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成人教育及学习模式的探讨


—— 经济转型的探索期,最先的红利将会是教育,最先面临的挑战也同样是教育。



经济转型期的成人学习探索

最近我们看到一个信号,奇葩说的罗振宇和李诞上来了以后,大家有一个辩论,辩论完了之后有两个结果,就是大家在互联网上批判罗振宇,同时又在内部买东西,我觉得这几年知识付费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大家对于学习这件事情已经开始走向了自我调侃,就是大家已经没有什么收获了,这件事情非常明显,我们也希望能够捕捉到它。


一面是娱乐化的知识和娱乐化价值观的崛起,这是大家明显的一个感知,叫做我还是学不会,那我们就把它当做一个娱乐活动一起来听一听,奇葩说我并不指望学到什么东西,只是觉得我在学习。


一面是知识的娱乐化探索和价值观的冲突,现在抖音5分钟、10分钟的视频不断涌现出来,他们用一个特别轻松的直播方式或者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把整个知识变成娱乐化的场景,但是中间的成人教育如何选择自己的一个方向。


所以我们也认为,在经济转型期的探索,最先的红利肯定是教育,但是最先面临的挑战肯定也是教育。前面我们说的所有东西,包括餐饮、技能类的所有东西本质上是一个内容的行业。这个市场的头部的顶到底在哪里?如果我们一直在做教育这件事情,再往上走,国外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独角兽告诉我们可以变成一个万亿的行业,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个赛道是不是可以走下去,这是一个问题。


德鲁克有经典的三问: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的业务将是什么;我们的业务究竟是什么。这三个问题能帮我们梳理一下目前整个成人教育的一些问题。其实市面上百分之百的经验类知识和技能类的知识都已经有了先例,90%以上的相关信息网上都有,那目前做的事情都很明晰了,如果这些东西都有,他只要做好搜索功能就好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方向跟整个底层架在了搜索上面,未来会做得更好。



我们来看看奇葩说,奇葩说是一个娱乐化的知识,而不是正派类的知识,还有就是抖音的娱乐化,这两个对于成人教育来说是很模糊的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内容场景,但是它在跟我们抢份额,所以我们把它定义成消费,从搜索走向消费,可能是一个泛内容的消费。



没有评量的结果导致线下大量训练以完成为目的,其实目前大量的线下都在做,我们很清晰地知道,在娱乐和培训当中最主要的还是社交的部分。还有就是以效果为导向的交付,这是今年混沌大学正在做的和探索做的事情,真正希望做的就是学习交付,因为教育和培训以及付费之间是有一个巨大的鸿沟的,我们希望能够真正从专业化的支持到专业化的训练来跨一步。不得不承认一点,目前来说混沌大学是国内知识付费或者在线教育这一个品类里面客单价并不是很低的一个平台,但是我们也相信,在未来不是很长的时间里面,在线的知识内容的价格会急剧下降,所以如果做一个壁垒,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教育的本质产品是学生自己

我们定义的教育如果是一个娱乐内容的生意,其实这个赛道里面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时间的生意,其实时间是有限的,这是我们目前最大的瓶颈,目前已经碰到了这个瓶颈,大家都在瓜分时间,而且在线的时间长度是不够的。


如果过完整个大学的教育,本质上还可以再进行一次教育,那就是我们混沌大学希望做的教育。我们的核心逻辑在于线上目前碰到最大的瓶颈是说所有的传统用户在过完大学之后,并不知道如何去学习,比如说前面的餐饮也是这样的,所有的同学也是大学毕业,但是他进入了社会之后挑选了在线课程,报名参加了各种培训班,本质上他不知道怎么学习,他的交付效率特别低。所以不得不做一件事情,今年要把用户拉到线下来,再拉回到线上去,线下转换到线上可以转换1比5至1比10,所以重新去获客和重新扩大整个在线红利是目前来说一定要走的一步。


双十一其实我们还在促销,促销的时候就碰到一个问题,我们本质上希望去做一个教育类的场景,但是在双十一的消费过程当中大家都认定你和其他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就是一个消费时间的场景。所以整个本质的机制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我们所有的用户没办法展现出来,也没办法去区分这件事情,目前我们行业里面也是这个情况,更多是为了卖出去而做的这件事情,本质上整个课程的研发能力还可远远不足。所以今年整个混沌大学新教育模式的探索可能大家都听过,首先回到最初的地方,原来都是在线上随机抓一波用户,随机把它传播出去,目前来说可能我们需要精耕细作去培养每个行业的教育。但是我们缺乏课程研发、课程交付等等,这也是我们在探索的。



我们目前定义的教育的本质产品是学生自己。所以如果我们认可成人教育正在崛起的话,那这个市场没有十倍速的增长,这个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也是整个市场成熟度的问题。前面在说整个高校教育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到从精英教育到普世教育。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们一定要把很多技能化的东西,把所谓的大家在混沌上得到和听到的东西抽象出来,变成真正的工具,能够真正的普世的让大家学习到。


所以这个逻辑就开始变成了整个产业链打通的逻辑,整个逻辑流程里面不是批量生产内容的,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不断在线下做迭代和交付,只是为了培养生产“人”的能力,所以在这个逻辑里面我们已经跑了6期,在线上我们目前是最大的在线商学院,在线下按道理来说我们也是整个单个课程规模最大的训练营,这两件事情我们已经同时做到了。


