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派千卉谷:牡丹与洛阳的故事

  

  春天诸般花事中,牡丹是值得期盼的一种。

  在诸多城市里,唯洛阳牡丹最负盛名。

  欧阳修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洛阳与牡丹的渊源,可谓由来已久。

  01 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

  洛阳牡丹甲天下,必须要提到洛阳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

  牡丹是古中国的花,作为温带植物,它选择在我国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山间丘岭安家。

  洛阳牡丹

  因地处中原,气候温和,冬季没有东北寒冷,夏季也没有南方的湿热,有利于牡丹的冬眠、越夏。

  而且四季分明,气候与二十四节气基本同步,很符合牡丹的生长周期。

  “至谷雨而花事始盛”,因此牡丹也有“谷雨花”之称。”

  谷雨花

  古人云:“种植好牡丹,必取洛阳土。”

  伊洛河流域分布的古老火山岩内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经过河水的搬运,在伊洛河下游沉积,土壤肥沃,为牡丹的生长提供充足营养。

  正是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使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形美、香浓而名甲天下。

  洛阳土

  02千年古都的繁荣成就牡丹

  洛阳是我国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是东方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拥有五千年左右的文明史、四千年左右的城市史和一千五百年左右的建都史,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的国都建在洛阳。

  

  历史上的洛阳有它的满城繁华,也有战火纷飞。

  这些政治与历史因素为洛阳留下特别的风俗文化与精神追求。

  历史把很多的文化信息附加在了牡丹的身上。

  

  历史记载隋炀帝杨广曾于东都洛阳开辟西苑二百里地。

  因好奇花异石,收集各地丰富的牡丹品种种植在西苑中。

  唐代是牡丹的兴盛时期,这与一代女皇武则天爱牡丹、赏牡丹有很大关系。

  武则天贬牡丹到洛阳仅是传说,因为当时洛阳已有牡丹种植。

  武则天在洛阳建立五周神都,将长安的一些牡丹也带到了洛阳,洛阳牡丹逐渐兴旺起来。

  

  唐末,权臣朱全忠洛阳宅牡丹开谢,都要登记数目。

  新及第进士许昼酒醉后,私摘十来朵,还辱骂朱全忠。

  朱全忠“命械昼而献”,许昼吓得“亡命河北,莫知所止”。

  

  洛阳政府对于牡丹的发展也非常重视。

  1982年9月21日,将牡丹花作为洛阳市“市花”与大家相见,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前身是洛阳牡丹花会,最早始于隋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

  而从1983年至今,官方筹办的牡丹文化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39届。

  

  牡丹在洛阳已有1600年的栽培历史,洛阳牡丹的栽培,始于东晋,发展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传承于元明清,名扬四海于当今。

  “国运昌时花运昌”,放眼历史长河,牡丹不再只是养在阳台或园中的花,她是华夏人的不屈不挠、繁盛祥和的精神风貌,也是洛阳的文化符号,更象征了国运兴衰。

  

  《清平调词》

  唐 李白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从古代的禁中大内、皇家御园、士大夫园林、寺庙园林,

  到如今的观赏牡丹园、生产园圃、科研品种圃,

  以及道路、广场、游园、机关、厂矿、学校、居民庭院,

  我们随处可见牡丹的身姿。

  牡丹在洛阳这片千年古都的沃土之上,不断欣欣向荣。

  03洛阳牡丹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洛阳人爱牡丹,爱到什么程度呢?

  牡丹之外的花,都不叫花。他们把“花”这个字,独独给了牡丹。

  宋时的洛阳人说,去看花;看的,是牡丹。

  花开时,文人百姓,都竞相出走,头上戴着花,在花间畅游。

  池台寺庙,无论哪里,有花开的地方,便结上帷幕,坐在花间,吹鼓笙歌。

  每天如此,一直到花落才罢。

  

  牡丹的发展历史悠久,而与牡丹有关的全息文化也不断兴盛与发展。

  在郭继明先生历经十多年的著作《中国牡丹大观》中记载了牡丹品种2000余种,牡丹相关诗词、歌赋、小说等文献三千首。

  按历史发展顺序,收集了历代出土的碑刻、陶瓷、青铜、玉器等物品上的牡丹龙凤图饰六千余幅,牡丹书画上千幅。

  我们所熟知的晋代《洛神赋图》就是牡丹入画的先河之作。

  

  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

  牡丹还逐步渗透到药物学、艺术学、园艺学等等。

  唐宋开始,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等。

  

  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谱》、王象晋有《群芳谱》,薛凤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灏有《广群芳谱》、苏毓眉有《曹南牡丹谱》、余鹏的有《曹州牡丹谱》等。

  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斌,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屡见不鲜。

  

  现如今,洛阳牡丹文化产业逐渐全面化、系统化,

  表现牡丹题材的戏剧歌曲、影视音乐层出不穷;

  牡丹石、剪纸、玉雕、刺绣等牡丹工艺品争奇斗艳;

  牡丹化妆品、工艺品、饮品、用品等得到逐步开发,

  牡丹文化艺术得到空前繁荣。

  

  牡丹冠天下而称王,

  与洛阳为千年古都不可分割,

  城中人爱花,惜花,以花为贵。

  牡丹与洛阳的故事相互交融,

  城守花之乡,花开满城芳,

  两者不可分割,也相互成就。

  花派千卉谷也与大家共同期待,

  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能够圆满成功!

  让更多人感受到千百年前就存在的热闹花事中,

  让洛阳牡丹再次名动京城!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