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3小一、小升初政策出炉!民办招生范围“优先区内”!

  重磅!

  2023小一、小升初政策出炉!

  条件放宽,入学“零证明”!

  严禁提前招生、严禁考试招生、严禁挂钩招生!

  大摇号摇中不读,统筹!

  以区域为单位民办招生计划按“只减不增”原则!

  已被民办录取,不能参加民办补录!

  昨天(2月2日),成都市教育局重磅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2023年小一、小升初政策正式出炉 。

  清姐赶紧仔细阅读,为大家 理一理2023年的升学政策重点。

  下面,分别从总体重点政策、民办重点政策、公办重点政策三方面来说。

  总体重点政策

  PART.

  01

 科幻片 条件放宽,入学“零证明”

  放宽条件,常住人口“全覆盖”。来蓉工作居住满半年的随迁人员子女、集体户人员子女、持旅行证入境和在蓉港澳台及外籍适龄儿童少年均可申请在蓉接受义务教育。

  一网通办,学生家长“少跑路”。各类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均可通过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实现“一键申请”“一网通办”。

  简化手续,推行入学“零证明”。简化入学手续,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清理取消无谓证明材料。

  随迁子女政策就不多说了,2023年政策放宽,居住满半年、社保满半年即可办理,之前我们已经解析过:

  “零证明”是第一次提出的。运用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平台实行一网通办,简化入学手续,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

  清理取消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无谓证明材料;

  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可在开学后及时要求学生提供;

  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

  PART.

  02

  3个“严禁”,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严禁提前招生。严禁学校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

  严禁考试招生。严禁学校通过笔试、面试、面谈、评测、简历等任何形式或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成绩、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严禁挂钩招生。严禁学校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教育咨询公司等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等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

  除了上面说到的严禁“跨区域招生”外,这3个严禁也是这几年三令五申的禁令,并且明确严格责任追究、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不仅对招生违规情况记入相关学校校长和教师档案,还与职称职级评定、评先评优相挂钩。

  对违反规定的民办学校给予压减当年或次年招生计划、取消招生资格,直至依法取消办学许可证等行政处罚。建立招生“黑名单”制度,把严重违规的学校、校长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坚决查处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挂钩招生等违规行为,对违规参与中小学招生入学的校外培训机构,直接吊销办学许可证,列入“黑名单”,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PART.

  03

  四七九、名校引领帮扶新校

  2023年,成都市将加大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新建中小学80所,新增学位8万个;统筹实施市直属和五城区优质学校引领帮扶行动,全面提升重点片区教育质量,培育更多市民家门口的好学校。

  近两年,四七九和优质名校领办新校,名校基因的学校越来越多。

  之前我们汇总过一篇2023年新建学校,大多学校都是四七九或其他成都本地优质名校引领帮扶新建的。

  这些都是为了促进成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渐消除家长对升学的焦虑,当然也消除家长对名校及学区房的疯狂追求。

  

  PART.

  04

  全省、全市统一入学平台管理

  所有学校不得在成都市外招生

  统一平台。全市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及录取工作均纳入全省、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平台统一管理。

  严禁跨市(州)招生。坚持公民同权,所有学校均不得在成都市外招生。违规跨市州招生的将不予注册学籍。

  全省、全市都统一入学平台管理,不得跨市州招生,违规招收的学生不予注册学籍。

  关键词“公办、民办”“全省、全市”!公办、民办,全省、全市数据打通。

  比如绵阳学生,想在本地报一所学校,又在成都报一所学校,不得行了!报名必须都到统一平台上报,外地生报不了成都民办学校。

  这项政策是从2022年开始实行的,今年延续,并且明确所有学校均不得在成都市外招生。

  不过注意!

  符合成都市随迁子女条件的学生不属于外地生,按本地生入学时间报名。可以报名民办初中。

  PART.

  05

  2023年成都小一、小升初

  入学工作日程

  

  

  民办入学政策重点

  PART.

  06

  民办招生计划原则上“只减不增”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结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校额及班额标准,同时以区域为单位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审核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并报市教育局同意后公布。

  以区域为单位按“只减不增”原则,也就是说,2023年民办学校招生计划原则上“只减不增”,可能减少但不会增加。

  民办学校缩招也成了这几年的大形势,看来今年仍然没有转变。2022年民办学校最高缩招60%,今年缩招幅度可能会小一些。

  

  PART.

