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这部剧不算秘籍,但每个“幼升小”的家长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战队

  原标题:这部剧不算秘籍,但每个“幼升小”的家长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战队

  鸡娃先自鸡、丧偶式育儿、陪孩子写作业气到进医院……教育作为与医疗并列的两大民生热点,从来都不缺话题和讨论度。

  刚刚过去的这个三月,更是如此。

  先有90后卧底鸡娃群的热文,把带娃圈内卷带上热搜。后有义务教育“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的新规引起多方讨论。月末,把“幼升小”家庭实录搬上荧屏的《陪你一起长大》又掀起了新一轮话题。

  选择鸡娃还是放养?要“素鸡”还是“荤鸡”?面对牛娃,普娃家长如何保持良好心态?家庭内部又如何分配教育职责?

  剧中,这些原本潜在冰下的问题,被一个“学区统筹”的通知炸出了水面。来自三个阶层的八位家长、五个孩子和四个家庭就此登台。一场如何让孩子站在更高起点迈进更好小学的教育比拼,敲响了战鼓。

  剧外,《陪你一起长大》密集的信息迅速卷入各色观众。没娃一族窥见了“妈圈”奇观,身处“妈圈”的代入了自身困境,新手爸妈学到了“大考”知识点,过来人则被勾起了彼时披荆斩棘的回忆……

  客观说,社会情绪集中、高能话题密布的“幼升小”,确实是影视创作的题材富矿。但当“鸡娃”“内卷”的焦虑情绪已经在现实中蔓延,电视剧只当一面镜子是不够的。

  “幼升小”阶段最难的考卷不是出给孩子的,而是父母的。家庭有没有树立健康的教育理念?父母的自我认知与成长有没有不断进阶?家庭成员的教育分工与磨合是否到位?相比“如何鸡娃”,这些才是家长们该关心的真问题。

  能否把这些真正问题向观众提出并激发思考,是考量一部“幼升小”题材剧集的关键。《陪你一起长大》便是一部照亮现实、提出真问题的勉力之作。

  四种家庭和四类孩子,总有一样击中你

  《陪你一起长大》采用了情节与人物关系容量都很大的复线叙事结构,重点刻画了大都市中同在一个学区的四个家庭。

  这四个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父母背景、孩子性情各不相同,却因为“幼升小”的学区统筹成了“命运共同体”。它们都具有强烈的当下性和典型性,把这几个家庭的关键要素排列组合下来,很多“幼升小”家庭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设计师苏醒(刘涛饰)和在科技公司工作的奚彬(李光洁饰)组成的是个学霸精英家庭,但儿子奚望却偏偏是个学渣。

  他们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他们相信知识成就人生,看重学校教育,也认可自由成长的重要性。但学习这种在他们看来顺理成章的事情,到了儿子奚望身上就成了难题。

  因为“学区统筹”的突发事件,也因为看到了儿子和牛娃之间的差距,乱了阵脚的苏醒开始补偿式“鸡娃”。这一来,和坚持快乐教育的奚彬产生了矛盾,鸡飞狗跳的家庭冲突便不可避免。

  这个家庭也是众多都市白领和知识分子家庭的代表。

  这些家长大多靠刻苦学习改变人生轨迹,实现理想,扎根大都市。他们最想让下一代,也走上这条熟路。因此,虽然理性告诉他们不该迷信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鸡娃”学,但焦虑还是有可能让他们做出类似苏醒这样的选择。

  全职太太林芸芸(颖儿饰)和总裁丈夫顾家伟(李宗翰饰)组成的,是一个富裕家庭,也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女主内男主外的家庭。

  出身微末的顾家伟先入象牙塔后上社会大学,是一个典型的用学习改变命运,攀上金字塔尖的成功学范例。林芸芸类似,靠着成功的婚姻,专业相夫教子的她成为了所有家长艳羡的“妈圈”顶流。

  但顾家伟的出身与成长,注定了他是残酷丛林法则的追随者,因此奉“鸡娃”为圭臬。林芸芸则因为经济上的依附,导致了在丈夫面前话语权的缺失,潜心钻研成为了“鸡娃”急先锋。而乖巧的女儿则成了家庭中最大的承压点。

