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精神永放光芒

  新训是加钢淬火磨练意志的过程,也是重塑思想坚定信仰的过程。带着追寻革命足迹的赤诚,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无军籍学员踏上了这片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红色圣地——延安。从盛夏到立冬,延安之行虽已成为记忆,但其中感受却难以磨灭,历久弥新。

  

  学员在延安

  

  学员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聆听讲解

  这里是我们此次延安之行的起点。在进馆参观之前,教员先给我们提纲挈领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度过的十三个春秋。讲解完毕后,她给我们留了两个问题:“如果让你推荐一个馆藏珍品,你会推荐什么?为什么?”“毛主席曾经说过:‘延安窑洞出马列,延安窑洞有马列’,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步入了展馆。听着耳机里讲解员的讲述,我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和炮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怕牺牲,不怕苦难,在危机中找方法,于黑暗中寻光亮,始终坚定崇高的革命信仰,在挽救民族危亡,救民于水火的道路上前仆后继地英勇战斗,无私奉献。参观完毕之后,学员们就入馆前教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感悟交流。

  

  学员在烈士陵园

  青山有幸埋忠骨,松柏苍翠勉英魂。伴着毛毛小雨,无军籍研究生学员们来到了四八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王若飞、叶挺、张思德等英烈的遗体。活动开始前,教员用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故事让我们对英烈们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王若飞同志为了确保我地下党员的名单不落入国民党军手中,硬是把它塞进嘴里嚼碎,他的鲜血染红了名单,让敌人的阴谋诡计打了水漂。叶挺烈士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浴血奋斗,在被国民党反动政府关押的那段时间,任凭他们使用何种伎俩,严刑拷打也好,好言劝降也罢,都丝毫没有动摇他坚如磐石的革命信仰。他曾写过一首著名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这首质朴纯粹的小诗字里行间均流露出革命先辈为民族复兴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节和不畏强权、视死如归的高尚品格。授课结束后,学员队举行了敬献花篮仪式和扫墓活动,学员们怀着崇敬肃穆的心情瞻仰了烈士陵墓,以这种方式向他们表达哀思和敬仰。

  

  宝塔山景观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提到延安,就不得不说起宝塔山。在著名诗人贺敬之的诗里,他这样写道:“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镜头拉回到那个时代,华夏大地因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而满目苍夷,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毛主席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却能做到“十个没有”,老百姓们各得其所,各行各业井井有条,不失为一片净土。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毛主席等老一代领导人始终坚守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时刻以先进的马列思想指引着中国革命的方向。就这样,一大批爱国知识青年分子不远万里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延安,希望跟着毛主席一起为中国革命事业和人民的幸福奋斗拼搏。

  

  学员参观见学集体合影

  在巍峨的宝塔山顶,来自军政基础教育学院的数十名学员依次分享了他们对延安精神的感悟。同学们指出,延安精神不应该仅仅存在于历史课本上,更应该活跃于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科研和工作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努力领悟延安精神实事求是的精髓,更要做到知行合一,以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锤炼真本领,攻克国防科工领域的尖端难题,为强国强军事业添砖加瓦,奉献青春。

  (李新月 李杭橙)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邱兵

  编审:王舒涵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