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奇才苏东坡,一出场,便惊艳了整个大宋

  北宋时期有这样一位词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才华出众却遭人妒忌;他一生颠沛流离却乐观豁达,谈笑自若。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离世900多年后,依然被后人所追捧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

  我们为什么喜欢他呢?是因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泰然自若,还是因为“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

  是因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孤高旷远,还是因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深情悼亡?

  而无论哪种原因,我们熟知苏东坡大多源于他的诗词,但他其实除了诗词上的造诣,还是一个集书法、绘画、美食、带兵、治水等一体的全能型人才。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去领略一代大文豪苏东坡波澜壮阔的一生。

  

  话说公元一零三七年,也就是北宋仁宗皇帝的时候,有一天,在四川眉山一户姓苏的人家,诞生了一个小婴儿,家里人给他起名为苏轼,字子瞻。后来谪居黄州时,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东坡居士的别号,自此,人们便称他为苏东坡。

  苏家是个小康之家,家中有田产、有使女、有奶妈。在苏东坡降生时,他的祖父还健在。这位老人虽然不识字,但却胸襟开阔、性格豪爽、人品不凡。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呢,虽然天资聪慧,但年少时却不爱读书,喜欢四处游山玩水,结交好友,直到27岁才开始发奋学习。

  苏东坡的母亲程氏,娘家极为富有,父亲程文应,官至大理寺丞,因此从小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在丈夫游历期间,由她在家管教孩子,亲授以书。

  几年之后,苏东坡的弟弟苏辙降生了,苏辙虽然没有兄长那么的才华横溢、名气非凡,但他却比哥哥稳重老成,为人谨慎,以至后来在官场上,竟比哥哥官位更高。他们兄弟二人虽然性格差别很大,但却彼此欣赏,相互扶持,既为兄弟,亦是知己。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从小就熟读很多文学经典,母亲经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传记,父亲在家时,也会倚床而听两个儿子的读书声,并时不时的校正他们的读音。

  在这样家庭氛围的熏陶下,苏东坡的文学天赋在幼时便凸显出来。在他六岁入学时,他那绝顶聪明的小脑袋,很快在众多学童之中脱颖而出,深受私塾先生的喜爱和夸奖。据一些文字记载,苏东坡十岁就能写出出奇的诗句。

  而他在读书之余,也有很多乐趣。他经常和弟弟苏辙,还有堂兄妹等一起玩耍,在菜园里挖土,往鸟窝里窥探,又或者到村中去赶集,玩的是不亦乐乎。可以说苏东坡的童年是快乐的,是无忧无虑的。

  古人讲究先成家后立业,所以在苏东坡兄弟准备进京赶考之前,父母先为他们安排好了婚姻大事。苏东坡十八岁时,便娶了十六岁的王弗小姐,次年十六岁的苏辙娶了比他小两岁的史小姐。

  

  兄弟俩人婚后的生活都很美满,妯娌和睦,兄友弟恭,顺从父母,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弟弟苏辙成婚以后,父亲苏洵就带着他们进京赶考,结果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顿时轰动京师。而苏东坡的文章,更是得到了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不过这里不幸有个误会,当欧阳修看到内容与风格都如此之美的文章时,还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所以为了避嫌,他把本来名列第一的文章,改为了第二。

  后来等到试卷开封时,欧阳修一看竟是苏轼,不禁为之一震,惊赞不已,并向同僚说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出人头地”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他甚至还对自己的儿子感叹道:三十年后,世人将只知苏轼,而无人再谈论老夫了。就这样,在文学领袖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东坡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

  而当时的皇帝宋仁宗也对兄弟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我已经给后人选了两个宰相。

  就在兄弟俩的仕途刚要开始时,突然传来了母亲病故的噩耗,苏家父子三人急忙返回家中。守丧期满两年三个月后,父亲苏洵才带着兄弟二人及其家眷,举家东迁,赴京任职。

  此时的父子三人,虽然在京师已是文名大著,但在仕途上仍须由低往上升。父亲被任命为校书郎,在京就职,弟弟苏辙则被任命为商州军事通关,苏东坡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兄弟二人须有一人留下来与父亲同住,于是弟弟子由辞谢外职不就,留京侍奉老父,以让哥哥安心赴任。

  苏东坡到达位于陕西西部的凤翔以后,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儿,比如处理一些悬而未决的罪案,尽其可能将很多囚犯释放等等,他甚至还为百姓求过雨。

