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3本2022年度热卖的中国文学小说类,可以看一看的

  2022已经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已经平静,但是2022年也有不错的中国文学,也有小说。这儿推荐3本,希望能得到你的认可。

  1.《如雪如山》

  如雪如山(张天翼首部女性现实题材小说集,女性视角下“人世间”的故事)京东月销量500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42.3购买生活中, “雪”与“山”,都是极其常见却又无法忽视 之物。那如雪般细碎的日常和如山般刻骨的过往,几乎贯穿着每个女性的生命记忆。《如雪如山》正是一个个以女性视角讲述的关于女性生存故事的隐喻。

  所有女人身上都暗藏一块相同的拼图,她们隐秘的悲喜与爱憎,如此迥异,又彼此相通。在这本书中,我们或许能找到“该如何生活,如何爱,如何面对在夜晚辗转难眠的自己,如何在未来到来时不至丧失勇气”的答案。

  张天翼,自由职业者,写小说的手艺人。喜欢郁金香、海岛、丈夫、游泳、芝士、恐怖片。膝下无猫。养了一棵桂花树。已出版散文集《粉墨》、小说集《性盲症患者的爱情》《扑火》等,曾获朱自清文学奖、“《钟山》之星”文学奖、燧石文学奖等奖项,有作品改编成电影上映。

  《如雪如山》是80后女作家张天翼的新作,里面汇聚了七个中短篇故事。

  七个故事都是关于女人的,不一样,但又一样。女人的名字都叫lili,她们可以是立立、粒粒、沥沥、莉莉、丽丽、栗栗、俪俪,她们不是同一个人,但似乎又是同一个人。这个lili涵盖了女性的多种不同身份:女大学生、月经来潮的女人、产后抑郁的女人、工作后有着某一健身爱好的女人、婚姻中的女人、丧子的女人以及有着不成器孩子的女人。从年龄跨度上,涵盖了从中学生、大学生到中老年女性这个大范围的女性。所以,lili是抽象,是对诸多lili生活经验的提炼。

  作者张天翼截取不同的女性生活中的某个片段,有意以同音的方式,构建出关于女性生活的完整图景。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作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她以细腻的笔触、敏感的心思,触摸到一般男性读者(也许还包括一些女性读者)不易触摸到的女性生活的某些隐秘的瞬间。在叙事结构上,又匠心独运,颇有点希区柯克式的悬念和反转的意味,读来如同侦探悬疑小说,前半段的光明是铺垫,收尾处则是某种黑暗的心理或心路历程。其巧妙的结构设计,给读者带来一种透过表象看本质的阅读快感。

  下面,我简要评述一下七篇故事,并尝试着对其进行总结,以期让更多读者了解到这位与中国现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同名的女性作家,有着怎样的文学才华和巧妙心思。

  《我只想坐下》:作为《如雪如山》的第一篇,可谓开篇不俗,也奠定了作者“光明—黑暗”的独特叙事结构和基调。小说以上个世纪90年代绿皮车上司空见惯的“站票如何找位置坐下”为场景,将一节车厢里的遭遇写得惊心动魄。一节小小的车厢就像是社会的缩影,既也有初入社会的懵懂无知,也有复杂的人情世故,还有阳光背后的算计、纯洁背后的腌臜,而主人公女大学生立立也在这次看似平常但实际上险象环生的“从站到坐”的过程中完成了成年礼,尽管这里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作者既批判了社会中的隐藏暗流,也对女性在生活中的不利地位和不幸遭遇表达着深切的同情。从文学笔法上,作者对车厢中的种种细节描写,让曾经坐过绿皮车的人,有一种熟悉且会心一笑之感。

  《地上的血》:把女性的月经来潮作为母子关系的隐秘线索。“血”既是生理学意义上的,也是亲情纽带意义上的。 “血”是母女之间的秘密,它将继父和生父一并排除在母子关系之外。但随着“血”之秘密的被公开、“血”之处理方式被共享,母子之间的关系也随之被解构,这似乎也是一个女人必不可少的痛感。

