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款轨道新车首次亮相北京,氢能源铰接轻轨车可实现零碳排放
“中国城轨交通业主领导人峰会2023北京年会”于3月24日在北京首钢园召开。在与首钢滑雪大跳台相望的展区内,京投所属装备集团的两款轨道新列车首次亮相北京,其中,氢能源铰接轻轨车可实现零碳排放,快速市域动车组能在3分钟左右加速到200公里时速。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会长、京投公司董事长张燕友透露,下一步,北京市郊铁路东北环线也将进行公交化改造,列车运行间隔有望缩短到10分钟,也有望用上这款时速200公里的轨道新列车,更好发挥通勤作用。
氢能源铰接轻轨车首次亮相北京,可实现零碳排放
氢能源铰接轻轨车作为新一代轻轨列车,采用无网供电技术,以“氢燃料电池+动力电池”为动力源,支持多单元灵活编组,具备全自动驾驶功能。
简单来说,就是列车上自己携带了两组供能设施。
氢能源铰接轻轨车以“氢燃料电池+动力电池”为动力源,可实现零碳排放运行。京投公司供图
京投装备技术研究院副总经理张洪表示,与传统轻轨车相比,氢能源铰接轻轨车以“氢燃料电池+动力电池”为动力源,更加绿色低碳,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续航里程不低于100公里,还可实现零碳排放,运行一年可减少约40吨碳排放。此外,列车运行中还能实现能量回收,在列车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可以为动力锂电池充电,类似于目前部分新能源车的能量回收系统,同时,列车采用余热利用技术,在冬季可将氢燃料电池反应的副产物热能通过空调换热器用于客室采暖,整车节能效果明显。
在运营方面,列车的编组也更加灵活。张洪说,列车由最小动力单元构成,每个单元两个模块,都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动力单元载客运行。而通过设置在车头的全自动车钩,列车可实现2-4个单元灵活编组,以应对潮汐客流,实现节能降耗。车辆还采用新型铰接转向架,可实现半径40m小曲线通过能力,并采用弹性车轮,能大幅度降低轮轨噪声,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安静的乘坐体验。
“从建设和运营成本上考量,氢能源铰接轻轨车的应用前景也很广阔,由于这款列车不需要使用外部供电,因此在一些未经过电气化改造的既有轨道上也可以应用,只需要建设加氢站即可,甚至可以用移动式加氢设备为列车补充燃料。”张洪说,未来在一些景区、机场或是运力需求不是特别大的线路上,都可以应用氢能源铰接轻轨车。
快速市域动车组,3分钟左右可加速到200公里时速
另一款首次亮相的列车是装备集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列时速200公里市域D型动车组。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该款列车与传统的地铁有较大不同,车头更具有流线型,据了解,这款车型于去年底研发完成,目前正在部分线路上进行运行测试。
京投所属装备集团研发生产的200公里时速市域D型动车组。京投公司供图
列车采用领先的智能控制系统,既可实现快速平稳地频繁启停,又可在3分钟左右迅速达到200km/h的运行速度,实现最佳通勤效率。此外,更加智能的安全检测能力也是它的标配,能时刻让列车保持健康运行状态。它还采用了全自动驾驶技术,根据运行状态和路况信息优化控制策略,可提升牵引和制动的能效比,而且将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电网,同时采用电机弹性悬挂方式,减小动力传递的振动和耗散,人均百公里能耗可降低21%。
“从乘客的乘车体验角度来看,它的长处也很明显。”张洪告诉记者,科学优化的列车流线型外形设计,能确保列车在高速运行时产生的空气阻力和噪声极低,客室内又利用静音技术减少噪音传播,可使车内噪声小于66分贝。运用轻量化技术,客室设计简洁、宽敞,满载时可达近900人,通过客室拥挤度智能指引,方便乘客快速乘降;智能服务系统还可对客室温湿度、照明进行人性化的自动调节。
智慧闸机支持乘客无间隔通行,还能防夹、防尾随
进入展区前,观众会先经过一组视觉智慧闸机,这是京投科技公司基于TOF相机三维立体成像技术打造的新一代轨道交通闸机产品,在传统人脸识别、二维码过闸基础上,该闸机打造通行区域内的智慧场景,能准确判断通过物体或行人的类别、外形、位置、通行速度等,精确识别过闸人员的行为模式,支持乘客无间隔通行,有效防止尾随、并行等闯闸行为。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传统的检票闸机拥有比较多的传感器,它们要分别对乘客的位置、通过闸机的速度、是否已经通过闸机等情况进行检测,正因为涉及的传感器较多,也存在着更容易出现故障的可能。
智慧闸机支持乘客无间隔通行,具备防夹、防尾随的功能。京投公司供图
此外,遇到老人、儿童等行动缓慢或身高较矮的乘客时,传统闸机也容易出现识别错误,导致闸门夹人的误伤情况。这一款基于视觉识别的检票闸机则可以规避上述风险,并有效提升闸机的稳定性。
展区还有另一组智慧闸机,是北京地铁科技发展公司基于双目视觉通行检测技术打造的新一代轨道交通闸机产品,可大大提高乘客通行效率和安全性。这组闸机还融入了“乘客智能服务系统”功能,并已经在首都机场线各车站上线,京城地铁公司在进出站、购票、刷卡等路线上设置求助二维码,乘客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操作固定终端的方式,可实现音视频求助、站内导航、失物招领功能。
针对老人、外国乘客等人群,京城地铁公司通过在车站进出站闸机、自助售票机具等设备周围设置固定式可视化求助终端,让咨询台或服务人员“移动”起来。
东北环线将进行公交化改造,市郊铁路运行间隔将缩短到10分钟
张燕友介绍了近年来北京轨道交通行业在绿色城轨方面进行的探索成果。他表示,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去年的绿色城轨实施方案发布后,北京也在第一时间发布了相关行动方案,列出了低碳发展“三步走”目标,要在绿色建设、绿色组织、绿色运营等多方面推动新技术的落地应用。
据介绍,目前北京正在建设的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是亚洲最大的地下交通枢纽,通过一系列低碳设计和新技术的应用,预计建成投入使用后,每年将能减少六十多万吨的碳排放;新一代轨道交通示范工程,也解决了运行高峰和平峰时段客流与车辆不匹配的问题,能耗更小;未来,更多的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将进行改造,比如北京轨道交通三期规划中的M101线就将全面贯彻“绿色城轨”的理念,推广应用新技术与新产品。
张燕友说,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绿色城轨:城轨交通高质量发展新使命”,这也是疫情发生以来的第一次线下峰会,希望能通过峰会带动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加快绿色城轨的建设应用,让更多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以此为平台进行交流和经验分享。
对于这次年会上首次面向公众展示的两款轨道交通新车型,张燕友也透露了下一步可能的应用场景。他表示,氢能源铰接轻轨车对于降低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成本有益处,运营组织也更加灵活,可以服务于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居民快速出行需求。而时速200公里的快速市域动车组则是城轨领域的新一代自动驾驶智能列车,将在市郊铁路、市域铁路上有丰富的应用空间,比如北京的S2线、副中心线等,下一步北京东北环线也将进行公交化改造,让市郊铁路能发挥通勤作用,列车运行间隔有望缩短到10分钟,且有望用上这款新列车。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