  这个家庭有更强的概念性,父母理念也相对更极端。但他们对女儿的高标准、严要求,为了家庭财富和育儿牺牲自我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何景华(胡可饰)和蒋博(贾景晖饰)的家庭是女强男弱组合遇上“小魔丸”的配置。

  他们都是大都市的工薪一族,有了女方父母支持的学区房,这个二孩家庭日子虽然不算富裕,但也算小康。他们相信学校教育,但大女儿紫宁高考的失利多少让他们有些泄气。他们也相信人情世故的魔力,但每每想走捷径却总是弄巧成拙。

  偏偏这二次育儿又开启了Hard模式。姥姥、姥爷带来了学区房,也附加了隔代溺爱和“赘婿”偏见。家庭教育妈妈说不上话,爸爸插不上嘴,育职分工的混乱让小儿子长成了个破坏性极强的“小魔丸”。

  这个家庭,代表了更广泛的普通家庭。他们自己生活尚算顺意,但对是否能为下一代提供足够庇护充满焦虑。因此,虽然对“鸡娃”半信半疑,但也顺着大流加入了娃圈“卷”学的队伍。

  选择为育儿完全自我牺牲的,还有“牛娃”妈妈沈晓燕(陶昕然饰),她和李强(张瑞涵饰)组成的,是一个外地媳妇本地郎的离异家庭。

  虽然孩子判给了爸爸,但游手好闲的丈夫对孩子教育放任自流,家庭责任还是落到了离婚不离家的沈晓燕身上。

  这个家庭本是“鸡娃”圈外人。但儿子李非凡人如其名,是个天才少年。看不得丈夫给孩子的学习“拉倒车”,也恐惧儿子走上丈夫的老路,沈晓燕便放弃个人生活,身兼数职赚取鸡娃资本,让教育资源配得上儿子的能力。

  这个家庭,是学前教育焦虑下沉的代表,也勾勒了底层母亲的典型困境。为了下一代不输在起跑线,在个人情感和职业规划上,很多母亲选择了夫妻关系让位于亲子关系,父母的自我发展让位于孩子的成长。而这种选择却恰恰对家庭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也给孩子带来了隐形压力。

  现实生活中,影响每个家庭选择学前教育模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父母教育、孩子个性、文化氛围、家庭背景……《陪你一起长大》提炼了最核心的几组变量,建构了四个鲜活、典型的家庭,相信每个“幼升小”家庭都能从中照见自己的影子。

  “妈圈”生活图鉴

  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照常理来说本不该有“圈”。但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些家长乐于另辟蹊径、抢跑超车,把争取教育资源做成了“学问”。于是,以鸡娃为要务的“妈圈”便成了未成年教育中的特殊现象。

  《陪你一起长大》便以职场妈妈苏醒的视角,串起了一段“妈圈”历险记。

  原本,专注职场发展的苏醒并没有“混圈”的习惯。本着让孩子自由成长的原则,上学时请保姆帮手,假期送给爷爷奶奶,只要孩子健康活泼,一门心思工作的她连家长会都没去过几次。

  但学区统筹的计划外事件加上开放日上自家孩子和牛娃们的鲜明对比,如梦初醒的她在“妈圈”关系大师何景华的带领下,走进了“鸡娃”世界。

  第一关是“群学”。

  在学区统筹通知发布后,擅长社交的妈妈何景华建了个抱团取暖的交流群,拉来各路高手,看大家发挥。这是苏醒第一次进入学前妈妈社群。社群中妈妈之间的观点冲突、晒娃群聊的非常规则,让苏醒长了见识,也让观众们会心一笑。

  性子直、脾气急的沈晓燕先打了头阵,想要靠“闹”讨个说法。没想到现场视频却被发到群中,引起了大家的站队。初入“妈圈”的苏醒看不得越轨办事的作风,又不熟悉“以和为贵”的社群要义,与沈晓燕在群中针锋相对。何景华则在火药味气氛中左右不是,尴尬地用表情包斡旋。而“妈圈”顶流林芸芸选择了潜水观战,既要搜集信息,又要保全体面。