  07

  民办招生范围“优先区内”

  民办学校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区(市)县学生入学需求。

  民办学校招生范围,禁止跨市(州)招生确定后,顺序变为:直升生——区内招生——区外市内。

  所以,在目前全摇号,并且每位学生可自愿填报一所民办学校的情况下,肯定是优先选择区内名额较多的民办学校,再退而求其次,选择面向市内招生较多的民办学校。

  比如成外、实外2022年的招生计划,区内>区外>市内其他。

  

  2022年民办招生中增加一类市内其他招生,指的是:成都市外户籍暂不符合随迁子女申请条件,实际居住满半年,且在“随迁平台”申请通过审核的学生。

  但因为2022年是过渡年,2023年是否保留,要等民办学校发布的招生简章。建议2023年没有成都户籍的学生能办随迁的都要办理好。

  PART.

  08

  保留一贯制学校直升

  自愿直升本校初中部的民办一贯制学校在籍小学毕业生通过“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报名参加直升。

  民办一贯制学校保留直升,学生自愿直升,但被校内直升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其他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录取。

  比如郫都区不仅民办学校数量多,而且基本都是小学、初中、高中一贯制,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是否直升。

  

  PART.

  09

  已被民办录取,不能参加补录

  民办学校补录面向符合民办学校网报条件且未被民办学校录取过的所有学生,补录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不再招生。

  按照往年政策有2种情况学校会补录:

  一是:实行电脑随机录取的民办学校,第一轮报满了,在公办、民办学位确认后,又剩下一部分学位。

  补录对象是:已参加该校报名但未被该校录取的符合条件的学生;

  二是:没有实行电脑随机录取的民办学校,就是第一轮没有报满的学校。

  补录对象为:未被成都市民办学校录取的符合条件的学生。

  ★注意!

  1. 补录时,招生报名人数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摇号录取;未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直接录取全部报名学生。

  2. 民办学校补录仍未完成的招生计划,不再招生。

  3. 参加民办学校补录并被录取的学生,默认为选择民办学校学位,自动放弃原有公办学位。

  4. 已确认民办初中学位但又放弃的,教文卫健局将统筹安排公办学位。

  

  公办入学政策重点

  PART.

  10

  大摇号摇中不读,统筹!

  被市直属学校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民办学校电脑随机录取以及区属公办学校划片入学或多校划片电脑随机录取;被市直属学校电脑随机录取的学生,其法定监护人放弃该学位的,由户籍地或居住证所在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公办学位。

  小升初大摇号的录取和2022年一样严格,“摇中即锁定”!

  大摇号也就是市直属学校随机派位,包含:成都二中及四七九本部初中的摇号。大摇号招生范围比较大,所以每年参加的人数比较多。

  但从2022年开始,只要被大摇号录取,就不能再参加其他公办或民办学校的招生录取。

  摇中了却放弃学位的,只能被统筹入学,所以今年想参加大摇号的家长,特别是户口对应片区有优质学校的家长,要慎重考虑。

  点击图片可跳转大摇号具体招生政策

  PART.

  11

  划片范围变化需提前公布

  学位预警报教育局备案

  片区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对出现学校布局调整、学龄人口变化较大等情况的,各区(市)县可在科学评估、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片区范围,提前向社会公布,并深入细致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区(市)县发布学位预警提示需先报市教育局备案。

  划片范围是家长每年都很关心重要参考,划片范围的变化一般是因为新建学校、学龄学生变化、学校学位影响等原因,今年新增中小学不少,部分划片范围肯定有变。

  成都市教育局要求划片范围变化要提前公布。

  另一个关键词“学位预警”,成都目前已经,点击蓝字可查看具体学校及详细入学条件。

  PART.

  12

  择校生不能享受初升高中指标到校

  初中未按政策规定入学的,将不能享受成都市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政策。

  升学不能只关注眼前,小升初的时候肯定要考虑以后初升高。

  指标到校可以说是初升高除了中考外占比最大的升学方式,有四七九市级指标到校,也有各个区内重点高中的区指标到校,名额多,要求更低。

  如果小升初不是按政策规定入学的,初升高就不能走指标到校,对户籍在成都的学生来说很吃亏的哦。

  来源:成都小升初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政策来源于成都成都市教育局官方微信【成都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