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科名师谈一轮复习增分方案,高三必看!

  高三一轮复习是唯一一次全面且系统性的复习,它涵盖了学科的所有知识点,是完善高三整个备考复习最重要的一环。本文为高三考生提供了各学科的第一轮复习策略,高三生详细阅读!

  语文

  第一轮复习对于后两个阶段十分重要,所以应平心静气、稳扎稳打、点点落实。第一轮复习十分强调基础知识复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能忽略《课程标准》对高考测试能力的要求。

  以考点为基准,对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能力和素养进行全面训练和培养。

  第一轮复习全面性、系统性的基础上,还少不了素养性的要求和意识。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落实。

  一、依据《考试大纲》,对第一轮复习内容进行条块化处理。

  《考试大纲》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可分四个部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应用、写作。在第一轮复习阶段,需要具体落实的是前三个。根据自己的认知规律和识记需要,尽量按如下顺序复习:古诗文阅读、小说阅读、语言文字应用(语法部分)、散文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修辞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语文文字应用(逻辑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其间,穿插复习写作的基础等级部分。

  二、夯实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的考查能力分为六个等级,虽然识记层级只涉及到三个考点,但是其他考点的能力层级无不建立在A层级基础上。比如,古诗文阅读中的鉴赏评价(D级),如果不能掌握知识性的表达技巧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格的关系,不能把三种表达技巧具体化为某一种,就很难准确运用术语表述思考结果。

  三、挖掘教材的多维功能

  回归教材是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的环节。文言文课文是回归教材最需重视的部分。因为对考生来说,学过的课文比较熟悉,很容易在较短时间内对文言文词语、特殊语言现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古汉语语法有清楚的、集中的理解和运用。

  四、关注高频考点在高考中的体现和趋势

  高频考点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以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为例,高质量地完成古诗文阅读和鉴赏,必须立足于读懂诗歌,“读懂诗家语”,才能把题理解透,把题做完美。

  数学

  一、明确课标教材为本、坚持考纲说明指向

  第一轮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的重复,而是知识系统的建构,从整体章节的角度复习、巩固、研究解题的知识与方法。

  1.注重知识的产生、深化知识的理解。

  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例,复习中考生要提升考生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相互转化能力。发展推理论证、运算能力,培养总结、提炼能力,从问题实质上,这属于“坐标法”求曲线方程,一以贯之于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相关章节。

  2.挖掘课本例习题的示范功能。教材中的例习题是教材编写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某些例习题具有丰富的内涵,在由知识转化为能力上具有示范性和启发性,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例习题的变式有利于构建知识体系,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如优等生可偏重于概念的深化理解,注重解题思想方法的掌握和创新。中等生重在对概念的透彻理解,体现对一般规律和方法的运用。后进考生重在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领会,模仿学习相对多些。

  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增强数学素养

  首先,明确分类讨论一般抓住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

  其次,分类的对象是确定的,标准是统一的,不遗漏、不重复,科学地划分,分清主次,不越级讨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漏不重”。

  引起分类讨论的常见原因包括:由数学概念引起的,比如绝对值定义、分段函数;由数学运算引起的,比如不等式两边同乘一个非零常数、对数中底数和真数要求;由定理、公式、性质的限制引起的,比如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由几何图形中的点线面相对位置不确定引起的;由参数的变化引起的等等。

  三、注重解题训练,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1.通过一题多解、巩固知识的掌握。对于同一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可能得到不同的启示。通过研究,分析解题过程,考生学会多视角、多方法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进一步感受到“转化策略、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既培养了考生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复习实效.但变式训练要量力而行。

  2.通过典型问题分析,提炼通性通法。建构主义强调“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考试大纲》也指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涵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因此,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必然要与数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能否综合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能否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必须对通性通法进一步升华,提炼出解题思想和方法。

  英语

  一、全面掌握《考纲》词汇及相关用法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所有高考试题的基本单位,科学有效地记忆词汇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考试大纲》是词汇复习的最好依托,在第一轮复习中考生应备有考纲词汇及包含词汇讲解,内容准确详尽的单词手册,坚持每天复习30~50个单词,由少到多,反复轮回。在第一轮复习期间,至少要完成一遍对《考试大纲》3500词所有词汇及其用法的整体复习。