  《泳客》:泳池一如车厢,是性骚扰频发的场所。这篇小说与《我只想坐下》在性骚扰的发生上有一些相同的地方,但二者对于性骚扰的态度截然不同。同时,其反转之处也不同,《我只想坐下》的反转是男性貌似纯洁的爱情向性骚扰的反转,而这篇故事则是女性自身的反转,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女性背后,曾经有的光荣和梦想。游泳池是她们的避难所,用以躲避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艰辛;不过,她们在此依然再次遭遇了性方面的危险,还好,最终她们在此捍卫了女性的尊严。

  《纪念日》:在婚姻和爱情之间游走的女性。这个居于《如雪如山》中间位置的故事,与其他故事不大一样。如果说,其他故事更多的是描述女性所受到的伤害,这个故事则相反,这里面的栗栗实际上更像是一个加害者,虽然里面也有一点涉及受伤害,但这种受伤害从社会道德的角度看有点咎由自取。故事中的纪念日,可不是结婚纪念日,而是出轨纪念日。打破婚姻的平庸和平淡,追寻爱情的浪漫和刺激,最终因为光晕之下的爱情落地为现实变得诟病不堪而收手。作者在这个故事中探讨了女性如何在“现实的无聊但安稳”与“爱情的浪漫但危险”之间如何权衡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当代中国的《安娜.卡列尼娜》故事,所幸的是,这个故事,并不是以悲剧收场。

  《春之盐》:故事聚焦在一个新妈妈的身上,以一种情绪式的主观视角出发,书写一个有着产后抑郁症的新妈妈内心的崩溃。产后抑郁症,更多是现代都市女性有了自我独立意识之后,在遭遇“社会常理”时,导致的身心上的极度不适。传统的社会,把女性的任务定位为结婚生子,天经地义。而女性一旦怀孕生子后,家庭的一切重心都围绕在孩子身上,女性需要的关心、呵护以及作为独立自尊的隐私,都付之阙如。这种反差感,给现代很多女性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这种伤害往往不为人察觉和认可。故事标题《春之盐》的盐是泪水的意思,那是女性流下的痛苦。

  《雪山》:这个故事的标题与小说集的大标题最为接近,其写作意图可能最接近作者本人的状态。故事以雪山为大背景,若隐若现。遥远的记忆,就像遥远的雪山,纯洁但不可触碰,一旦接触,反而可能引发记忆中痛苦往事的雪崩。

  年少时男女纯洁的友谊,以及懵懂的爱情萌芽,已成为衡量当下爱情的标尺。丧子之痛,摧毁了母亲丽丽一次次重建生活的期望和努力,直到一个替代品的出现,这种重建得以完成。但这种重建一如那雪山,需要一个远距离的观赏。与丽丽共享着儿子死亡记忆的,是儿子中学时的女同学巫童。把巫童当成媳妇的母亲,把巫童男友当成了儿子,这是心碎的母亲最后的寄托。而巫童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个距离,不让雪山再次崩塌,这在小说收尾处有着千钧之力。这是一个关于痛苦和善意的故事,一个关于过去和现在的故事,也是关于真实和欺骗的故事。当无力面对真实时,我们用欺骗构建起生活的雪山:如果雪总会消融,我们毕竟还有山支撑着生活的基本框架,不至于让生活坍塌。

  《拜年》:故事中的莉莉很难说是主要角色,她的痛苦直到最后才揭晓,同样是关于孩子方面的问题。主线部分是我们当下非常耳熟能详的关于子女课外培训教育的问题,这一问题以拜年这一中国人主要的社交方式呈现出来。故事讲述了一个教育者可以教育好别人的孩子,却无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一现象。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对那种旨在赢在起跑线上的教育,但忽视了子女德性教育的现象有一丝担忧。随着结局的反转、真相的坦露,拜年这一貌似充满温情的传统节日之下,呈现出了其市侩、功利的一面。

  综观七个故事,作者张天翼并没有简单地从女性立场出发,一味地为女性的一切辩护。她只是以一种更为敏锐的触觉和感受,深入到女性生活和心理的内在肌理,为我们呈现出那些未曾彰显出的女性情感。她既为男性读者提供了一种得以理解女性的窗口,同时,也为女性的情感提供了一个宣泄的渠道。女性心理的那些隐匿的小心思,以文学的形式得到抒发和正名。那些细小得如同发丝的情绪,被张天翼以精巧的文字拈起,串联起一个个故事,透过这些故事,我们得以在一个波澜不惊的社会中看到一个波云诡谲的内心世界,我们对人,特别是对女性的了解,也得以更加的丰富、饱满。