  一场简单的群聊戏,便把妈圈社交的微妙性铺展了开来。

  第二关是家委会。

  跟家委会中妈妈们的博弈相比,线上社交的“群学”只能算是热身。学校活动中,哪些妈妈能承担配合工作;发生矛盾时,谁是老师和家长间的话事人;在谁凡尔赛晒娃时,要高情商回复;在谁提出倡议时,要及时响应……这些都是与家委会打照面时要摸清的规则。

  但在最近两集的故事中,家委会因为手足口病风波对非凡妈妈沈晓燕的排挤,显然已经超越了“协调家长关系”的界限,踏入了欺软怕硬的禁区。原本选择与家委会和平共处的苏醒,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与之抗衡。

  如果说家委会像是“妈圈”的权力机构,那么就越是需要像苏醒这样讲规矩、守原则的家长与之制衡。

  第三关是校外鸡娃攻略。

  “鸡娃”有门槛,入门需攻略。如果不是看《陪你一起长大》,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幼儿园儿童的竞争,已经从识字、背诗、弹钢琴,进阶到了法语、逻辑思维和机器人。

  苏醒发现,像她这样的半路鸡娃妈妈,就算查缺补漏后知道让孩子学什么,也很难跟上步伐——好的老师早已被人约走,培训班名额也需要内推。

  要不要在孩子身上叠加技能?顺大流学的东西孩子不喜欢怎么办?难道真的要为了所谓的校外教育资源勾心斗角?这些摆在苏醒面前的问题,也摆在很多新手父母面前。

  第四关是身份“鄙视链”。

  一次雨夜去顾家伟家中提案的经历,让苏醒同时体验了职场和“妈圈”对职场妈妈的双重排斥。职场对育龄女性的偏见我们不陌生,但是忙成陀螺的职场妈妈,竟然在“妈圈”鄙视链中也被碾压,就有些不顾女性情谊了。

  不过现实中,像苏醒这样的职场妈妈的确时刻遭遇身份尴尬。她们教出牛娃后当然让人另眼相待。但只要出点差错,都要接受类似“工作难道比孩子重要”“孩子教不好工作好有什么用”的质疑。男性不用平衡家庭事业,女性却凭什么就必须踩好钢丝?苏醒对这种偏见的反击,让不少观众有了代入感。

  《陪你一起长大》照见了诸多“妈圈”怪相,但这不是妖魔化,而是自带内生的反思性。

  比如,剧中端庄体面、鸡娃不费力的“妈圈”顶流林芸芸,一出场就是相夫教女的主妇形象。她为了当一个好妈妈、好妻子放弃了自我实现。但这种付出真的能兑换等价的亲情吗?真的能换来孩子的健康成长吗?真的能替代自我成就的价值感和满足感吗?

  这也是《陪你一起长大》对所有“妈圈”中人提出的问题。

  拨开“鸡娃”迷雾

  目前,《陪你一起长大》的剧情已经推进至1/4。

  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部热闹的家庭剧。夫妻关系的张力、代际关系的磨合、生活琐碎的毛边,它一样不缺。同时,它也是一部出色的都市剧。对都市家庭、工作场景的复原,生活节奏的拿捏,精神状态的把握,它也个个在行。

  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部真话题剧。

  《陪你一起长大》把镜头对准“幼升小”,不是为了激化、升级,是要把真问题摆给新手父母们看。

  所谓起跑线,是否真的决定了孩子的人生高度?衡量育儿成功与否,学区、成绩、才艺真的是唯一标准?想要孩子培养是非心、行动力和思考习惯,父母是不是要先以身作则……

  这也就回到了这部剧的题眼——陪你一起长大。

  人不是成为父母后就自然成熟,成长是个终生命题。家庭教育中,只有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稳定且科学,才能在树立教育观念时选对路子。只有父母的思辨力、进取心和知行合一力能为孩子树立榜样时,孩子才能站在父母的肩膀上。只有父母自己不断努力,向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不断靠拢时,才能和成长中的孩子同频共振。

  影视作品的确不负责解决问题,但总会提供几个解题思路。新手家长们看看《陪你一起长大》也许便能驱散前路迷雾,看到独木桥之外,还有不一样的曲径通幽。

  【文/铁皮小鼓】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