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青春声|全国政协委员呼吁:正视抑郁症等精神障碍,降低青少年病耻感

  

  编者按

  雪消风自软,梅花让柳新。三月的北京,春意盎然。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开好全国两会,对于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23年的春天,一批青春面孔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以踔厉奋发的精神状态与两会代表委员们共襄复兴伟业,一批矫健身影活跃在参政议政会场,以勇毅前行的青春担当和两会代表委员们共谱时代华章。为及时报道好两会声音,推动青年优先发展,中国青年杂志全媒体开设“两会面对面”“代表委员微访谈”“两会青春声”等栏目,及时反映两会重要议题,共同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

  两会青春声③抑郁、焦虑、自闭、厌学、网瘾、亲子矛盾……全国政协委员呼吁:正视抑郁症等精神障碍,降低青少年病耻感

  @文/本刊记者 郝志舟

  “这三年里,因为疫情的原因,孩子经常需要在家上网课,用手机、电脑的时间可比以前多多了。”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四年级小学生美熙,从2020年初开始,几乎每个学期都会有一段“停课不停学”的居家学习。“家里本来是严格控制她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的,但是因为上网课的原因,需要用手机、电脑学习和交作业,我们家长每天又得上班,根本没办法再像之前那样控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孩子现在越来越迷恋网络,有时候还会趁父母不在家偷偷联网打游戏……我们也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像美熙这样,因为疫情期间大量使用网络而染上“网瘾”、让家长无力无奈的青少年不在少数。实际上,沉迷网络,还不是疫情对青少年心理造成的最严重影响。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台统计,抑郁、焦虑、自闭、情感障碍相关求助个案占个案总量80%—90%。由心理问题导致的厌学、网瘾、亲子矛盾、学生欺凌、未成年人犯罪等,更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新冠疫情在全球暴发,对所有人的生活以及学习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青少年的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就业升学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多发态势,亟待社会各方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随着“新十条”的发布,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但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并不会随之立即得到缓解。如何有效防范这些心理问题、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2023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应对办法。

  “新冠次生灾害”不容忽视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

  “天天在家上网课,现在很烦父母说话,一天到晚没事找事说你这不好那不对,跟他们越来越话不投机。”这是一个初二学生在社交网络上发的帖子,“有跟我同感的吗?”他问。阴冷和抑郁,蔓延在字里行间。“我也是,一回家我就觉得压抑,不想吃饭,不想说话,有时候还整宿失眠……”掩不住的焦虑与憔悴,叫人心疼。“一不注意,他就拿手机打游戏,怕他看坏眼睛,那天我把他的手机一把夺了过来,结果你猜怎么着?他满脸暴怒,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咬牙切齿的样子像是要打我……”儿子情绪的巨大波动,震惊了一个爱子心切的妈妈。越来越失控的孩子和越来越焦虑的父母,构成了青少年心理失衡的两个向量。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表现在少年儿童在情绪、自我和行为方面的“三大障碍”:一是焦虑、抑郁增多,且呈低龄化趋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对全国24758名中小学生调查发现,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达31.3%、17.9%,其中四年级学生重度抑郁检出率为2.8%,较2020年上升0.9个百分点。二是自我效能感降低,控制感、希望感、生命意义感弱化。调查发现,2020年疫情暴发后,评价自己“在各方面都做不好”的少年儿童较5年前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对未来抱有强烈希望感的减少了11.8个百分点。三是日常生活结构频繁变动,睡眠、运动、学习习惯“大滑坡”,容易出现注意缺陷、攻击行为、网络成瘾等问题。“心理健康受到个体和环境多方面因素影响。少年儿童原本就是‘成长中的幼苗’,抗压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较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展的国际测评发现,我国当代中学生抗压力甚至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疫情期间,存在着外在压力生活事件增多,而来自家庭、学校和同伴支持相对减弱的现象。”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全社会的职责所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紧密联系民生热点难点履职尽责,就青少年心理健康这个青年父母的“急难愁盼”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她看来,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新冠次生灾害”之一:“由于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期,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受新冠疫情影响最为深远。疫情流行期间,我国制定了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疏导工作方案,学校也加强了心理健康工作,但进入后疫情时代,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面临新旧问题交织的挑战,疫情造成的一些心理问题短期内不会自然消失,复课又带来‘开学综合征’,可能加剧原有问题。”同时,还存在个别家长、教师对儿童心理问题认识不足的问题,容易导致儿童心理问题被误判、误诊,引发未来罹患精神疾病、自伤自杀的风险增加,给个人和社会都将带来沉重负担。“当前新冠疫情的急性期影响已过渡为长期影响,必须增强风险意识,通过医疗、教育、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持续关心关注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今年两会,李迎新委员提出了《加强监测预警 持续关心关注 促进后疫情时代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提案》,建议从四个方面着手,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首要需要解决的是构建完善的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李迎新委员建议,完善预防、治疗、康复,全面促进一体化儿童心理健康服务,针对焦虑、抑郁症等制定筛查方案,建立定期筛查机制,尽早发现高风险儿童,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和及时干预。同时,加大培养儿童心理咨询师、儿童精神科医师,提升心理健康服务供应能力,并在充分调动群团组织、社会资源基础上,切实提升“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服务能力,构建儿童心理健康公益服务体系。“第二是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督导,针对后疫情时代各年龄段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开展专项培训。”李迎新建议,春季开学后可开展心理课、团体心理活动、专题心理讲座和个体辅导等活动,从而提升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尽快适应学校环境。要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关注,比如经历了疫情期间亲朋好友死亡的学生、有既往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的学生,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加快建设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立完善学生动态心理健康档案。“第三是强化家庭的心理抚养能力。利用家校课堂等途径开展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尤其是在农村偏远地区,要大力提升家长对孩子异常情绪、行为的敏感性,提高对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和就医意识。引导家长关注疫情后自身心理健康,陪伴、帮助孩子治愈修复疫情带来的心理创伤,促进创伤后成长,提高心理韧性。”李迎新表示。“第四是营造重视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提升民众心理健康素养,重塑后疫情时代积极的社会心态,引导全社会正视抑郁症等精神障碍,关怀和理解精神障碍患者。”她建议,“要降低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感’,鼓励积极就诊求治。”

