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精神科医生说的故事,我终于明白董宇辉“宁愿做个快乐的傻子”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鸡”出一个脆弱、压抑的学霸,还是培养出一个健康、幸福、人格健全的普通人?

  这个问题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虎妈

  作者 | 可乐妈

  来源 |?男孩派原创

  青少年教育专家、心理专家陈默曾做过一则“预言”。

  以后的家长见面时很可能是这样聊天的:

  “你孩子抑郁了吗?”

  “嗯,抑郁了,重度。”

  “哦,我们家还好,轻度。”

  看了近日曝光的一组数据后,才发现,这则可怕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指出:

  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其中,有50%的抑郁症患者都是在校学生。

  

  我们的孩子,都可能是潜在的抑郁症患者。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不禁在想:

  究竟是我们父母做得不够,还是做得太多?为什么被全家捧在手心里的孩子,会突然掉入自伤的黑洞?

  带着这个疑问,我翻看了大量关于抑郁症的报道,并对教育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为什么这一代孩子吃穿不愁

  却感受不到幸福和意义?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林红,有着15年的从业经验,曾接诊过上千个家庭。

  她曾遇到过一对母子,妈妈叫张晴,儿子叫小北。

  在小北刚确诊抑郁症时,妈妈曾一度无法接受儿子患病、休学在家的事实。

  每天下班,当她骑着车路过当地的一所中学,看着从里面走出来的孩子时,总会在心里问自己:

  “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都能上学,我的孩子却上不了?”

  其实,不光是妈妈,周围的人也都不太能理解。

  甚至有位长辈拿小北跟贫困山区的孩子作比较,意思也很明显:

  山区的孩子连饭都吃不上,你吃穿不愁的,不就是作吗?

  为此,妈妈还专门领小北去了一趟甘肃省会宁县,那里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著名的高考状元县。

  妈妈的本意是想激励儿子,可没想到,小北却说:

  “其实,我挺羡慕他们的,他们的苦,别人一眼就能看见,还会说他们不容易。

  我的痛苦,都没有人承认。”

  看完这个故事,我想到了陈默老师曾在一篇文章中发出的呐喊: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执迷不悟。”

  在她看来,如今,家庭教育最困难的地方,其实是老师和父母并不了解现在的孩子。

  在我们那个年代,家长普遍采取“放养”的策略,没有那么严重的内卷,也很少听说谁得了抑郁症。

  毕竟,只要吃得饱穿得暖,有小伙伴一起玩耍,就会觉得很幸福。

  但现在的孩子不一样了。

  在他们所处的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竞争也日益激烈,学业压力空前高涨。

  每天见到的人,也都是父母、老师这些焦虑高危人群。

  甚至找不到可以一起疯玩的同伴。

  而这些隐性的痛和伤,旧时代走出的父母看不到,也无法共情。

  

  鸡娃是在帮助孩子成长

  还是在毁掉一代孩子?

  第二个故事,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裴双义。

  在跟抑郁症孩子接触的过程中,他发现:大部分时间,自己和同事们其实都是在解决家长的问题。

  这些父母普遍热衷于鸡娃,内心充满了焦虑。

  可最终,父母用焦虑养出来的娃,却被送到了精神科的治疗室里。

  林美芳曾经就是这样一位焦虑的妈妈。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因为收拾书包比别人的孩子慢了半拍,林美芳就带着儿子去私立医院测智商、测情商,怀疑儿子患了自闭症。

  上初中时,儿子迷上了玩游戏,林美芳就将他送入了一家网戒所。

  在那里,儿子吃不饱也吃不好,动辄被教官体罚,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盼着早日被父母接回家。

  但与此同时,因为在所内只能看书、做题,儿子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没想到,林美芳却只看到了儿子的好成绩。

  第二年暑假,林美芳以儿子学习不够努力为由,又一次将儿子扔进了网戒所。

  回忆起这件事时,儿子说:

  “那次我完全崩溃了,我再不想和我母亲讲话,我和她完全就不是一个频道的人,我和她说什么都没有用。

  我在我爷爷死时都没有哭过,在那时候哭了,我真的很伤心,真的很想离开这个家……”

  后来,林美芳“鸡娃”初见成效,儿子如她所愿考上了当地一所重点高中。

  但高二那年,儿子却出现了严重的心悸问题,情绪也越来越低落。

  在医院检查了一圈,发现“跟器官器质性的东西都没有关系”,最终,在当地的精神卫生中心被确诊为重度抑郁。

  有人说:

  “比起我们的父母,我们这代人对教育有一种无法掩饰的焦虑,捂住嘴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这份焦虑是我们陪孩子写作业时的怒气,是我们拿到试卷时的失望,也是我们看向孩子时挑剔的眼神。

  而这些焦虑,最终转化成了孩子的压力。

  不断积压在他们稚嫩的心头,直到彻底崩溃的那天。

  

  名校背后的代价是什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瑜,曾创办过一个名叫《少年发声》的栏目,并因此认识了一个名叫小黎的女孩。

  小黎是上海人,家庭条件很不错。

  她本人上的初中,也是全上海数一数二的学校。

  与此同时,她还是一个“卷王”。

  卷到什么程度呢?