对于所有的用户来说,我们现在真正完成了一个闭环,原来是为了内容付费的,可能会在各种付费平台上面快速去付费。还有就是为交付付费,到现在能够感觉到是用户为自己付费,他们的付费成长是快速被感知到的。所以这个场景就像卖药一样,最终在身上起效果的这个点是我们目前核心的指标。也就是说,不管课程的内容还是整体交互,我们只关注最后的一个点,就是对于用户本身如何来做一个迭代。基于这些,其实我们做了一个线下全新的模式,就是根据规则打磨自身,大家可以想象在线上做一个木工,其实我们提供工具和手段。他在线上看完了一个如何做木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跟着老师去迭代,完成这个东西。这个和K12的教育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这个是以他们为主来做,我们只是在旁边看。



其实我们从很轻的点,一开始在线上卖内容19块9,可以说是边际成本特别低,但是做到现在特别重,因为从内容、服务、管理、方法、习惯到他自己的改变,这个过程从投入和交付上来说,目前我们自己用尽全力在做这件事,所以有些成效,但是我们希望这些成效未来能够反过来。一开始都是反过来做的,用学生带动所有的东西,但是我们希望真正培养出好的学生来做这件事情,从重做到轻这需要两年的时间沉淀下来,然后到线下来真正变成新的模式。而且这个模式需要强的经验积累,所以我们希望回归师徒制,将产品前移到用户自己,将点状的产品拉长成产业链,每个点都是用户自己为自己付费的核心节点,我们这样将一个付费触点变成了6到8个付费触点,让用户为他的性价比来进行付费。


在线教育逻辑建构背后隐含的概念内涵

关于在线教育这件事情,为什么最终做成了线上+线下模式?在线的部分其实教育已经完成了,但是效率还不足,一个一百人的社群我们要花多长的时间管理才能让他留存到5年?本质上是不可能的,三个月死一个群,三个月流失一波用户,其实我们的获客成本是极高的。一百人以上的班子在线上管理是一定会出问题的。


教和育,教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育是培育、指导和训练。这一块是做得很少的,所以我们拆解了一下,做过教育的一定都很清楚,就是我们的创造、评价、分析、应用、理解、记忆,前面三个是线上的,后面是线下的,所以到底线下做什么、线上做什么,哪些是比较好做的事情,也可以跟大家探讨一下。混沌大学在线部分解决的是教育技能传授部分,而线下是培养、指导、训练的部分,如果大家不能区分线上线下的内容和要交付的东西,本质上是没有办法达成一个真正的在线教育和线下的模式,因为你根本没有办法区分开来线上线下分别讲什么内容。


混沌大量的课程还是以导师讲课为主,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而不是互相的冲击。从个人孤独的马拉松变成线上线下不同场域切换的接力赛,你在线上学完了到线下来练,练的过程当中你有一个老师,这个老师是你跟学一年的老师,可能一年的周期里面7天我们来帮你做一个重新的梳理。目前我们班级的复购率达到60%以上,这些线下班级推荐我们线上的用户大概是1比3至1比5。也就是说一个线下的同学给我带来两重福利,第一重是线上的复购,并且也带来了3到5倍的线下用户。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把线上获客成本降的很低,而且线下的重复推荐也会带来整体的增长。这个东西也会有一个矛盾点,就是线下课程交付不够好,这也是我们在改进的一个点。整体模式的设计,我们基本上是对现场场域筛选出足够精准的同频人群来共同研究学习,我们采用的是三师制。


混沌大学的三大课程体系

最后介绍一下混沌大学的体系,可能大家不是很了解。混沌大学在线部分只讲创新商学院研习社就是中国最大的新商业案例库,没有上过混沌大学研习社讲台课程的公司基本上不属于这个时代比较新的新物种。大家在上面可以看到很多新的商业案例,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第二个就是中国首个独家的创新学科,就是创新学院,这也是我们整体线下的一个基础。最后这些东西的实现其实是靠一个live的。所有的东西我们定义为在线直播,也就是说这个平台把线上线下的同学,还有我们所有好的案例和同学自主的实践都会汇集在这个中心点,来做整体的合成。


多鲸

精选


在线教育:在线教育政策2 | 在线教育政策1 | 名单变迁 | 直播

国际教育:小语种 | 国际教育2 | 国际教育1 |

学前教育:托育 | 普惠园

职业教育:职业教育2 | 职业教育1

素质教育: STEM教育 | 素质教育1 | 素质教育2

复盘与盘点:19H1投融资报告 | 复盘2018 | 教培图谱 | 风口 | 中国教育 | 教育的“不可能三角” | 区块链 | 教育创投机会


多鲸

报告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多鲸发布的教育行业研究报告:

01/ 2018年教育行业投融资报告(可在后台回复“2018”)
02/ 2018年少儿素质教育投融资报告 (可在后台回复“素质教育报告”)

03/ 国际教育行业研究报告(可在后台回复“国际教育”)

04/ 2019年上半年教育行业投融资报告(可在后台回复“H1”)

05/ 中国小语种教育趋势报告(可在后台回复“小语种”)

06/ 职业教育——财会培训篇(可在后台回复“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