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牛了!福建两位“80后”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11月12日

  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揭晓

  并在浙江温州召开的

  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颁奖

  颁奖仪式现场 图片来源:活动主办方

  福建农林大学徐通达

  厦门大学尤延铖获此殊荣

  徐通达

  福建农林大学徐通达 学校供图

  徐通达,1981年9月生,福建农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海峡联合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植物生理和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

  徐通达长期聚焦植物核心激素生长素调控细胞命运机理的基础科学问题,首次发现植物生长素细胞膜信号通路,为解析植物生长调控机理及解决农业产业重大问题提供新突破口。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等,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包括通讯作者的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第一作者的Science、Cell等,授权专利2项。获2020年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5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20年CSPB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21年福建省特级后备人才、第十六届福建青年科技奖、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等。

  尤延铖

  厦门大学尤延铖 受访者供图

  尤延铖,1981年6月生,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飞行器动力工程学士学位,2008年获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博士学位。尤延铖教授是福建省特殊支持“双百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曾获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长期从事飞行器设计、空气动力学、内流流体力学、湍流数值模拟方法等研究工作。2009-2012年任德国航空航天中心(German Aerospace Center,DLR)空气动力与流体技术研究所全职研究科学家,2012年归国受聘厦门大学以来,尤延铖教授先后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基金企业联合重点项目等众多专项科研项目。其中,进气畸变抑制、进气道设计技术等工作先后获2019年冲压发动机奖——“兴洲奖”、2019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9年,由尤延铖团队研制的“嘉庚一号”火箭成功发射,迈出了我国可回收使用火箭技术发展的重要一步;2019年10月, 高速无人机“南强一号”实现首飞;2019年12月,“翔安一号”500kg级自旋翼飞机完成技术验证……

  由厦门大学参与研制的“海丝一号”卫星搭载“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20年12月22日,由厦门大学参与研制的“海丝一号”卫星搭载“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海丝一号’观测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北太平洋海域,实现海洋观测从水下、地面向天空的延伸,助力福建成为‘数字中国’‘智慧海洋’和海洋经济示范省份,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迈出铿锵一步。”

  中国青年科技奖是个什么奖?

  中国青年科技奖由钱学森、朱光亚等老一辈科学家提议,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联合发起并组织实施,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表彰不超过100个名额,旨在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港澳剧和技术带头人,表彰奖励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激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青年科技奖历年获奖者中,有近10%当选两院院士,一大批获奖者走上了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党政部门、国际组织等重要领导岗位,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祝贺!

  福建两位“80后”

  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