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究与实践

  

  新课程改革针对小学美术的主要目标之一即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强调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载体,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运用到实际学习当中。

  1 拓展学习空间,在观察中展开探究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主,把美术教育固定在一个范围内,使学生不仅在课堂没有自主性,在课后也没有创新和延伸学习的概念。同时也有少部分学校和教师不重视美术在全面素质教学中的重要性,觉得美术学科就是让学生画画的科目意义不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一定要改善自己的观点,将探究性学习融入到教学中去。探究性学习的首要就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利用书本里的内容,或者是身边的环境等不同的素材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自己未知的事情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在《迷人的动画片》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并说说动画片的情节或者是动画片里的人物。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初步建立一定的价值观,树立真善美的审美标准。接着,教师可以进行情境的创设,选择一个符合本班特色的动画片作为代表,使学生集思广益分析动画片中的内容以及自己班级的特色,最后经过比对后找到符合本班的动画片。教师利用这样的问题和情景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神在观察的过程中了解到动画片的迷人之处,并且使课程内容不会太过于死板,很好的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美术过程中一项基本但很重要的目标,学生只有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学会观察、懂得观察才能准确的捕捉到美术作品中和生活中的美的闪光点。通过观察也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动,让学生积极的运用实际行动对观察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

  2 在欣赏中鼓励学生探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也能够在锻炼中培养探究能力。探究性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以提问的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思考。例如,在教学《美丽的昆虫》一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查找昆虫方面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中进行知识的分享,通过对昆虫的体型、色彩、花纹等方面,让学生找出昆虫的不同点。同时,在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昆虫的头、身子等身体结构,发现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昆虫都是由头胸腹组成,只不过有的颜色不一样,有的花纹不一样。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对昆虫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对昆虫的认识有了一定深层次的了解。在课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欣赏类的学习任务,在布置欣赏任务前,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欣赏的方面是哪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欣赏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达到探究性教学的目标。

  3 在动手操作中进行实践探究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中也存在非常多的动手操作的课程,自己动手制作不同样式的美术作品也让学生十分的感兴趣。在《大脚丫》一课教学时,教学难点在于教会学生运用画、剪、贴的方法制作出精美的合脚的纸拖鞋。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各式各样的鞋子挂在教师的墙壁上,窗台上和桌子上,为学生营造一个鞋子世界的氛围。然后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鞋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了解了鞋子的构成后,台湾剧教师展示自己做好的一双纸拖鞋让学生进行构思,纸鞋子因该如何做,学生用纸张尝试进行制作,教师在旁边则可以做巡回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观察纸鞋子的外形,然后进行主动的探究尝试找到制作的方法,学生在进行观察制作的过程中也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有效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轻易的将知识生硬的传授过程变成主动探究的过程。

  4 结语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递和美术技巧的学习,但也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学生的探究性培养。无论是实践操作过程中,在欣赏的过程中,还是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都要把握好教学环节适时的将探究式学习融入到教学中去,以学生个体为原则,尊重其自主创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培养探究精神的机会,使探究式加血方式在教学中得到渗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