  在小黎看来,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其余的时间都应该用来学习。

  有段时间,她每天做作业做到凌晨两、三点,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

  除了学校作业外,她还会给自己额外布置一些作业。

  做不完,就不让自己睡觉。

  而小黎“自虐式”学习的背后,离不开父母和老师多年的灌输:

  从小到大,除了学习外,其他的一切都会被家长冠以“不务正业”的名号。

  才上二年级,班主任就对她说:

  “要在课外多学一点,不然小升初就考不到好初中;

  考不到好初中,就考不到好高中;

  考不到好高中,就考不到好大学;

  考不到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你这辈子就完了……”

  甚至当小黎因抑郁症休学在家时,父母想的也是如何逼她去上学。

  结果,在去学校第二天,小黎就爬上窗台试图自杀。

  当被问到“对这个世界没有一些贪恋吗”时,小黎毫不犹豫就脱口而出:

  “没有。”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胡邓发现,相比普通学校来说,名校学生出现抑郁症的几率会更高。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位大学教授的女儿正在上高一,一次期中考试,数学考了98分。

  回家后,什么都没说,就跳楼自杀了。

  问孩子的父母,父母说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因为每天只是强调成绩。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孩子太过脆弱,而是单一的评价标准把孩子的其他路都堵死了,唯有学习这一条路。

  一旦失败,退无可退,精神世界就进入了死胡同。

  

  让孩子成为健康、快乐的普通人

  也是教育的另一种圆满

  看了无数关于抑郁症的故事后,我突然想到了董宇辉在直播里提到的一件小事:

  他说自己上学时,每次一回家,妈妈就会对他说:

  “儿啊,我想让你成为一个快乐的傻子。”

  小时候,董宇辉曾因这句话内心深有芥蒂,心想:“什么叫快乐的傻子?凭什么要让我当一个快乐的傻子啊?”

  后来,妈妈对他解释道:

  “妈妈是希望你别失眠、好好吃饭、颈椎不疼……当个快乐的傻子就挺好。”

  多年后,董宇辉才渐渐咂摸出这句话的味儿来: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个孩子人生的第一等要事。

  比起一个有暗伤的学霸,他更希望能够培育一个拥有健康的身体、正确的三观、感受幸福的能力和稳定的情绪状态的孩子。

  在我看来,这四样东西,其实也是内卷和心理疾病横行的当下,父母真正应该追求的东西:

  一个健康的身体

  作家刘娜说过:

  “孩子的健康是根,其他的一切,包括成绩和未来、面子和荣光,都不过是枝和花而已。”

  在健康面前,其他的一切真的不重要。

  培养出一个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的杨霞老师,曾提起过这样一件事:

  她说儿子小时候并非天才。

  相反,儿子很容易分心、协调性也不好。

  但杨霞老师没有选择鸡娃,而是坚持带儿子做运动,锻炼身体。

  平日里,母子二人经常一起爬山、徒步,感受大自然的风景。

  渐渐地,儿子耐力增强的同时,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父母千万别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过早透支了孩子的身体。

  毕竟,到头来,拼的还是健康。

  

  一个正确的三观

  还记得《少年的你》里的魏莱吗?

  她出生在一个中产家庭,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自己也长相甜美、成绩优异。

  然而,她看似体面的父亲却只在意孩子的成绩,仅仅因为女儿高考失利,就一年不同她说话。

  光鲜亮丽的母亲更是认为有钱就能搞定一切。

  他们给了女儿富裕的生活,教女儿知识,督促女儿上进,却唯独忘了告诉她要诚实、善良。

  于是,魏莱撒谎成性、霸凌同学。

  最终,作茧自缚,被陈念误杀。

  家有千金毁在无品,权高无善自有恶报。

  一个孩子,可以成绩不好,可以没有特长,但一定不能三观扭曲。

  光环和荣耀终有褪去的那一天,到那时,真正能够陪伴一个孩子走得更远、更稳的,还是品质和三观。

  感受幸福的能力

  哈佛大学有一项史上最长也最著名的研究:格兰特研究。

  这项研究始于1937年,主要是为了弄清楚一个终极命题: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人生赢家”。

  最终,在几代学者的努力下,找到了答案:

  那就是拥有幸福感的人。

  从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身上获取的爱,以及对这些人付出爱,才是一个人能够活下去并活得好的关键。

  正如英国作家欧文曾说:“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取幸福。”

  孩子如果不幸福,考上了清华北大又怎样,拿到百万年薪又怎样?

  

  稳定的情绪状态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率节节攀升。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很多父母忽略了情绪管理这一课,让孩子的坏情绪长期堆积在心底,最终堵住了孩子生命活力的流淌。

  在绘本《生气汤》里,小男孩霍斯因为在学校遇到了各种不顺,心情很是不好。

  于是,妈妈给霍斯做了一碗汤,并陪着他一起站在锅边大吼大叫。

  当坏情绪被发泄了出来,笑容就又回到了霍斯的脸上。

  所以,父母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排解办法,学会平和地表达需求。

  当孩子实现了情绪自由,再去看这个世界,就会发现: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解决不了的事,也没有那么多值得我们付出生命的消极情绪。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人世间》里这样写道:

  “孩子若是平凡之辈,那就承欢膝下;

  若是出类拔萃,那就让其展翅高飞;

  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从来没有要求父母,一定要多么优秀一样。”

  每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旅程。

  很多时候,这个世界缺少的不是英雄,而是能够从容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有的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学,能光宗耀祖,能年薪百万,那固然很好,但若实在做不到,也没关系。

  毕竟,当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作为父母最大的心愿,不过希望他健康、快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