  那时陕西旱象出现,久不下雨,农人为庄稼忧心如焚,除去向神灵求雨,别无他法。看着受苦的黎民百姓,苏东坡寝食难安。他和太守多次去寺庙去求雨,还写了很多祁雨文。

  说来也奇怪,也许是心诚则灵,每次求雨后没多久,老天就开始下雨,有一次竟连续下了三天,枯萎的庄稼又挺了起来。百姓们欢声遍野,对苏东坡和太守感激不尽。

  而恰好此时,苏东坡官邸的一个休息亭刚刚建成,为了纪念这次降雨,他就将此亭命名为“喜雨亭”,并写了一篇《喜雨亭记》,刻在亭子上,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欣喜之情。

  

  到公元1065年,苏东坡在凤翔做地方官已三年,需要回到京都,接受朝廷的政绩考察,依据考察的结果,再经推荐,另授新职。

  这时的新主宋英宗,早有耳闻苏东坡的名气,想要破格提拔他为翰林之职,负责为皇帝草拟诏书等事项,但此想法受到了宰相韩琦的反对。

  他认为苏东坡虽然有才,但也不宜突然授予如此高位,而是应该把他放在朝廷里慢慢培养,然后根据他的表现和能力进行提拔选用,这样大家就不会有什么异议了。无奈之下,最后宋英宗只好让苏东坡先到史馆任职,以观后效,再作打算。

  而就在这个时期,苏东坡的妻子王弗病逝了,年仅二十六岁,留有一子苏迈,年仅六岁。

  妻子的去世让苏东坡非常的伤心和难过,王弗十六岁,便嫁给了苏东坡。她聪慧谦谨,知书达理,作为进士之女的她,刚嫁给苏东坡时,未曾炫耀自己读过书。

  婚后,每当丈夫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东坡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好奇的苏东坡提问她别的书里的内容,她也都能答上来,这让苏东坡又惊又喜,刮目相看。

  

  王弗不仅通晓诗词,还懂人情世故。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才华出众,但她同时也知道丈夫性格中的一些缺陷,比如过泰国剧于坦白直爽,有时很容易得罪人;又比如心思非常单纯,把人人都当好人,往往毫无顾忌地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这样很容易让一些小人抓住把柄,遭到陷害。

  所以她会适时地对丈夫加以提醒,而苏东坡也很听从妻子的箴劝。在苏东坡与来访的客人谈话时,经常让妻子立在屏风后静听,客人走后,王弗就会告诉丈夫,她对此人性情、为人的看法和总结,结果无不言中。

  可以说王弗不仅是苏东坡的绝佳伴侣,也是他得力的贤内助。俩人成婚十余载,可谓琴瑟和鸣,恩爱有加。

  现在妻子突然离世,这对苏东坡来说打击是巨大的,内心万分悲痛。以至于在王弗去世十年后,他还能在梦中梦见自己的爱妻,于是便写下了那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以及绵绵不尽的哀思,读来催人泪下。

  而在妻子死后的次年四月,老父亲苏洵也病逝了。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先后失去两位亲人,这对苏东坡来说,内心的悲痛是不言而喻的。他和弟弟二人立即辞去官职,经过迢迢的旱路和水路,把父亲和妻子的灵柩运回眉州老家安葬。

  

  居丧期满两年三个月后,苏东坡续弦娶了亡妻的堂妹王闰之。

  闰之比苏东坡小十一岁,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对苏东坡的文采和人品十分仰慕,她虽然没有堂姐王弗那么精炼能干,但她秉性柔和、知足惜福,事事听从丈夫的心愿。

  在此后二十五年的相伴中,王闰之一直和丈夫同甘共苦,尽心尽力抚养堂姐的遗孤和自己的儿子。

  公元1068年腊月,在把照顾父母的坟茔等事交托给堂兄和一个邻居之后,苏氏兄弟便携家眷返回京都。此后兄弟二人再也未能回到故里,因为这次抵达京都之后,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二人均卷入了政坛的漩涡之中。

  公元1069年,新继位的宋神宗采纳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开始推行新法,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政治变革运动。

  王安石变法的本意是发展生产,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但由于太过急于求成、用人不当和执行出现偏差等因素,使一系列变法措施从安民走向了扰民、损民、甚至害民。

  面对如此激进的变法,朝廷中很多有威望的大臣都提出了反对意见,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不得不被迫离京。

  当变法的实施与变法的初衷大相径庭时,百姓们苦不堪言,官吏们稍微提出不同意见就被降级或革职,新旧党争愈演愈烈,朝野风雨飘摇。

  看到这样的景象,苏东坡心急如焚,他一次次向皇帝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洋洋洒洒、直言不讳,王安石颇感愤怒,便让自己的亲戚,在御史台任职的谢景温弹劾诬告苏东坡,苏东坡对此置之不理,连修表自辩都不肯,最后被调离京都,任杭州通判。

  

  那么苏东坡到达杭州之后,又会有着怎样的际遇呢?我们下期继续为您分享,感谢您关注一起读本书,共读好书,共度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