  2.《我本芬芳》

  【京东配送正版】我本芬芳(世界看不见我,但我看见我!从80岁开始的女性主义) 我本芬芳京东好评率100%无理由退换¥23.69购买世界看不见我,但我看见我。中国式婚姻里,还有多少看不见的女人?继《秋园》《浮木》后,八旬奶奶讲述六十年婚姻故事,写尽那些无人知晓的伤痛与困惑,带给万千女性共鸣与勇气,献给所有不被看见的你我她。

  杨本芬,1940年出生于湖南湘阴,17岁考入湘阴工业学校,后进入江西共大分校,未及毕业即下放农村。此后数十年为生计奔忙,相夫教子,后从某运输公司退休。花甲之年开始写作,在《红豆》《滇池》等刊物上发表过短篇小说,2020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秋园》,2021年出版小说集《浮木》。

  这是一个女性长辈的一生,也是千千万万个女人的一生。

  惠才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遇到了儿时最好的朋友文枝,然后由文枝认识了吕。吕对她非常热情,邀请她去宿舍做客,约她散步,还送给她自己的照片——到这里,一切都是美好的。可是一夕之间,情况急转直下。惠才被学校下放,吕趁机提出“结婚就送你读书”,让这份原本单纯的感情带上了一丝利益交换的味道。

  女人啊,总是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期盼,男人算盘子可打得明明白白的:一个离开家乡、无依无靠的年轻女学生,如果不想被下放,除了答应他,还能有更好的出路吗?

  未经人事的惠才,虽然心里不太舒服,也只好懵懵懂懂地嫁给了这个才认识两个多月的男人。而“供你读书”这张空头支票,最终也没有兑现。

  婚礼上,别人羡慕吕“娶了个年轻又漂亮的老婆”,他得意洋洋地转述给惠才听,丝毫没有察觉惠才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当一个女性成为妻子,她就注定要被贬损,不再享有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权利,她不得不把自己收起来,把自己当作丈夫的补给。

  在俩人的婚后生活里,我无数次被吕的冷漠和不通人情震惊。有许多明明是一句话就能解决或者挽回的事情,却生生酿成几乎毁灭内心的灾祸。

  婚后,惠才一个人去探望吕的父母,他们送给她两只白鸡。回家之后,白鸡不幸被人偷走了。结果吕莫名其妙地两个多月不肯搭理惠才,在惠才每天都遭遇“鬼压床”,整个人精疲力竭元气大伤,哀求他留下的时候,他还是头也不回地走了。

  作为新婚妻子,怀着满腔热情对待自己的丈夫和家人,却遭遇了如此冷酷的对待,我真替惠才难受极了。

  一次春节,惠才弟弟来探亲。因为嫌弃他拿来的礼物太少,吕一声不吭,故意以炒菜为由把铁锅打破,那锅珍贵的一年都吃不上两次的红烧肉,顿时掉进火里变成了焦炭。这是何苦啊?

  几个农民朋友来看吕,他把惠才珍藏起来的一斤半肉票,全部买了肉招待客人,却没给年幼的女儿吃一口,甚至连滴汤都没剩。惠才到家后,发现客人酒足肉饱,而两个孩子还饥肠辘辘。除了待客之道,更重要的原因其实是面子。男人的面子,经常需要牺牲全家人替他撑起来,为了男人的面子,女人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对于惠才的疑问和不解,吕从来都像块石头那样一言不发。这种冷暴力对人心灵的伤害实在太大,我太理解这种感觉了——无法明确说出对方哪里不好,但他就是对你不好;别人不仅无法体谅你的处境,还会嫌你太不知足;整个人就像被一层厚厚的塑料膜包裹着,无论如何都挣不脱,用力打又挥不出拳头,憋屈极了。

  我们的传统文化,养出了多少这种冷漠的男人啊!自己是一片情感荒漠,无法共情也就算了,还把其他人正常的情感需求污蔑为“情绪问题”。女性费尽心力地琢磨男人心思,结果大部分男人都是空心人,既可笑又可怕。那个年代的男性几乎天然地认为,女性不必被看见,也不配被看见,这浑然天成的傲慢啊。

