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一味地用消极后果暗示自己,培养个体积极的认知方式很有必要

  文|箫紫圜

  编辑|阿巴阿巴

  

  在生活中,不论是学生个人利用课余时间出去找兼职,还是学校安排的实习活动,都会和社会产生正面交流。

  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一旦沾染了社会的不良风气、或是一些“社会人”约定俗成见怪不怪的恶习,将之带进校园,会破坏校园内的精神文明建设。

  

  久而久之,高校内也出现了一些非常“社会性”的行为,例如有些学校学生会的“官僚主义”作风,就被广大学生吐槽,这就是将社会不良风气带进校园内的缩影。

  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家庭环境中,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教育作为孩子人生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和品质特征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起始的教育场所,家长的言行举止和家庭的相处氛围,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

  

  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对孩子爱与被爱能力的启蒙教育,不和谐的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会极大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甚至许多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都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家庭功能的缺失和破坏,容易导致家庭成员出现问题,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的状态往往反映出家庭功能是否缺位。

  在家庭对孩子品质形成的影响中,家庭经济情况是比较明显的一个影响因素。

  从学生整体情况来看,尽管家庭经济情况存在参差,但是大学生的总体品质还是基本上呈现积极状态。

  

  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大学生积极品质显然更高,家庭的经济能力足够支撑他们在培养兴趣或是培养技能方面的支出,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创造力。

  而经济状况一般或是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积极品质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他们在真诚和好奇心方面比较突出,但是在洞察力、热情、创造力等方面存在弱势。

  可能因为贫困大学生除了需要关注自我发展外,还需要承担家庭的经济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某些积极品质的发展。

  虽然现在国家、社会和学校都有相关的资助政策,如奖学金、助学金以及爱心人士资助等,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一部分经济问题。

  

  但是无法解决由原生家庭带来的负担感,心理上自卑、孤独和焦虑等问题难以轻易消除。

  校园环境的影响。校园内的物质环境建设既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又是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学校里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脱离特定的校园环境而展开。

  一直以来,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大部分都是在校园内完成的,无论是理论课程或是实践课程。

  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以及活动的大部分区域也是在校内。因此,校园的物质建设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习效果和学风建设。

  

  校园的文化环境综合了校园内所有的文化因素,对校园内人才培养、学术科研及大学生成长都具有重要作用。

  如今几乎各个高校都很注重学风和校风建设,但是由于在落实方面措施不够到位或是力度不够,就会淡化“环境育人”的效果。

  现在的大学生接受先进事物和新思潮比较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逐渐密切,容易沾染社会不良风气。

  

  校园周边环境是社会的缩影,同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校园周边的商铺与娱乐场所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环境育人功能的发挥,管理相对薄弱、设施相对落后等情况依然存在,“脏、乱、差”的现象也依然能看到。

  学生作为不可小觑的消费群体,吸引了大量的各式商铺环绕在校园周边,学生进出频繁、校内学术交流活动较多。

  因此校园周边存在大量商机,除了满足学生日常需求的店铺外,不乏一些容易使学生上瘾或是需要花费时间沉浸其中的商铺,例如网吧、酒吧等,都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着消极影响。

  

  积极的组织系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积极的环境不仅为个人塑造积极人格提供力量,也为个体体验积极情绪提供直接来源。

  一个良性运转的社会系统,能够发挥出社会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积极影响。

  人的思想和行为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全部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逻辑结果,塑造积极人格离不开环境的影响,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全方位密切协调与配合。

  

  “积极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更主要的应该是发现并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并在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品质进行培育和提升”。

  通过教育者实施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升教育者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态度,塑造受教育者的积极人格,构建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多方面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积极力量,只是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呈现出来的人格面貌就有所差别。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之一就是人格塑造价值,帮助个体塑造健全的人格,使个体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着重强调积极情绪在人的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就是因为研究者发现,消极情绪的消除与人的幸福感增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是特别出众。

  尽管消极情绪在有些时候确实可以给予个体适当的磨炼,但是频繁且持续的存在消极情绪,会使人内心感到悲观,进而形成“悲观型解释风格”。

  在遇到挫折和磨难时更多的是想要逃避,这便是一些心理学家支持消极情绪的原因——即消极情绪存在保护作用。

  根据“拓展-构建”理论,情绪的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事情的反应和情绪表达都是不同的,因此尊重自己的情绪差异性,不必因为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差异而过于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正确认识自我并接纳自我。

  

  有这样一句话,在当下的互联网十分流行:一切烦恼的根源就是能力与野心不匹配,细思之后发现这句话确实存在一定道理。

  当一个人的能力配不上野心时,便会让人陷入无尽的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中,而其中的关键点就在于对于自我的认识清晰与否和接纳与否。

  有些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以至于接受不了未达成预期的结果,而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和选择。

  

  比如“必须期末成绩拿到满分”“必须获得一份好工作”等美好的希冀,就是一些学生给自己定下的必须要达成的目标。

  不能接受失败的心理,会让他们在向着目标前进时不可避免的伴随着焦虑等情绪,长此以往,不仅心理会受到影响,连生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确认识自我,制定更多的计划和循序渐进的小目标,可以在自我教育中适当减少“必须”“一定”等强制性词语。

  可以多用“希望”“期待”等唤醒内心的责任感和自我实现需求,强化情绪的正向性,促进思想的思考和升华。

  

  第二,正确认识消极情绪。消极情绪的存在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生活中、学习中,总是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而产生一些消极情绪,离别会让人感到悲伤、成绩倒退会让人感到沮丧、被误解会让人感到愤怒等等。

  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并不是不可共存的关系,如果不能够正确认识消极情绪而任由消极情绪牵着鼻子走,那么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间的最优比例是3:1,这是由美国积极心理学家弗瑞德克森教授与洛萨达共同提出的一个命题,也被称作洛萨达比例。

  

  控制好这个比例不但会引导自身积极力量的增长,还能够利用消极情绪增强个体的共情能力。

  因此,不要畏惧消极情绪的出现,适当的消极情绪能够让人在前进的路上停下来进行反思,好与坏、正与反都是辩证看待的。

  用发展的眼光认识问题,多用正向结果鼓励自己而不是用消极后果暗示自己,培养自己积极的认知方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