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之乡双峰的阅读课实践② | 立足于课堂,却又不止于课堂,探访阅读课堂里的“大

  编者按:“耕读天下,富厚日新”,其中的“读”与“厚”,是读书,是教育,是重视人才,是精神层面的厚道、厚实、厚德。“耕读之乡”双峰,倡导读书,推动学生“在读、想读、会读、读好”,把阅读教育坚持了14年。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夏智伦日前在娄底市双峰县调研教育工作时提到,要不断总结、提炼双峰的成功做法,努力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峰经验”。

  阅读教育的全覆盖、全参与、全融合,阅读教育的阅读到思辨,阅读教育与乡土文明、乡村振兴这些阅读教育的实践,“耕读之乡”双峰县是如何实现的?

  QQ截图20230328094029.jpg

  双峰县杏子铺镇中心小学的阅读课,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图/肖艳强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黄珺 颜宇东 余娅 娄底报道

  让学生阅读常态化是双峰教育阅读建设的常态。“常态”一词,频繁出现在双峰教育阅读负责人、阅读种子教师、阅读统筹教师口中。在他们看来,阅读的真正实践路径就“藏”在学校的“常态”中——“常态”的阅读课、“常态”的读书活动、“常态”的表达分享。一如教育本身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的确,来双峰学习、交流的教育工作者们,首先就会进课堂。每日午读课、每周阅读课、每月读书报告、每学期或每学年一次读书节……来者所见,始终立足于课堂,却又不止于课堂。

  眼中有光、心中有思考、胸中有表达,这是阅读课堂里的“大教育”。

  “忘不了第一次讲《龟兔赛跑》时的掌声”

  沙塘乡是双峰县相对偏远的乡镇之一,已经从沙塘中心小学毕业的罗彪,曾经不乐于交流与表达,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改变。班主任周冰发现他很喜欢模仿,有了个主意:何不鼓励并引导他模仿老师讲故事呢?

  周冰也是沙塘中心小学的阅读统筹教师。她在阅读种子教师、沙塘中心小学副校长王蓬勃的带领下,扎根学校阅读建设,并指导学校十个班级的十名阅读教师的课堂工作。

  “那时候,每天午读课,我都会鼓励罗彪上台分享自己读的故事。后来,我推荐他参加学校的读书节活动,他在台上讲了《龟兔赛跑》的故事,获得了‘故事大王’的称号。之后,他对阅读越来越感兴趣,参加话剧表演《笨狼的故事》、参加学区读书节表演《爱吹牛的小伙伴》,更是不在话下。”谈起这名学生,周冰满脸欣慰。不久前,她去沙塘中学交流时,在学校文化墙上看到已读初中的罗彪参加各种活动的剪影。剪影中那眼中有光、神采奕奕的模样,让她更坚信了阅读于成长的力量。

  “我始终也忘不了第一次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时,同学们的掌声。”这也是罗彪经常会说起的话。

  在沙塘中心小学的会议室里,有一排长长的柜子,里面满满的,是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资料。王蓬勃对里面的资料如数家珍,哪个孩子读了什么书、怎么读的、是否有读完、读后有什么成效,都能在这里找到。“乡村孩子成长的缺失,乡村孩子的自信阳光,我们通过阅读寻找答案。”王蓬勃说。

  “金属三兄弟”上讲台推荐《小牛顿科学馆》

  在杏子铺镇中心小学的图书室里,各种品类的书分类齐全。文学类、社科类、科普类……小小的图书室,装着大大的读书梦。

  阅读统筹教师康娟辉正在上一堂阅读课。一名爱读历史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发一场涉及历史知识、社会发展、新时代面貌的思辨性讨论。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康娟辉说,“我们的阅读课堂,有荐书、有提问、有讨论。提问是必备环节,也是心中有思考的开端。”

  在沙塘中心小学,三个孩子自称“金属三兄弟”,走上讲台,共同推荐《小牛顿科学馆》,底下的提问也热闹非凡——“你们三兄弟除彼此,还有什么兄弟吗?”“在生活中,你会把铝看作银吗?怎么区别?”“锰钢还有什么作用?”

  三人荐书,可以共同荐一本,也可以每个人荐一本。一堂有关《大侦探福尔摩斯》《小牛顿科学馆》《查理九世》三本书的阅读课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三名同学齐上讲台荐书,以“侦探”为共同的主线,开启了一场人间与太空的“侦探”之旅。

  在杏子中学,初二学生彭学森在一次午读课上分享了《雷锋日记》。“我们该向雷锋学习什么?”“如何由知到行?”借此思考,雷锋也成为了学生们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提升自我的切口。

  “借由阅读一本书,学生懂得了换位思考,他们试着理解父母,学着和身边的人友好相处。在阅读课堂上,我们正在实现养成教育。”杏子中学校长曹国华说。

  “和爸爸猜成语,和奶奶分享《安徒生童话》”

  “我的植物朋友是了不起的桂花。它虽然没有玫瑰花那样艳丽,没有兰花那样娇美,也没有仙人掌那样顽强,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在大西学校,打开孩子们的作文本,文字整齐,表达流畅,语言优美。

  作为乡村教学点,大西学校现有38名学生。看上去老旧、灰沉的教学楼里,却有着一个鲜艳、亮丽的图书室。

  今年是大西学校图书室“开馆”第二年。校长彭利平介绍:“学校的阅读教育很早就已开启。”在这里,孩子们读科普书籍、读四大名著、演课本剧、做阅读分享,几个人的阅读“大课堂”,早已是司空见惯的场景。

  距离大西学校近二十公里处,有一所白石学校,也是目前只有35名学生的乡村教学点。正在这里读四年级的葛佳期,到目前为止,已读了上百本书。“每个孩子平均每学期15本。”校长邹永根说。

  这学期,葛佳期已经读完了第七本书——《没头脑和不高兴》,而在这之前,《笑猫日记》《父与子》《中国历史故事》等书,都成了他的最爱。在一次读书节上,葛佳期表演了课本剧《皇帝的新装》,他在其中饰演皇帝。他反复、仔细品读文中皇帝的台词,“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还要把他的虚荣心表演出来”。毫无疑问,那次表演非常精彩。

  乡村校园的阅读课堂也延展至了乡村家庭。“我喜欢和爸爸猜成语,和奶奶分享《安徒生童话》。”葛佳期回到家中,会与父亲一起读《成语故事》,并进行“猜成语”的游戏。“把一根竹竿竖在阳光下,马上就能看到它的影子……”“立竿见影!”有时候,父亲也会抢答。他还和奶奶分享《安徒生童话》,一个《拇指姑娘》的故事让奶奶也沉浸其中。

  “请大家分享自己的书吧。”白石学校的阅读统筹教师李瑶正在班级主持阅读课堂,一名学生手拿《动物世界》,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这是阅读课堂的“常态”。

  而成长,正是在这样的“常态”中悄然发生,十四年如一日。

  时间会告诉我们有关阅读的答案。正如大阅读里有大课堂,大课堂里是“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