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因势利导唯真唯效 推动“双高”走深走实
张培 沈铁松
自2019年12月正式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并获得“物联网应用技术”高水平建设专业群立项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自身办学实际,紧扣“双高计划”建设目标任务,因势利导地优化建设路径、完善管理机制、统筹建设任务,高效务实地推动“双高”走深走实。
一、坚持系统观念,因势统筹“双高”建设任务。“双高计划”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需要集全校之力改革攻坚。学校始终坚持系统观念,面向与重庆开放大学“两校一体”运行带来的办学治校育人多重战略目标和发展愿景,统筹抓好当前事业发展和长远战略谋划、统筹抓好学校层面任务和专业群建设、统筹抓好国家级“双高”和市级“双高”建设、统筹抓好“双高”建设和提质培优挖潜,确立“1+1+1+N”的“双高计划”建设工作体系,全面推进国家级、市级、校级高水平专业群协同共促,着力实现多目标动态平衡。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将“加强党的建设”子项目全面贯穿到“双高计划”建设内容,用“提升治理能力”子项目有效衔接“双高计划”建设任务,推动高效协同和系统集成。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社会适应性为核心,深化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引领的八项基础性改革,试点推进“一院一策”“一院一品”建设,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多元办学机制,提升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二、坚持自信自立,始终锚定“双高”建设目标。国家级“双高计划”启动伊始,学校就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所提的改革发展要求,紧扣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于前期对“质量、能力、特色”三大战略任务的立体推进,确立了“把学校建成办学理念先进、体制机制创新、培养质量卓越、服务成效显著的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目标,并以之统整学校各项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建设期内,学校始终坚持自信自立,着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建设目标系统性映射到办学治校育人全过程,从学校实情出发,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为引领,围绕建设内容确立了十大专项攻坚任务,十个项目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锚定建设目标持续发力,全校上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聚焦建设任务稳步推进,带动2个重庆市级“双高计划”建设项目同轨并进,推动4个校级“双高计划”专业群相伴而行,创设了“双高”新氛围、形成了“双高”新气象、展现了“双高”新面貌,为学校高品质办学、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三、坚持守正创新,着力优化“双高”建设路径。早在2015年,学校就敏锐地看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创新驱动与赋能变革作用,率先对“互联网+”融入办学治校育人全过程进行了多维度探索,着力打造“互联网+”办学特色,实现了学校又快又好发展。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学校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以建设“双高”为抓手,继续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道路,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充分发挥与重庆开放大学“两校一体”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优势,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相融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办学模式。大力推动重庆市终身学习学分银行中心建设,试点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开发学习成果认证标准体系,着力推动职业教育、开放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并举、融合共生。获批“产教融合”主题的重庆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与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以数智化赋能传统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推动专业集群高端化,增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四、坚持问题导向,动态调整“双高”管理机制。“双高计划”建设在实践中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可采取多样化的推进策略。学校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实施中的关键环节,盯住落实上的瓶颈制约,针对阶段性的工作需要,因时制宜地优化调整管理机制。将“双高计划”建设项目管理机制作为提升大学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综合考量和系统设计。强化以绩效产出为导向的项目组量化考核评价,激发更多更高标志性成果,在凸显“高”“特”“强”上下功夫。建成并使用“双高计划”项目任务信息化监测管理平台,建立项目联席会议制度、项目组周例会制度和联络员定期会议机制,围绕任务落实、工作督查制定实施细则等,规范过程管理。针对“双高计划”建设项目推行先行先试,集中优势资源推进高水平专业群专业育人要素不断完善,从专业改造、合作办学、内部控制、人事制度、绩效分配等方面赋予二级学院更多的职责和权力,进一步激发学院发展动力和办学活力,增强“学院办大学”能力,不断提升办学治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2023年1月,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双高计划”建设中期绩效评价中获“优秀”等次,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站上了事业发展新台阶。面向未来,学校将全面落实落细“双高计划”建设任务,全面提升学校现代化治理能力,全面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随时准备接受新一轮“双高计划”遴选,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作者单位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质量建设办公室。张培系综合科科长、博士、副教授,沈铁松系副主任、博士、教授;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项目编号:21JGS52]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