  最难受的一次,惠才遭到冷遇之后万念俱灰,结好了绳套准备自杀,直到看见女儿睡梦中的笑脸,于心不忍才放弃死路。其实,每一次在脑海中浮起自杀的念头,人就相当于精神上已经死了一次。

  那个年代,人人都活得很苦,但男人还可以在女人身上发泄情绪和欲望,女人却无处发泄,许多人被逼得忍无可忍,只能对自己或者孩子下手。而惠才有一颗无限温柔的心,她在黑暗中独自咽下苦涩的泪水,始终尽心尽力地善待丈夫和孩子。

  吕除了喜欢通过砍柴码柴来自娱自乐,极少做其他家务,也不带孩子。上野千鹤子说过,男性不主动从事家务和育儿,肯定有既得利益的因素,那是他们从社会上得到的“男性权益”,谁也不会主动放手。

  看到结尾处,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新婚燕尔之时,吕冷落了惠才好几个月,不肯陪伴噩梦连连的她过夜。原来他以为被偷走的那两只白鸡,是被惠才偷偷卖掉了!我的天,那一刻我恶心又愤怒,这可是朝夕相处同床共枕的夫妻呀!他就带着这样的猜忌和对她人品的怀疑过了一辈子?这是怎样阴暗的心思啊。

  吕八十八岁生日那天,惠才笑眯眯地抱住他的脖子问他:“假如还有下辈子,你愿不愿意跟我在一起?”

  吕摇头。

  惠才不敢置信,又问了他一次。

  吕一字一句地回答:“不愿意。”

  我愤怒到了极点。这个男人啊,连一句善意的谎言都不愿意说。这句“不愿意”多么伤人啊,简直像一把刀子插在心脏上!六十年的共同生活,仿佛被一句话彻底否定了。

  我总觉得,人内心深处爱的欲望是远远超过被爱的欲望的。而吕,不仅没有满足惠才被爱的愿望,也不愿意满足她爱的愿望啊——后者,是纯粹的“不为也”。他就是那么吝惜给出自己的情感,对惠才的情感也无动于衷,毫无回应。

  可能有人会说,吕也可怜,他只是不懂得表达情感。但他却让人无法同情,他享受了惠才的几十年的温柔体贴,他并非不知道如何温柔地对待一个人,可就是不为所动,又臭又硬。无论是谁,哪怕是天王老子,假如没有爱的能力,就不配拥有家庭,不该结婚生子。

  我不禁想到了《平如美棠》。平如和美棠的家庭条件虽比惠才和吕要强,可是他们也经历过非常困难的时候。那时,平如被下放,美棠不得不独自去码头扛水泥来维持生计,养活五个孩子。平如对此非常心疼和愧疚,念叨了好多年。正是这样知冷知热的体贴温情,才让艰难的日子里有一点甜,有一点暖,才能熬得下去。

  吕真的不懂得什么才是“对人好”吗?不,他知道。一开始他对惠才也很热情,他对同学和朋友也非常大方,他热爱工作,估计对自己的病人也很好。在外人眼里,他是个大好人。可是惠才呢?这一辈子吕对她所有的好,就是在她怀孕时给她买了四块豆腐。他们难得的温馨时光,是在吕的右眼几乎失明后,他出于恐惧对惠才生出了依恋和不舍。

  惠才跟我一样是湖南人。从小到大,我不知道见过多少聪明能干的女人,搭配一个憨厚木讷的男人过日子,不知其他地方的夫妻会不会也是这样。

  我本芬芳,请容许我自作主张地续上一句:无人来嗅。我无比心疼惠才丰富多情的内心,一生都没有得到恰如其分的赏识。

  不过看完全书,我依然为作者杨本芬奶奶感到开心。爱情和婚姻不是人生的全部,杨奶奶度过了有血有肉有质感的一生、细节丰满的一生、贴近真实内心的一生。

  80多岁的杨奶奶现在看上去仍是一个美丽的老人,肤色白净,大眼睛双眼皮,高高的鼻梁。生活对她是更加青睐的,她承受了这么多的委屈,却没有成为一个“怨妇”,依然热爱生活,开朗乐观,80多岁了依然渴望爱,还能亲亲热热地抱住丈夫的脖子撒娇。无论是否有回应,一个人自身拥有充沛的爱的能力,才是上天赐予的最珍贵的礼物啊。

