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初高中每年1次心理健康测评……丰台中小学心理健康管理方案出炉

  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每年向小学高年级、初高中开展1次心理健康测评......北京市丰台区教委日前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增强调控情绪、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

  年级全覆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通知》中提到,学校要发挥心理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自助、互助、求助意识,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年级全覆盖、有计划、有方案、有记录,通过心理健康活动课、团体辅导、心理训练、专题活动、专题讲座、班团队会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心理课时与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班团队会等课时统筹使用,提倡覆盖各学段、各年级。如果分别在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的其中两个年级开设心理课,则这两个年级每学期开设 8-15 课时;如果选择在各学段一个年级开设,则每学期至少 15 课时。未系统开设心理课的其他年级,每学期至少开展 2 次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心理课、班团队会、专题活动。

  针对学生在学习、情绪、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生涯发展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失衡问题,学校主动采取举措,避免因压力无法缓解而造成心理危机。 学校还要及时了解学生是否存在早期心理创伤、家庭重大变故、亲子关系紧张等情况,积极寻求学生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的有效支持。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指导家长科学关注、呵护学生心理健康,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提高识别应对子女心理问题的意识与能力防止因家庭矛盾或教育方式不当造成孩子心理问题。

  每年向小学高年级、初高中开展1次心理健康测评

  建立并及时更新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库

  《通知》明确,要积极借助专业力量和手段,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健全筛查预警机制,及早实施精准干预。各中小学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测评工具的选择,并提前向上级心理业务部门报备,保证测评的科学性、有效性,避免学校因测评工具使用不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各校每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并及时更新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库,对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加强学生心理档案的动态管理,密切关注发展,确保信息安全。

  学校还要强化日常预警防控,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预警信息报告机制,充分发挥家长、班级心理委员、学科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心理教师、心育(德育)干部的力量,当发现学生有情绪、行为、生理等方面的异常信号时,要给予高度关注,及时预警,及时处理。

  要加强心理咨询辅导服务,不断完善市、区、校三级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发布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德育网师生在线心理咨询服务平台、12355 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等求助渠道。 依托丰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热线电话预约,对学校转介的学生开展必要的心理咨询。同时通过丰台区心理健康教育云平台,对全区中小学生、家长、教师提供必要的网络心理咨询与辅导。各校要依据各级文件精神,推进学校心理辅导室标准化建设;健全心理咨询辅导值班、预约等制度,固定辅导室开放时间,每周接待时间不少于 10 小时。

  大力构建家校协同干预机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危机分级预警和干预机制,加强理论学习,明确工作职责,提升处置效率。不断完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支持协作机制。对于超出学校心理辅导和干预能力的严重心理危机个案,学校要协助家长及时转介到专业机构进行诊断治疗,并协助进行心理康复。

  完中校至少配备 2 名专职心理教师

  初中校、小学每校至少配 1 名专职心理教师

  《通知》中还提到,要配齐建强学校心育队伍。 完中校至少配备 2 名专职心理教师,初中校、小学每校至少配备 1 名专职心理教师。学生规模 500 人以上的学校,一校多址的学校,应适当增加专职心理教师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资质。配备没有达标的学校,学校统筹使用编制,优先招聘心理教师,三年内逐步完成配备。班主任每学期参加不低于 8 课时、全体学科教师每学期参加不少于 4 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

  此外,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队伍建设。加强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心理教研室、丰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师资建设。配齐建强专兼职教研队伍,并完善教研培训长效机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成立学校心理发展指导中心、生涯指导中心,或心理教研组,并定期开展活动。 打造“三支心理服务队伍”,建立区域心理服务与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德育-沙燕心理网、初高三备考心理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等三支区域心育服务骨干队伍,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心理关爱和支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崔毅飞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