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在家就能做的科学小实验,培养孩子创造力,赶快来试试
孩子们一旦到了多动的年纪,有些家长开始慌张了。是不是到了孩子的叛逆期?别担心,如果你的孩子对事物充满好奇,常问“为什么”;如果你的孩子开始有些极端或些许叛逆。这或许正是孩子的“创造力”特征的体现。
心理学家,给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提供了几个小建议:
自由设计科学实验不要给孩子一个固定的思维去做实验,可以让孩子在原有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展开对实验的其他想象,稍加改动。也许就能创造出新的理论。
自由艺术创作这个尤为要说一下绘画。比如给一个苹果涂颜色,很多家长都认为苹果是红的,绿的,或者黄的。但是孩子的内心是五彩斑斓的,为什么苹果不能是其他的颜色。这是天空送给我的苹果,所以是蓝色,这是彩虹送给我的苹果,所以是彩色。
幼儿绘画大师曾在作品中指出,孩子涂在纸上的颜色,都是他内心的故事。
宽松的学习氛围有没有发现孩子越管越不好管,我小的时候就是,本来想去写作业的,但是妈妈一说让我写作业,一下子我就不想写了。这个想法不止我有哦,你的孩子也会有。所以当孩子不知道自己做什么的时候只需要稍加提醒。不要让孩子按照家长自己的想法做事。
鼓励孩子提问别害怕回答不上来孩子的问题,也别不耐烦回答孩子问题。孩子问为什么正是他头脑灵活的表现。别把孩子的发散思维给抹杀了。
育儿专家在讲座中曾经说过,被鼓励做事长大的孩子,自信度远远要超过循规蹈矩的孩子。
推荐5个实验,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
一、漂浮的鸡蛋
实验用品:透明杯子,盐、水、熟鸡蛋
实验步骤:
准备两杯清水将鸡蛋分别放入两个杯子里观察两个鸡蛋状态在其中一个杯子里不断加盐观察鸡蛋状态
实验结果:第一次观察两个鸡蛋的状态是,鸡蛋全部下沉;第二次观察鸡蛋状态发现,加盐的杯子里的鸡蛋,随着盐量的增加而逐渐漂浮起来。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孩子能够了解,液体密度不同,浮力就不同。
实验心得:学龄前的孩子走进科学的第一步,就是好奇心,启蒙的核心并不是让孩子去记住那些深奥有难懂的名词概念,而是让孩子对不懂的事物产生兴趣,认真思考,从而挖掘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
物理学家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说,简单的物品就可以承担起具有说服力的实验。
二、复活的“火柴人”
实验用品:白板笔、自来水、白瓷盘
实验步骤:
在白瓷盘中用白板版画出一个火柴人将自来水慢慢倒入瓷盘中观察火柴人的状态
实验结果:火柴人会漂浮起来,就像复活了一样。
实验目的:了解白板笔中其实含有剥离剂,它可以阻止笔记与书写表面紧密结合,所以白板笔写在白板上的时候就可以很轻松的被擦掉。
实验心得:探究了白板笔与其他笔的不同。可以运用这一特点作出很多更有趣的事情。比如在瓷盘内用记号笔画一个飞碟,用白板笔画一个外星人,就可以利用水的走向来演绎一场外星人降落或升天的故事啦。
中国育儿科学院在讲话中指出,孩子的创造力往往来源于好奇与无尽的玩耍。
三、水杯与纸片的故事
实验用品:平口杯子,A4纸,自来水
实验步骤:
将杯子注满水,不留缝隙将A4纸平铺在杯口处将杯子迅速翻转过来观察A4纸状态
实验结果:A4纸不会从水杯上掉落下来。
实验目的:让孩子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心得:帮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寻找更多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举一反三。增强孩子创造能力和观察力。还有对未知事物的钻研精神。
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书本上的知识不是我们学习的根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能够运用书本举一反三,从而得到更多的能力。
四、会跳舞的大米
实验用品:小苏打,色素,白醋,米粒,自来水,透明杯子
实验步骤:
将杯子里倒入自来水,半杯即可加点色素与小苏打,搅拌均匀将杯子中放入少量米粒观察大米状态加入白醋观察大米状态
实验结果:第一次观察大米状态,成沉淀状;加入白醋后,杯子里除了好多气泡,米粒也起伏不定,就想欢乐的跳舞一样。
实验目的:了解二氧化碳气泡的生成,这属于化学反应。我们喝的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也是这个原理。
实验心得:能够体会到来自身边事物的科学实验,原来我们每天喝的吃的,都这样来的,激发孩子对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增强孩子的创造能力。孩子还可以将米粒更换成其他原料,比如葡萄干这样的可以沉在水里的颗粒状物品。从而发散孩子思维。
达尔文曾说,所谓科学就是对自然无尽的探究,要有搞懂一切的精神,才能发现更多生活的意义。
五、被吸住的小纸片
实验用品:纸,塑料尺子
实验步骤:
先将纸张撕成碎片,尽量细碎用尺子在自己的衣物或者头发上使劲儿磨搓迅速将尺子置于小纸片1厘米的地方观察纸片状态
实验结果:小纸片被吸附到尺子上。
实验目的:了解静电反应,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静电反应。如何避免静电反应。
实验心得:来自与生活的小实验,气候干燥时候脱衣服会看见小电光,开车门的时候会被电以下,两个人突然被彼此电到,这些都是由于产生了静电。让孩子从一个实验,延伸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培养孩子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
科学来源于自然,研究科学就是探究自然。科学造就生活,于是研究科学也是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孩子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就是不停的提问,然后不停的探究。这是家长最容易触发孩子好奇心的方法。
很多时候,重要的不是实验的结果,而是科学实验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里,孩子们学会了提问,学会了思考,学会举一反三,也学会了如何应用。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创造力和发散思维。
让孩子热爱科学,走进科学,激发孩子兴趣,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