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竹枝词是如何创作的?这对诗词文化有哪些影响?
文|星灿其里
编辑|星灿其里
前言:
唐宋竹枝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独特词体,它以婉约、轻盈、活泼的风格和丰富的音乐韵律著称,是唐宋词中的一支重要流派。本文通过对唐宋竹枝词的典型作品进行分析,探究其艺术特色,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文学形式。
一、唐宋竹枝词分期及创作概况
唐宋竹枝词是唐代晚期至宋代初期的一种词体,由唐代的“小令”和南唐的“蒹葭”演化而来,是唐宋词中的一支重要流派。唐代竹枝词以较为简洁的语言和自由的音律为主要特点,而宋代竹枝词则更加注重音乐性和艺术表现力。
唐代竹枝词的创作期为唐末五代时期,代表作品有韩愈的《菩萨蛮》、李益的《南乡子》等。唐代竹枝词的特点是音乐节奏活泼轻快、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自然、意境深远。唐代竹枝词的创作受到音乐影响较大,多数作品是在音乐伴奏下演唱,因此语言较为口语化,注重音乐韵律和节奏感。
宋代竹枝词的创作期为宋代初期,代表作品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苏轼的《蝶恋花·春景》等。宋代竹枝词的特点是音乐节奏变化丰富、意境深远、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宋代竹枝词的创作主要受到音乐、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意境、细节描写和形象表现方面更为丰富。
唐宋竹枝词在音乐表现、语言形式、情感表达和意境创造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形式之一。
二、唐宋竹枝词创作题材
唐宋竹枝词的创作题材主要包括爱情、离别、怀念故乡、自然景观等。
爱情题材:唐宋竹枝词中最常见的主题就是爱情。作品中描述的情感多是男女间的爱情,表达了作者深情的思念之情。例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时光时雨都如许,花月花魂只自知。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这首词通过描述元宵夜的美景和情侣之间的相思之情,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珍惜。
离别题材:唐宋竹枝词中另一个常见的主题是离别,这种主题往往是与爱情题材结合在一起的。唐宋竹枝词中的离别多是因为战乱、官场变动等原因,表达了作者对亲友、故乡和爱情的依依惜别之情。如南唐李煜的《浪淘沙·北岛》:“舟遥遥,笛寂寂,不听来路夜何其。人归落雁空流水,思发微梁洒吴娃。”这首词通过描述作者在长江中游漂泊的身世和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怀念故乡题材:唐宋竹枝词中,还有一部分作品是以怀念故乡为题材的。这种主题的作品往往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故乡的眷恋之情。如晏殊的《采桑子·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这首词通过描绘晚霞映照下的故乡山水和自己在故乡的往事,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三、唐宋竹枝词创作的共性特征
唐宋竹枝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它在唐宋时期达到了极盛的地位,具有许多共性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精致的艺术形式:唐宋竹枝词的词牌和音乐旋律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要求词作者必须在有限的音乐旋律和词牌的限制下,创作出具有音乐美和文学美的作品。因此,唐宋竹枝词具有精致、优美、曲折的艺术形式。
精深的思想内涵:唐宋竹枝词创作追求意境的抒发,以意境为主,意蕴深刻,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爱情、自然、道德等方面的感悟。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往往隐含在词语、词句和形象等多个方面。
真挚的情感表达:唐宋竹枝词中表现出真挚、深刻的情感,如对亲情、友情、爱情等的表达,以及对故乡、自然景色等的感慨,其中尤以爱情题材最为突出。
描述具体生活场景:唐宋竹枝词通过描绘具体的生活场景和情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情景的真实感和强烈的情感。这些生活场景往往与作者的亲身经历或社会时事有关。
具有时代特色:唐宋竹枝词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其作品表现了当时社会风貌、文化习俗和审美观念等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唐宋竹枝词具有精致的艺术形式、精深的思想内涵、真挚的情感表达、描述具体生活场景和具有时代特色等共性特征,这些特征也是唐宋竹枝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瑰宝的重要原因。
四、唐宋竹枝词的艺术差异
唐宋竹枝词是唐宋时期流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在两个时期的创作特征和艺术风格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题材不同:唐代竹枝词多以女子感情和爱情为主题,如《长恨歌》、《凉州词》等;而宋代竹枝词则更加注重生活情趣和人情味,如《卜算子·咏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艺术风格不同:唐代竹枝词偏于豪放、放浪和飘逸的艺术风格,如《庐山谣》、《花非花》等;而宋代竹枝词则更加注重细腻、含蓄和婉约的艺术风格,如《钗头凤·世情薄》、《渔家傲·秋思》等。
