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传》在汉首发:近代汉口是茶码头,也曾是盐码头
过去我们多听说近代汉口被誉为“东方茶港”,是茶码头,很少听说汉口也曾是盐码头,是淮盐的销售中心。3月20日上午,作家李鲁平撰写的“丝路百城传”之《武汉传:江汉交汇的大都市》(简称《武汉传》)在武昌中南路省外文书店首发。
《武汉传》封面。长江日报记者 叶飞艳 摄
《武汉传》由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作家协会副主席李鲁平创作完成,为“丝路百城传”系列图书之一。首发式由中国外文局和武汉市委宣传部指导,外文出版社和武汉市文联主办,武汉市作协和湖北外文书店承办。
在中国人的武汉中发现世界人的武汉
汉口里老街游客络绎不绝。长江日报记者 喻志勇 摄
3月20日下午,《武汉传》研讨会在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专家学者对作品进行了研讨。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武汉大学教授樊星说《武汉传》读来格外亲切,抓住了武汉的里份、堤、湖、桥、码头等关键词,这些都是武汉独具特色的内容,为宣传武汉、研究武汉这座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谭邦和也认为,读一读《武汉传》,对整个武汉的历史、文化各个方面就有一个了解,对城市风格也有一个感受。
著名评论家、出版人潘凯雄表示,中国现代历史上被誉之为“大”都市者屈指可数,武汉自是其中之一,为之立传实至名归。李鲁平铺陈大江大河之壮阔,挥毫好山好水之气概,探究江城文史之浑厚深邃,呈现武汉儿女之奋发传奇。从宏观到微观,从过去到现在,一部《武汉传》尽入囊中。“全书只有五个章节,实际上把武汉几千年的历史掰开揉碎,再根据作者对这个城市的理解完成了重组,让我们了解武汉的过去、今天和未来。”潘凯雄说。
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武汉作家协会主席李修文认为,《武汉传》是一个作家的城市记忆,一座城市的个人记忆,一座城市的融合演进史,也是无数人的心灵记忆史。《武汉传》的价值独具之处在于,能让我们在一个人的武汉中铭感一代人的武汉,在中国人的武汉中发现世界人的武汉。
汉口既是东方茶港也是大盐仓
滔滔江水觅“知音”。长江日报资料图
李鲁平将《武汉传》分为五章来写,分别是武汉在哪里、一江两岸、江汉交流、江城新格局、极目楚天。用学者们的话说,就是将对武汉以时间为轴的历史叙事打碎,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再到城市精神,逐次展开。在第二章以高山流水和白云黄鹤为小标题,在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以大盐仓和东方茶港做小标题。
作为东方茶港的汉口,已为许多武汉市民熟知。作为大盐仓的老汉口,大家不熟悉,李鲁平做足了史料功夫,还到汉口淮盐巷实地采访。大盐仓一节,李鲁平用去了近20页的篇幅,文中写到了数十个历史人物及其生动故事。
他说,多数城市的崛起与政治、军事因素有关,但江湖之滨的城市就不一定是这样,河湖密布的南方城市,很多是因为码头以及保护码头的大堤而崛起的,汉口就是这种崛起的典型。长堤将汉江、长江之间三角集市围起来,其中一条街名为淮盐巷。淮盐巷是清代淮盐分销和盐务管理的基地。从明朝起,淮盐巷一带就是各地来汉盐商的聚集地。
随着海边盐场到汉口水路的畅通,明朝开始,汉口淮盐的销售就在不断增加。明朝的盐政改革,把食盐购销的权力交给商人,可以继承。1617年,实施商人垄断公盐运销的“纲法”制度后,汉口的盐商迎来了“十里通津驻盐艘”的黄金时代。明朝中叶后,徽州盐商在汉口取代了山陕盐商的主体地位。徽州盐商还去湖南开拓生意,在湘潭等地的善举被记载,侧面说明明末清初汉口盐商群体的壮大。
清代盐政改革前,尤其是雍正、乾隆年间,汉口淮盐销售总计两亿多斤。对汉口在淮盐销售中的垄断地位,当时的汉阳知府陶士偰在主修《汉阳府志》时写下隆重一笔:“盐务一事,亦足甲天下,十五省中,亦未可有匹者”。
清代汉口盐商还参与城市建设,捐资文化教育、慈善公益、抢险救灾、演艺雅集等,从生活风尚到城市发展,李鲁平通过史料研究和实地考证,把与淮盐巷相关的盐商和故事发掘出来,让读者理解老汉口为什么除了是茶码头,还是盐码头。
李鲁平表示,《武汉传》的写作,对他而言是一次努力讲好武汉故事、向英雄之城致敬的创作实践。
(长江日报记者万建辉 叶飞艳 通讯员林东林)
【编辑:王戎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