  及早介入,将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建水县紫陶技能传习中心理事长田静

  “中小学生属于‘心理脆弱’人群,抗压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加之面临学业竞争加剧、社会压力增加、人际交往复杂等客观难题,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建水县田静紫陶技能传习中心理事长田静,在前期调研中曾经走访过部分康复机构,一些有自闭倾向的孩子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应该说这是个普遍性的情况,如果孩子心理健康出了很严重的问题,再往下,就只能做医疗干预了。”

  田静在调研中发现,中小学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阵地,心理专业力量仍然较为薄弱,很多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仍未能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未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也未能及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或干预。“很多学校及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育滞后,未能将其很好地融入日常教育中,更不可能向学生提供主动的、及时的、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有的老师简单地把学生的心理问题视为思想与道德问题,认为有消极情绪就是意志不坚强、不够乐观向上;有的老师只盯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很少甚至没有关心过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健康。”

  同时,多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情况也不够理想。“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仍属于弱势地位、陪衬地位,心理课程建设不足,不利于孩子们有效认知、发现心理问题。”尤其是在很多欠发达地区,由于理念和认识跟不上,落实在组织管理、活动经费、人员定编、办公及设备条件等软硬件建设上的投入就显得力度不够,存在“无咨询服务机构,无专职咨询人员,无专项经费保障”的“三无”现象,以及“咨询人员定位不明,机构挂靠不明,职责权利不明”的“三不”情况。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也存在配备不足、专业性不强的问题。“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她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心理教育教师面临着咨询需求大、时间长,无法及时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而且不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属于兼职性质,还存在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同时,针对青少年的心理测评工具,大多属于国外心理量表的修订版本,与我国国情和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尽吻合,对青少年心理情况评判的科学性有待增强。”

  针对这些问题,田静委员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了《关于中小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落地落实的提案》,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首先,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国家课程,统一编写符合中小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并积极保障课程的实施。其次,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中小学各个学科,老师备课时要根据学科特点引导学生不畏困难、积极求知、追求上进,培养学生自信、阳光的心理品质,恰当融入生活教育、挫折教育等。”

  田静建议,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对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成长培养计划,定人定岗参加培训。培养专职教师能够自觉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教育学生、有效指导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活动、协助做好心理辅导等工作。”田静表示,“对班主任及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二次心理健康培训,可以打造一批以班主任为主、学科教师为辅,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从而确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充足。”

  “同时,要发挥学校团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继续在中小学开展班级团组织发现报告心理问题试点工作,探索设立团支部‘心理委员’,有效发挥朋辈接触频繁、发现及时的作用,推动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如何发挥团组织功效,田静建议,可以坚持谈心谈话制度,团组织负责人要经常同团员交流,了解团员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同时,要下沉专业力量,开展“12355”健康守护行动,组织心理专家进学校尤其是农村地区学校,通过持续的个人或团体辅导,摸排了解青少年心理状况。

  “最后,要加强与校外专业心理服务机构的合作。”田静建议,学校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的协同联动,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支持协作机制,在青少年心理应激情况或有心理问题的情况下,及时及早转介到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寻求专业化帮助。“建议教育部门支持和鼓励中小学向社会购买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定期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和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将抑郁症筛查纳入中小学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很多青年是第一次当父母,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束手无策是常态。田静委员对此感同身受。“我自己是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我们有个项目就叫‘小小传承人·孝亲计划’,其实就是一个亲人、亲乡土、亲自然的生命自然公益课,我们会让一些心理有问题或有问题倾向的孩子来参加。”田静认为,要把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年龄前移,提早介入,在更小的时候就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度,因为她发现,大部分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大多是不太容易(保持)专注的”。

  田静在非遗传承工作上已经有10年以上的经验。“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乡土也是最好的老师,我觉得非遗就是一剂心药,本身就可以去抚慰人心。”田静告诉《中国青年》记者,“我们的‘小小传承人’项目,已经积累了5年左右的数据,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面,我们正在探索如何用非遗美育的课程和方式来为孩子们做一些正向的、有益的干预。”

  >>>“两会青春声”系列报道

  乡村振兴是机遇,青年不能麻木

  学校一般、家庭困难,这些毕业生求职难怎么破?

  监制:皮钧终审:蔺玉红审校:刘晓 刘博文编辑:李翊(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