抒发情感的方式不同:唐代竹枝词注重情感的直接抒发和表达,尤其是在描写爱情和离别时更为明显,如《离思五首·其四》;而宋代竹枝词则更加注重情感的间接抒发和暗示,运用象征和隐喻等手法来表现情感,如《浪淘沙·北岛》。
词牌体制的变化:唐代竹枝词的词牌较为单一,如《凉州词》、《长恨歌》等;而宋代竹枝词则逐渐出现了新的词牌,如《满庭芳·花解语》、《卜算子·咏梅》等,这些新的词牌体现了宋代文化生活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形式手法的变化:唐代竹枝词常常采用直接的叙述手法,通过情节和对话来展示情感,如《赋得古原草送别》;而宋代竹枝词则更加注重意象和意境的创造,运用修辞和象征手法,如《浪淘沙·北岛》。
五、唐宋竹枝词的成就影响
唐宋竹枝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重要文学体裁,它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流传,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宋竹枝词成就了词的发展,促进了词的繁荣。竹枝词通过对音乐的要求,要求词牌的规整和工整,词人的吟咏和朗读的美好,以及词语、词句和曲调的完美结合,从而促进了词的发展和繁荣。唐宋时期,竹枝词成为了词的重要流派之一,对后世的词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宋竹枝词丰富了文学创作的主题和表现手法。竹枝词以其多样的题材,表现了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的多种面貌,涵盖了人生哲理、爱情、山水、宫廷等多个方面。此外,竹枝词创作形式的多样性也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多种表现手法。
唐宋竹枝词的艺术成就也是非常显著的。竹枝词以其情感深沉、意境优美、言简意赅等艺术特征,成为了唐宋时期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竹枝词创作要求言之有物,情感真挚,语言质朴,结构工整,音律优美,从而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唐宋竹枝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丰富了词的发展,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多样化,同时也提高了文学艺术的水平。竹枝词的影响贯穿了中国文学史的长河,直到今天仍然在文学创作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六、唐宋后竹枝词的发展
唐宋后期是唐宋竹枝词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竹枝词的创作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风貌。
词牌的丰富和变化:唐宋后期出现了很多新的词牌,如“清平乐”、“浣溪沙”、“蝶恋花”等,这些词牌丰富了竹枝词的表现力和文化内涵,也使得竹枝词的流派更加多元化。
音乐和舞蹈的结合:唐宋后期,竹枝词逐渐与音乐和舞蹈相结合,成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活动,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即“歌舞会”。
主题的多样化:唐宋后期的竹枝词主题更加多样化,除了爱情之外,还有描写山水、描写社会风俗、抒发人生哲理等各种主题。
词人的增多和创作风格的多样化:唐宋后期,竹枝词的创作人才日益增多,如晏殊、张先、周邦彦等。他们的创作风格更加多样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风格流派,如“河岳派”、“群芳派”、“苏门六君子”等。
形式的创新:唐宋后期,竹枝词的形式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如词牌的组合和对仗的创新、用对话的方式表现情感等。
唐宋后期是竹枝词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词牌、音乐、舞蹈、主题、创作风格和形式等方面都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创新,丰富了竹枝词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启示。
七、笔者认为
本文主要介绍了唐宋竹枝词的研究、创作概况、创作题材、共性特征、艺术差异以及唐宋后期竹枝词的发展等方面。唐宋竹枝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体之一,它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和流传,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竹枝词的创作题材丰富多彩,主要包括爱情、山水、社会风俗、人生哲理等方面。在艺术特征方面,竹枝词具有情感深沉、意境优美、言简意赅等特点。在唐宋后期,竹枝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主要表现在词牌、音乐、舞蹈、主题、创作风格和形式等方面。
参考文献:
【1】陈黎莉,唐宋竹枝词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2】刘汉全,唐宋竹枝词创作概况及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3】韩佳,唐宋竹枝词的创作题材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7年
【4】唐雪,唐宋竹枝词的共性特征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
【5】马伟,唐宋竹枝词的艺术差异探析[J],安徽文学,2017年
【6】朱莉,唐宋后期竹枝词发展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