  杨奶奶,请你继续写下去吧!把心中淤积多年的话语一吐为快,消解痛苦,只有你自己才能定义自己的人生。丈夫没有耐心听的那些话,就讲给我们读者听吧。我太喜欢听你讲故事了,无论是美好的故事,还是悲伤的故事,都是你独一无二的经历,都成为了你的一部分。你是长在坚实大地上而不是豢养在温室的花,请绽放得更加美丽些吧,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你内心的光彩。

  最后,想借杨奶奶的故事对女同胞们说:

  一定要把自己摆在第一位,认识到自己的珍贵和美好,要肯定自己,爱自己。

  一定要珍惜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为自己打造一个坚硬的精神内核。

  只要我们不放弃表达,始终把握住话语权和定义权,女性的境遇,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3.《长安的荔枝》

  【包邮】长安的荔枝 赠荔枝转运舆图(马伯庸备受好评的历史小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有”人知是荔枝来,影视京东月销量1万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29购买大唐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备受好评的历史小说。

  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千多年来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但鲜荔枝的保鲜时限仅有三天,这场跨越五千余里的传奇转运之旅究竟是如何达成的,谁让杨贵妃在长安吃到了来自岭南的鲜荔枝?作者马伯庸就此展开了一场脑洞非常大的想象。

  沿袭马伯庸写作一贯以来的时空紧张感,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也感受到了事在人为的热血奋斗。随书附赠“荔枝鲜转运舆图”。

  马伯庸,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

  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

  代表作:《大医》《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等。

  小说里,李善德被无情的命运摁倒在地上,使劲地蹂躏,但他没有屈服,努力地向命运抗争,在官场里碰得头破血流,终于在死亡的陷阱里挣扎出一条生路。

  现实中,我们有人是李善德,有人是官场老油条,有人是手握权力掌控万千人命运的金字塔顶尖人物,无论是谁,都在时代的拨弄下沉浮。

  读懂《长安的荔枝》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面对困境,面对灾难,只能无力地闭上眼晴,无奈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而有的人,却能奋起抵抗,打破命运的桎梏,把灾难变成幸运。

  唐玄宗为讨杨贵妃欢心,下了一道命令,六月一日把岭南的新鲜荔枝运到长安。

  新鲜荔枝保质期只有三天,岭南距离长安五千多里,在没有飞机,没有高铁,日行最多800里,又没有冷藏技术的唐代,这是一项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各个部门像踢皮球似的,把皇帝的诏令踢来踢去,最后上林署九品小官李善德被设计接下了这个倒霉的差事。

  所有人都像看死人一样,等着看他完不成任务被皇帝踢死,就连朋友韩承都让他早做打算,趁早与老婆和离,免得到时连累了家人,可想而知这件事在当时的人眼中,就是天方夜谭,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善德千辛万苦来到岭南,可是岭南经略使何履光把他当成一个骗子,差点宰了,但他依然没有灰心,力争得到帮助无果的情况下,他只能一个人努力想办法,最后用岭南经略使开出的五府符碟为交换条件与胡商苏谅合作,开始实验运送荔枝。

  他亲自到给朝廷供应荔枝的园子,向峒女阿僮请教荔枝的特点,保鲜方法,知道有催熟荔枝的方法之后,与她沟通提前催熟一部分荔枝进行实验。

  他把所有关于荔枝的书都收集过来,没日没夜地研究,竭力找到保鲜更长时间的方法,他利用自己的数字特长,精密地计算从长安到岭南的水运、陆路距离,马匹日行速度,船只的行驶速度,组合设计出四条最佳运送荔枝的路径,开始进行实验。

  从岭南到长安,五千多里,荔枝怎么保鲜,怎么运送,需要多少骑手、多少马匹来做实验,哪段路骑行,哪段路水运,在哪里歇脚,在哪里换马,一路上人力费用,船只费用,马匹草料,这是一个繁杂的巨大工程。