  对单词的复习要由浅入深,侧重对实词尤其是动词的把握,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掌握:

  1.读音,正确的发音是凭借单词发音规则快速记忆单词的基础。

  2.语义,见词识义是完成所有高考试题的先决条件。

  3.词形,准确的拼写是写作和语法填空试题完成的必要保证。

  4.与词汇相关的基础知识,包含同一词根的不同词形的变化、动词不规则变化、反义词、一词多义、熟词生义、序数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等。

  5.短语及常见表达方式,在短语的记忆过程中,应以动词短语为主。

  二、系统梳理各个高考语法项目

  尽管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对细致语法规则的考查,但对语法知识仍然不能轻视,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短文改错、语篇填空和书面表达等相当一部分试题的答题准确性,对于篇章阅读的语句含义分析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考生在进行语法复习的时候,既要全面覆盖又要有所侧重。重薄弱环节,轻熟知规则;重基础,轻偏难。

  复习遵循这样的顺序:先复习语法讲义,回顾相关知识,再以单句语法填空和改错专项训练为载体进行语法知识的实际运用练习,整理、反思错题,查疑补漏。

  深入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高考试题出题严谨、规范,考查内容基础、实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是信度最好的复习一手资料,既能直观地体现高考命题趋势和难易程度,又可以在第一轮复习中检验考生学习成果,测试其英语综合水平。

  三、精心有效铺垫高考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既是高考英语中衡量考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在第一轮复习中对书面表达进行铺垫是非常必要的。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书面表达考题具有内容贴近生活、实用性强、要点分明的特征,对考生来说并不难于完成,但要写出一篇好文章,还需要长期的积淀。考生要想有效地提高书面表达的应试能力,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提高写作技能,尽力做到熟练掌握各种高级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另一方面,积累写作素材,广泛涉猎贴近生活的各类主题,多读多看,注重记忆和整理。

  物理

  一、紧随老师,认真听课

  考生在课堂上应紧随老师的思路,听课一定要主动、认真,不能被动听课,要积极思考,不要游离于课堂之外另辟战场,孤军作战。课后紧随老师的进度,保证按时完成作业,不要另选参考资料,乃至陷入题海,不能自拔。

  二、夯实基础,理解概念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基础。第一阶段基础复习,应抓好“四基”落实,即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解题方法、基本解题经验,打好学科基础。这阶段,要以教材为线索,以“两纲”同时覆盖的知识为重点,进行系统复习。

  阅读教材很重要,第一次阅读教材侧重概念的广度,第二次阅读教材侧重概念的深度,两者之间是老师的知识归纳梳理、方法提炼沉淀,将知识理解和应用结合在一起,达到知识的内化。

  三、把握注重方法

  抓住了物理方法和思想观点就是抓住了物理学科的灵魂,高考中应掌握的两个重要观点及方法是永恒不变的。

  1.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与运动的关系和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乃至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其中,蕴涵人类对物体运动认识的基本观点,因此是物理学的重要知识,是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的重要依据。

  2.能量观点

  物质的运动与其能量是对应的,运动形式的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形式的变化。在分析物体运动及运动变化问题时,能量观点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历年物理高考中,考查力与运动关系及能量内容的试题都占有很大比例。近年来在理综合试卷中涉及上述两个观点的试题比例又有明显上升。这与理综合试卷中对物理试题数量限制有关。试题数量有限条件下,只能考查这些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规律。

  四、践行“6字”,过好难关

  审题不过关是制约很多同学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普遍的实际问题。要过好物理审题这一关,需要努力践行以下6个字:“眼看”、“手画”、“脑思”。

  “眼看”是前提,“眼看”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方法,这一步一定要全面、细心。

  “手画”是方法,“手画”就是对题目中出现的物理情景、物理模型画一些必要的草图和变化的过程。

  “脑思”是关键,做到以上两点后,下面就是充分挖掘大脑中所有储存的知识信息,准确思考、全面思考、快速思考,分析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化学

  一、科学合理选题

  市场上高三复习资料成千上万种,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合理利用其他资料,宁缺毋滥。第一轮复习过程中除了跟着老师要求你做的习题之外,课外资料不宜太难,尽量选择往年各地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

  二、总结规律,构建解题模板

  高考主要是对中学阶段的主干知识进行考查,在第一轮复习中,需结合高考题型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找出重点题型的内在规律,构建通用的解题模板,这样就能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模板分析解决对应的问题。

