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杂志150年间撤稿86篇:超半数来自美国

  近日,美国行为生态学家Jonathan Pruitt于2014年10月1日发表在《自然》的文章因数据不可靠被撤稿,成为《自然》今年撤销的第一篇论文。不过,Pruitt不同意这篇关于蜘蛛行为研究的文章被撤回。

  Pruitt学术丑闻缠身,被撤稿件已达十多篇。如今,他已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辞职,在佛罗里达州的一所高中当教师。

  撤稿非小事,尤其是作为一家超过150年的“老店”,《自然》杂志撤稿更值得细究。据《自然》官网公开数据,该期刊至今撤稿共计86篇。

  《自然》于1869年11月4日首次出版,但可查的第一次撤稿发生于1992年3月。这篇文章关注淀粉样前体蛋白的细胞来源及其沉积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关系。文章发布于1991年12月,通讯作者是西奈山医学中心的Jon W. Gordon。

  《中国科学报》分析发现,数据或图片失实是《自然》最主要的撤稿原因。除了4篇论文未说明撤稿理由外,有60篇论文撤稿理由为各种程度上的数据失实,13篇文章因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当被撤稿,9篇因文章中的图片出现错误被撤稿。

  值得一提的是,67%的撤稿都由文章作者提出。在《自然》发布的86则撤稿说明中,有58则明确表示文章作者提出了撤稿要求,还有14则是由《自然》编辑部发起撤稿的,其余14篇文章未明确表示撤稿系哪一方主张。

  再看被撤稿件涉及的领域。86篇涉及生物科学、物理科学、健康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科学共同体与社会学这5个学科门类。生物科学领域是撤稿的“重灾区”,多达49篇。

  1992年至今,《自然》几乎每年都有撤稿。2003年是迄今撤稿数量最多的一年,达到了10篇,其次是2014年与2020年,均为8篇。2003年撤回的文章中有8篇涉及物理学领域的研究,2014年的撤稿则全部来自生物科学领域。超过50%的被撤文章来自美国研究机构。撤稿文章涉及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中国、荷兰等16个国家及地区。其中,51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所属机构涉及美国,3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所属机构涉及中国。

  2003年《自然》10篇被撤稿的文章中,有7篇涉及曾涌现出多位诺贝尔奖及图灵奖得主的美国贝尔实验室。

  近些年,撤稿不再是新鲜事。顶刊的撤稿会更多吗?《感染与免疫》杂志主编Ferric C. Fang等人分析了2001年至2010年的期刊论文,发现顶刊撤稿率高于低影响力期刊。他们认为,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在顶刊发表论文会带来就业、项目申请和荣誉的高回报。另一方面是顶刊常常要求论文给出清晰、明确的报告,而“难以重复的实验、离散的数据、无法解释的结果和不及预期的观察结果”才是科学研究的常态,这就助推了研究人员铤而走险,或操纵数据,或过度解释结果。

  《撤稿观察》主编Ivan Oransky告诉《中国科学报》,高影响因子期刊有更多读者,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仔细审查这些论文,从而发现更多问题,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期刊有更多问题。

  在对待撤稿上,顶刊和其他期刊并无本质区别。Ivan说,以《自然》为例,施普林格旗下的期刊超3000种,它们无论影响因子高低,都遵循了相同的撤稿流程,但顶刊的优势在于其学术资源更多。

  尽管撤稿是科学自行纠偏的体现,但会导致科学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削弱公众对科学的信心,甚至有些论文在撤稿后仍然会被引用。

  《撤稿观察》截至2020年12月的数据显示,在引用最多的前10名撤稿论文中,前3名撤稿论文分别来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855次引用)、《柳叶刀》(1583次引用)和《科学》(1464次引用)。《自然》杂志的两篇撤稿论文分别位居第五和第十,发表于2006年和2011年,均为生物医学领域,其撤稿后引用仍然多达105次和206次。

  (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