  所有的事情,都是李善德一个人计算,一个人安排,所有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就连实验中,信鸽返回来的信息,他都要亲自接收,亲自计算哪条路走了多长时间,走到哪里,荔枝开始变味,开始变色。

  第一轮实验之后,鲜荔枝最多保持四天,最远一队走了一千七百里,离五千里外的长安还远着呢,这样的结果,既令人沮丧,又打击人,就连胡商苏谅和荔枝女阿僮都认为没希望了。

  李善德依然斗志满满,他说: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许多人倒在了黎明的前夜,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李善德这种“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的这种恒心。

  李善德就是靠着这丝坚强的毅力,亲力亲为,全力以赴的干劲,经过一轮又一轮地实验,他终于成功了,荔枝最多可以保鲜十一天,而且十一天可以把岭南的荔枝运到长安。

  他虽然实验成功了,但是却遭到劫杀,遭到同僚们的排挤和推诿,没有人愿意帮他,最后在他碰得头破血流之后,经好友韩承指点,终于了解了官场所谓的潜规则,为官之道,就要和光同尘,好处均沾,花花轿子众人齐抬。于是他把自己培育成功的桃子,双手捧给了国相杨国忠,在他的势力协调下,李善德可以调动各部门人员来运送荔枝。

  从岭南送鲜荔枝到长安,水路,陆路,多个部门合作,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李善德作为负责人,不但要分派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还要一个地方一个地方,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检查,不能有一个地方出错。

  在没有飞机,没有高铁,没有网络,没有电话的唐代,这是一个累死人的事情。

  李善德,一个人,一张嘴皮子,一匹马,安排了所有工作,走遍了荔枝运输路上的每一个驿站,每一个转换点,检查了所有环节工作,保证一步不错。

  最终,累得脸颊干瘪枯槁,全身灰尘,只剩一口气趴在马背上,活像个毫无生气的土俑一样,在六月一日回到京城,同时,一匹运送荔枝的马也飞速进了长安。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是李善德用全力以赴换来的,没有他的夜以继日,没有他的精密计算,没有他的亲力亲为,没有他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斗志,岭南的鲜荔枝运送不到长安。

  坚守本心是把灾难变成幸运的关键

  李善德成功了,把鲜荔枝送到了贵妃的面前,贵妃很高兴,皇帝很高兴,当然,杨国忠也很高兴,那意味着李善德飞黄腾达的日子不远了。

  可是,运送荔枝的路上,他看到了民生艰苦,看到了在赋税重压下,民不聊生。

  他不愿意当做没看到,更不愿意为了贵妃喜欢,劳民伤财地运送荔枝,导致无数个家破人亡,他要上报实情,把驿站逃役事件,村民逃离事情一件一件都要报上去,要让上面知道人民生活是多么不容易。

  他知道,他一旦揭露了这些事情,等于打了上面人的脸,他的下场可想而知,可是他不能违背良心,宁愿被砍头,也不能不说话。

  他一番话,赤裸裸地打了国相杨国忠的脸,他被弹劾的折子像雪片一样飞往皇帝的桌子上,如果不是有人暗中保护一下,他离被砍头就不远了,最后落个流放岭南。

  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个傻子,扔掉到手的大好前程,为一些不认识的平民说话,简直不知所谓,可是李善德就是这样一个人。

  转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被攻破,皇帝仓皇出逃,杨国忠被愤怒的士兵杀死,贵妃被迫自缢于马嵬坡,那些官员们的遭遇可想而知,不是被乱军杀死,就是在战乱中逃亡。

  而此时的李善德一家人,在岭南安稳度日,他们在种荔枝,吃新鲜荔枝,喝美味的荔枝酒,一家人和乐幸福。

  用赵欣宁的话说:他真是走了狗屎运。

  他的狗屎运是他坚守本心换来的,或许正是他在灾难中,没有选择等死,而是奋力一搏,历经艰辛,差点丢了性命,却始终没有丢掉为人为官的本心,所以才得命运的眷顾,让他在乱世中得以保全。

  用佛家的一句话来说这是因果报应,但愿世间多一些这样的因果报应。

  书中其实有很多的东西可以让我们成长。你说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