  三、纠正坏习惯

  1.做题的时候习惯翻阅参考资料和答案

  部分同学在做非选择题时总是要对着书上,笔记上的知识点才能把题做出来,不知不觉就养成了依赖书本和笔记的坏习惯。可能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不会,应养成“闭卷”答题的习惯。

  2.只顾埋头做题,没有自主思考

  比如综合实验题、工艺流程题和有机合成题,这三种题考查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增大了问题的复杂性,要求同学们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学会提炼信息,整合信息,综合分析知识点的能力,这个思考的过程是必须的,时间长了,自然就有了思路,以后遇到相同的问题才会顺畅。

  3.进行课后反馈

  第一轮复习要利用好两个本子,一是笔记本,记载上课的主要内容;二是错题本,记录课后反思自己的错误。有了反思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发现了自己的问题,然后及时去教材和笔记本查找答案,方能解决掉问题。错题反复做,做到透彻理解、融会贯通。

  四、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减少失误

  1.注意审题:“过量还是少量”“ 化合物还是单质或混合物”“正确的是”“错误的是”或“不正确的是”,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还是“由强到弱”,是“A”还是“a”。

  2.实验填空题或简答题,注意文字用语要准确。

  不用错别字:如脂与酯、铵与氨、坩与甘、蘸与粘、蓝与兰、褪与退、溶与熔、戊与戌、催与崔、苯与笨、饱和与饱合及有机官能团名称等。

  不用俗语:如“打开分液漏斗的开关(活塞)”“将气体通进(入)盛溴水的洗气瓶”“酸遇石蕊变红色(酸使石蕊呈红色)等。”

  回答简答题,一定要避免“简单化”,要涉及原理,应该有因有果,答到“根本”。

  生物

  一、紧跟老师

  1.课前预习。作为复习课,课堂上要讲授的内容高二时虽已经学习过,但却遗忘了许多,故课前要做的是拿出5~10分钟时间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一个整体回顾。

  2.学会记课堂笔记。要学会紧跟老师思路,将本课重难点标注,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联系,能有效地解决曾经不会的、混淆的、遗漏的地方。

  3.课后反思。

  4.整体观和大局观。在整个生物学范围内,打破教材的模块和章节限制,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其进行重新组合、改造、布局,形成以解决问题为主的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

  二、精读教材

  1.通读教材。包括三本必修教材和选修模块一、三,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科学前沿、实验等。

  2.理解内涵。将教材概念排序罗列,、理解每个概念内涵。

  三、主攻方向

  复习时,考生既要抓住基础知识,也要强调能力训练。最好是能在基础练习的中后段加入能力训练题的练习,不要将两者割裂开来。

  遗传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呈现一道选择题、一道非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可以说是年年必考,而且大多有一定难度,属于压轴大题。

  主要内容有:(1)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变式计算;(2)人类遗传病的传递规律等联系生活实际的有关知识;(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4)与遗传有关的实验设计与分析等。近年来该部分知识的考题难度不大,复习时特殊比例的计算、伴性遗传、变异育种和科学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生命活动的调节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主要内容有:(1)生长素的运输及相关实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2)植物激素作用的相关实验分析;(3)人体内环境的构成和稳态;(4)神经调节;(5)血糖调节、水盐平衡、体温恒定的调节;(5)免疫调节等。

  生态部分是高考必考考点,主要内容有:(1)种群的概念、特征及种群密度调查方法;(2)群落的概念和结构;(3)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稳定性等。预测2019年高考,可能会结合实例考查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主要的考查内容有:(1)教材实验的选材、试剂的作用、使用注意事项等;(2)结合其他考点的内容,综合考查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包括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分析和预测等。

  历史

  一、清晰的时空观

  1.关于时间。掌握基本的纪时方法,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民国纪年、公元纪年。明确世纪的概念、一个世纪内的时间划分、年代的概念等等。牢牢记住中国古代的朝代沿革。掌握基本的时间阶段划分,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划分为五个阶段、新中国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等。

