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周刊·悦读丨中阿交往中弥足珍贵的佳话
薛庆国
回想起来,我当初是怀着完成一个学术课题的心态,从出版社接手了《阿拉伯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现当代卷)这一项目。当时并没有想到,写作会遇到那么多的困难,但同时又让我沉醉其中,并在完成后生发许多感慨。
感慨的是——首先,我通过研究发现,竟然有那么多现当代阿拉伯文化、文学名家与中国有缘。或多或少书写过中国的阿拉伯名人,几乎能组成一个占据阿拉伯现当代文化半壁江山的豪华阵容。其中包括很多一流的阿拉伯作家与诗人,如纪伯伦、努埃曼、哈利勒·穆特朗、阿卡德、卡纳法尼等等;还包括多位杰出的阿拉伯思想家和学者,如谢基卜、乔治·宰丹、马利克·本·奈比、哈赛宁·海卡尔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许多人还曾来过中国,不少人对中国文化、中国友人怀有特别真挚、深厚的感情。这么多阿拉伯文化名流和中国之间的故事,以及他们留下的书写中国的文字,必将成为中阿友好交往史上弥足珍贵的佳话和文献。
第二,呈现在阿拉伯现当代文化中的中国形象,依然延续了阿拉伯古代形成的叙述中国的话语传统,总体上对中国持较为正面的叙述话语;但是,较之古代阿拉伯文化中程式化的、不乏人云亦云的叙述中国话语,呈现于阿拉伯现当代文化中的中国形象,是鲜活、丰富、立体、真实的,而且大致经历了从怜悯、同情、困惑到欣赏、称羡、反观自我的变化。这种变化,折射出中华民族在过去一百多年经历的苦难与辉煌,以及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沧海桑田之巨变。可以说,“阿拉伯他者”这多棱镜之一面,能丰富中国人对“自我”的认知。
第三,我曾有幸结识新世纪前后来华的好几位阿拉伯文化名人,还曾策划或陪伴过几位作家、学者的中国之行,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读着他们笔下记述中国之行的文字时,跟他们一起度过的许多瞬间也在脑际浮现,令我倍感亲切和自豪。按照原先的设想,本书上篇还应包括《阿拉伯文化名人与中国》一章,主要记录我认识的阿多尼斯、黑托尼、赛阿达维等人与中国的缘分,以及他们在华访问或工作时的一些轶事。可惜因为时间关系,最终未能在交稿前完成此章。
可是,记忆里的有些瞬间是那么鲜活,就在撰写这篇后记的此刻,这些瞬间也跃入眼帘,仿佛争相要我跟读者分享。想起阿多尼斯跟我一起漫步上海街头时对我的忠告:“你已过了中年,以后要集中精力,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证明你到这世上来过一趟。”想起我曾陪同黑托尼夫妇走过十三陵神路,当夫人抱怨长长的神路竟没有可以歇脚的凳子时,黑托尼恍然大悟:“对了,这通往陵墓的神路,正是人生旅途的隐喻,人一旦上路,就不可能停下歇脚!”想起83岁高龄的赛阿达维抵达北京当天,我在宾馆初见她时两人的一段对话:“您的身体和精神这么好,看起来只有60岁!”“是吗,我有那么老吗?难道我不像二三十岁的姑娘”……
我接受本书的写作任务是在2016年,出版社告诉我此书已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随后,便从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并开始阅读、整理、摘录,也着手写了部分章节的初稿。但后来因忙于他务,写作进度中断。去年,国家“十四五”规划也开始执行了,但这项“十三五”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责编和我都感到极大的压力。
去年底开始,我终于能全力以赴,完善旧稿并补全新稿。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三:一是时间太紧。一边写作,一边还要阅读新获得的各种资料;为了赶进度,每写完一章就给责编交稿;每一章的最后定稿,几乎都是通宵达旦的结果。因此,内容和文字难免会考虑欠周,顾此失彼。二是资料难以搜全。因为22个阿拉伯国家没有统一的图书市场,关于中国题材的旧书大都没有新版,所以很难将各国、各时期关于中国的图书、资料搜集齐全。三是疫情的不利影响。因为疫情,近三年无法出国采访有关阿拉伯人士,或搜集更多、更新的外文资料;而完成终稿的关键时刻,正是北京防疫措施最为严格的时候,我无法进入学校和学院的图书馆,只能委托校园内的学生帮助核实部分资料。因此,虽然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本书还是留下不少缺憾。例如上册交稿之后,我从在京的一位巴勒斯坦朋友处获悉,该国最杰出的小说家卡纳法尼曾经来过中国,上网搜索,竟然找到了他记录1965年中国之行的长篇文章,只好从中摘译部分段落置于下册。类似的不足和遗憾一定还有不少,希望能有机会在再版时加以弥补。
看到责编发来的新书封面,我不禁自问:这部著作,按照阿多尼斯的说法,是否足以证明我到这世上来过一趟?我不能确定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为了证明我到这世上来过一趟,还得继续努力,还得瞄准下一个目标……
(《阿拉伯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现当代卷》上下册,薛庆国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文为该书后记,有删节。)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