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人才济济 中医馆“遍地开花”
在二〇五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中药师正在为患者抓药。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院长宋虎杰(中)为患者进行检查治疗。
曹利平(右)正在询问患者病情。
2022年,陕西省中医药人才工作取得了不俗成绩:西安市中医医院医生杨震入选第四届国医大师,陕西省中医医院医生刘华为、米烈汉、曹利平入选第二届全国名中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生闫咏梅入选岐黄学者,实现了我省岐黄学者零的突破。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生杨锋、袁普卫入选青年岐黄学者。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为深入推进全省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省中医药人才工作系统化推进和全方位提升,经广泛征求意见,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结合我省实际,联合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卫生健康委出台了《陕西省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方案》。
方案是我省首个多部门联合出台的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方案提出,要紧密结合我省中医药实际,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布局,强化人才能力素质,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氛围。方案对提升人才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我省中医药人才工作将围绕这一方案多方位、多层次展开。
搭建平台
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
“参加了多次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相关培训,自己的管理水平及专业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寇久社告诉记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公布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后,陕西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获批建设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综合类),建设周期为3年。经过3年建设,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了教学培训实训大楼、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平台,并对名老中医研究资料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工作室成果及资源共享。该基地还搭建了研究型门诊、研究型病房和优势特色技术推广应用平台。
陕西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举办了中医疫病防治的骨干人才培训、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陕西省中医医院院长培训、陕西省中医医院科主任培训及国家、省级各类专科会议共46项。
陕西对省内外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培训,使参培学员掌握了一系列中医特色疗法治法,以及管理方法、科学的临床研究思维。参培学员学以致用,将相关技能技术带回本单位、用到临床上,更好地推广了中医药事业,发挥了人才的最大效能。
我省依托国家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建中心、强基地、扩充工作室”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能力。同时,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市中医医院等机构建设省级名医传承中心,并定期组织开展工作室经验交流、中医药学术论坛及各级各类中医药人才培训,积极探索中医药学术传承及推广应用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培养多层次中医药传承人才。
目前,我省共有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7个、带教老师1788人。我省定期举办全省中医住培教学技能大赛,分设比赛专项,以赛促学;采用交叉评估方式,每年对所有中医住培基地进行评估检查,以评促建;每年组织开展中医住培“先进基地”“优秀管理工作者”等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表彰活动,以奖促干,为培养合格的中医住院医师奠定良好基础。
建设传承工作室是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培养中医药传承人才的重要平台,是培养中医药特色人才、打造中医药人才成长阵地的主要抓手。截至目前,我省共建设了4个国医大师、167个全国及省级名中医、142个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并在全省遴选确定了25个学术特色鲜明、临床疗效显著、社会影响深远的“长安医学”中医学术流派。同时,我省以中医药人才培养为重点,通过建设传承工作室,共打造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团队187个,出版名中医学术经验集100余部,培养中医药传承创新骨干近2000名,其中省级以上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574名,极大促进了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目前,陕西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已成为弘扬医德、传承技艺、服务百姓的重要载体,培养形成的覆盖老中青三代人的传承队伍,展示出中医药事业赓续前行的磅礴力量。
建强队伍
培养中医药特色人才
2022年底,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主办,全国名中医曹利平工作室、文献信息研究所承办的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名中医曹利平教授学术经验培训班”在西安举办。作为全国名中医、第五批及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曹利平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先后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院校教育以及名老中医经验师承教育,目前已出台了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相关文件。曹利平认为,要充分发挥名老中医药专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学生通过跟师学习、临床实践,可以继承掌握老师的技术专长。此外,学生应在临床跟师学习过程中做好临床科研,总结提炼老师的学术思想和用药规律,熟读中医经典著作,夯实中医药理论基础,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成为中医药骨干人才。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宋虎杰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他通过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参加集中学习和培训、拜名家为师,领悟和传承了中医大家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我的感受是,这样的研修方式最符合中医的发展规律,能够培养出实用的高端人才。”宋虎杰说。
宋虎杰告诉记者,“十四五”期间,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计划以学科建设为导向,大力引进培养高端人才,加强学科带头人及名医、传承人才建设,为医院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上进行创新,通过特聘教授、定期讲学、项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人才;依托“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基地”等项目和平台引进高级人才。
为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十四五”期间,全省将继续实施岐黄工程(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
高层次人才是引领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排头兵,我省现有4位国医大师、4位全国名中医、1位岐黄学者、162名省级名中医、272名国家及省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等高层次人才。他们既是“承者”又是“传者”,通过“传帮带”,识才、育才、用才,甘为人梯、提掖后学、倾囊相授,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年轻中医,推动中医药薪火相传。同时,我省培育出“陕西名医大讲堂”、名中医师带徒等品牌,形成名医带名科,名科促名院的格局,为中医药事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作出重要贡献。
青年人才是全省中医药发展的主力军,我省现有3名青年岐黄学者,近400名中医临床及护理骨干、中医药创新骨干,609名国家级、省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他们绝大多数已成长为学科、专业带头人,为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未来,陕西将加大对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省级名中医的支持,做好传承创新工作,加快遴选中医药青年骨干人才,建立青年人才储备库。在省级人才项目、重大科技立项等方面向青年人才倾斜,促使更多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早担大任。
夯实基础
优化中医药人才布局
3月20日,走进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内设的中医馆,一股浓郁的中草药香味扑鼻而来。馆内的中医董建党正在为前来看病的患者进行“望闻问切”,先把脉,再开处方,来就诊的群众在诊室外排起了长队。
“我一个人住,有个头疼脑热都愿意来这看病。中药副作用小、价格不贵,董医生很靠谱,我们一家老小生病都找他。”前来问诊的王昊告诉记者。
“平均每天来就诊的有70余人。”董建党告诉记者,近年来,政府大力支持中医馆建设,中医馆新添置中医治疗仪器40余台,有中药房、煎药室、免煎剂室、中药库房各1间,同时配备中药饮片427种,还提供煎药服务,能更好地为老百姓在家门口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我们站内健康信息平台能直接与省中医药数据中心联网,还能通过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开展远程会诊、辅助开方、业务培训。”二〇五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郭王红告诉记者。此前,社区卫生服务站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约,共建国家医学中心中西医协同创新合作中心。此次成功签约,开启了双方在人才培养、双向转诊、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也全面提升了该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我省布局启动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并将其作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制定了《陕西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标准和考核细则》,明确中医馆建设目标任务、标准要求。 截至目前,陕西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中医馆1786个,实现全省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环境差、科室分散、设备陈旧等现状得到了大幅改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文化氛围日渐浓郁、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更好地满足了老百姓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同时,我省在中医馆全覆盖的基础上扶强扶优,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实施示范中医馆建设。2019年以来,全省共建设示范中医馆268个,示范中医馆占比达15%,提前实现了“十四五”目标任务。
近年来,陕西先后通过中医馆中医药骨干人才培训、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培训、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等项目,累计培训基层中医药人才1.66万人次,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运用中医药诊疗知识、技术方法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技能水平,同时开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有效缓解了基层医务人员紧缺,更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中医药的优势在基层,但目前,基层医疗人员招不来、下不去、留不住的现象仍然存在。下一步,全省将继续强化基层人才培养,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同时改善基层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基层中医药人才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机制,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总量调整机制,保障县乡医务人员合理待遇。预计到2025年,全省为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配备中医医师,并为8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