一次“太空出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自2021年10月16日起,6个月驻停空间站,宣布中国的空间站技术已经从零到一,自弱至强,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道路,这是几代航天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一个国家不光要有能上天的科学技术,还要有能“入地”的基层党员干部。创新科技推动社会进步能让祖国的国际地位更上一层楼,让党员干部下沉是筑牢国家发展的基石,所以,我们青年选调生也应该向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一般,深耕在自身的工作中,扎根在基层岗位,贡献出应有的力,创造出独特的价值。

  从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进入太空,“东方红,太阳升”从收音机中流出,流入千家万户。恰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阶段,到了我们基层干部发声的年代,在田间地头,在群众身边,在街头巷内,以我一句轻言,你一句细语,汇成振聋发聩的洪声,响彻神州大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是前一段的终点,亦是下一段的起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时代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定要在这乡村振兴中奋起直追,勇担时代的使命。

  到如今的“长征”“神州”“北斗”“嫦娥”等一系列的航天器,中国人向来十分含蓄,取名亦是如此。古人以北斗七星明白方位,现今用北斗卫星指引道路,将传统文化甚至是古老神话元素带入现代科技,以现代技术,将传说一点一点转变为现实,便是中国人特有的浪漫。当下的基层工作更是这般,不用震天响的口号,无需憾地沉的动静。现如今,疫情当头、危机四伏。我们只埋头于此、咬紧牙关,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天前进,淬炼其思想,振奋其精神,磨砺其斗志。我们终能走到春暖花开,光照大地的时刻。

  纵观中国航空航天发展史,始终离不开“自主”二字,在外界不断施压的情况下,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自我革命、自力更生。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努力来提升自我的能力,提高自我的意识,激发自我的潜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无愧于党和群众,在祖国的大地上,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来源/作者:利川市沙溪乡政府 黄淼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