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子孙孙永宝用!” 故宫首部音乐儿童剧《甪端》来渝演绎文物典守精神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杜典韵)3月18日下午,故宫首部音乐儿童剧《甪端》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上演。在拟人化的故宫瑞兽“甪(lù)端”等一系列文物与小朋友高小端之间的奇遇中,感受文物典守者们为文物奉献一生的可贵精神与意义。
故宫首部音乐儿童剧《甪端》在渝演出。记者 杜典韵 摄此剧由故宫博物院与艺瑞奇国际文化联合出品,围绕如何创新文物传承方式,讲述了充满好奇心的甪端和他的文物家族成员以及故宫宫廷历史部老高、孙子高小端之间的一系列有趣又感人的故事。剧中的小男孩高小端一开始被网络上的信息所误导,把短视频中的碎片化信息误以为史实。后来随着他被故宫厚重的美所征服,与这些文物成为好朋友,逐渐感受到让人们认识到真正文物史实的重要性,于是为这些文物进行了数字影像采集。最后,高小端告诉爷爷,自己长大以后也想成为一名文物典守者,为保护、研究、传承这些中华瑰宝作出贡献。伴随着一曲童声合唱的《故宫谣》,全剧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甪端》演出现场。记者 杜典韵 摄千百年的文物与短短数十载的人生,古典的文化与当代的潮流,面对历史的坚守与对未来的憧憬……这些都因为高小端和甪端这两个“孩子”的相遇而交织在一起,不断引发观众的思索。“在看到舞台投影幕上的数字文物库的一瞬间,我突然理解了先辈们那样守护、研究这些文物的意义。是他们的守护,才让今天的我们得以见到我们祖先存在的痕迹。”观众王女士表示,“就像剧中歌词所唱的那样,‘我想在今天知道明天的方向’,看到这些让人骄傲的中华瑰宝,莫名为我增添了许多力量,毕竟,我来自拥有如此辉煌的过往文明的泱泱华夏。”
《甪端》演出现场。记者 杜典韵 摄“一步步行进无悔无惧,脆弱的身躯无畏风雨,一代代传承前赴后继,与时间较量永不言弃……”剧中,对故宫南迁这段历史的演绎也让不少观众泪洒当场。1933年,为防日寇劫掠,故宫博物院约1.3万箱文物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漫长迁徙。其中就有九千余箱文物曾在重庆停留保存。时值故宫文物南迁90周年之际,《甪端》全国巡演来到重庆,再次讲述起那段感人的岁月。当屏幕上展示出那张拍摄于重庆的《1947年故宫部分同仁携家眷于重庆南温泉》老照片,更是勾起了全场观众的泪点。
《甪端》演出现场。记者 杜典韵 摄“这是全剧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一段,战乱中这么多文物历经坎坷,最后却没有一件损坏,这其中典守者们付出的努力是难以想象的,我为这些典守者们这样执着、单纯的守护而震撼、感动,更让我觉得有机会应该带我的孩子去到故宫,亲眼看一看这些先辈们好不容易保存下来的文物。”观众潘女士表示。
《甪端》演出现场。记者 杜典韵 摄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音乐儿童剧《甪端》总策划闫宏斌介绍:“其实我们这部剧不仅仅是为孩子打造的,也同样希望成年人能从中有所收获。我们希望借用演绎剧目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文物、传承文物、保护文物。”
《甪端》演出现场。记者 杜典韵 摄据悉,3月18日晚,3月19日的下午、晚上,该剧还将在国泰艺术中心再上演3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