  2.关于空间。要熟知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位置,如英、法、美、德、西班牙、葡萄牙、俄国、东欧各国等等。熟知中国各个省份的形状位置、各省份的省会和一些重大城市的位置,记住各个省份的简称。这些,同时也是地理学科需要的。具体办法包括可以填空白的世界和中国行政区划图,勤看勤翻地图册,甚至可以充分利用小孩子用的拼图。

  二、整合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1.化繁为简,在心中建立知识板块的整体印象,并反复强化。

  2.构建单元和每一课的知识体系,合理整合教材。

  三、牢记历史时间

  对历史学科而言,时间是很重要的。有清晰的时间记忆,就有了清晰的历史脉络,也对解题至关重要,因为所有的历史题都有时间,时间判断错误,答案差之千里。

  1.必须先牢记历史大的分期和分段。

  2.不要孤立地像编年史那样去罗列时间和事件。

  3.重要的时间必须记住。

  四、选择题答题技巧

  选择题往往决定成败。要想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要做到:

  1.有理解透彻的和记忆准确的基础知识。

  2.掌握基本的答题技巧,学会如何去排除干扰性选项。

  3.选择题解题最关键的是读懂材料的核心意思。

  五、主观题答题技巧

  1.审好题,弄明白问什么。

  2.学会“解剖”材料。

  3.练习要循序渐进。

  4.历史材料解读的规律一致,但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要琢磨学习不同题型的基本答题思路。

  5.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要求做到:点到为止,多挖坑,少深挖。语言简练,内容准确,格式规整。

  地理

  一、认真回顾课本知识

  必修1:细讲精练,目标是将系统地理当中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理解透彻。

  必修2、必修3:深挖掘广涉猎。

  区域地理:少讲多练,由考生自主整理知识脉络,配合识图、填图训练。

  二、把握好自己的节奏

  预习:每课时复习课前预留10~15分钟预习内容,考生阅读教材,完成辅导材料上基础知识填写。

  上课:无论是复习课、讲评课还是看视频、听同学分享,每堂课都要求考生积极思考并整理好课堂笔记。

  三、正确处理作业练习

  1.不要和自己过不去。第一遍做不出来或做错可以先暂缓思考,但是要保留这道题,每天抽几分钟思考。

  2.要加强互动性。不仅是和同学之间进行互动,还要和课本进行互动。

  四、利用考试提升技能

  在考试上,要认同自己。考试的意义是找出自己的不足,针对不足找出解决方法。你只需做三件事:

  一是根据得分部分,整理已学会的知识和题型。

  二是分析错题,立即回归课本,看完课本后再做一遍。

  三是拿着卷子问自己,考试时的错误思路和现在的正确思路有什么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五、深入联系生活实际

  在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中,应当将复习内容与生产生活生态密切联系,在真实的生产生活生态情境中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获得了知识,也锤炼了技能,发展了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正确人地的观念。另外,将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作为高考试题的切入点已成为一大趋势,但高考不会就热点考热点,而是以热点区域找寻平台,让考生联系地理主干知识,解决热点问题的地理背景与地理原因,其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运用地理课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提高地理学科能力

  1.提高地理解题能力。

  2.学原理、抓规律。

  3.提升理解能力。

  政治

  一、全面细致的基础知识点复习

  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相对不变的,把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试题中设置的新情境新问题。

  注重知识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高考政治试题多以现实生活中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注重对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考试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学习能力,即选择、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对解决问题思路的宏观整体把握。

  在第一轮复习中,考生对于规定的知识内容,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记忆,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通过实践提升应试能力。

  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如在理解教材中关于影响因素类型的问题时,换个角度就揭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就是思维能力,当试题中遇到怎样解决类型的问题时,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影响这一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然后一一对应,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注重培养良好的复习习惯

  1.培养制定计划的习惯

  应结合学校老师的复习安排和自己的实际制定计划,并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科学安排,务必保证每科每天均有一定量的复习时间。

  2.养成读书看新闻的习惯

  高考政治试题的背景材料是以最鲜活的时政热点来呈现的,读书看报可以开拓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

  3.养成书写工整规范的习惯

  文科综合考试时间紧,考场上没有时间考虑字迹的工整问题,这就需要考生平时养成书写工整的习惯。

  4.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第一轮复习考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如仔细阅读题目,平时做题中就要圈圈画画,标出关键词的同时也规划了自己的思维路径。

  5.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老师讲课之前,考生要把前期的基础题做一遍,做题中发现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