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乙己脱不脱长衫看文化影响

  孔乙己很早就是一个文化符号,现在长衫也变成了一个文化符号。最近不少人用孔乙己不脱长衫来形容大学生放不下架子,不愿意从事接地气的劳动。

  这是鲁迅作品中文化符号又一次活学活用,此前孔乙己的形象是一个被封建礼教侵蚀的迂腐文人,现在用来指代被父母千辛万苦供养出来的大学生。长衫在这里意境相同,都指代放不下脸面和架子。

  如果用白话来表述上述社会现象,需要不少文字,但是用孔乙己、长衫,就显得很精准,而且还有情绪力量。我们之所以引用这些文化符号,是因为作品深入人心,众人皆知,说出来很容易理解。这离不开鲁迅作品的伟大,他有很强的塑造能力,比如这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下就显示出孔乙己的不同,这篇文章里还有一句“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这句话被作家余华推崇,他年轻时颇不以鲁迅为然,但是这句话让他很震撼,读到了鲁迅的实力。鲁迅一开始没有提孔乙己怎么到酒店的,只是在他快要离开时弱弱提了一句。

  鲁迅塑造的很多词句已经高度概念化,比如阿Q、闰土、祥林嫂等,还有人血馒头、皮袍下面的“小”,也有一些名言警句,比如“世上本没有路”等,都被我们频繁使用。

  一些现实中不存在的人物被塑造出来,一些简单的词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些作品符号丰富了我们的认知,简洁地概括一些社会现象,鲁迅还通过这些符号,塑造了我们的想法,比如阿Q提示我们不要精神胜利法。鲁迅的作品来自于民族文化,又丰富和改造了一部分,注入到民族文化中。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有一些作家背负盛名,却没有能让人记住的人物形象和语言。他们有可能写作技术高超,但对俗世的影响却可以忽略不计,国民也难以因此受益。鲁迅弃医从文的初心是改造国民性,从文化符号塑造上看,这么多年他一直是领先的,民国以来的作家中没有其他人可以做到这一点。

  能对我们想法产生影响的,一定是能流传下来的经典,比如庄子靠他瑰丽的想象力,激发了很多读者不羁的一面,孔子出口则是名言警句,靠着对社会的精准观察,成为国人行事指南。他们的想法,被后世反复引用,成为我们的想法。

  文学作品通过情绪共振的方式,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和做事方式,貌似客观的作品也有倾向,这些倾向会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选择。

  中国人喜欢读尧舜禹、夏商周的历史;喜欢看三国演义,有些是真实的历史,有些则是演绎,这些故事足够精彩,人物形象丰满生动,对后世的人们开展案例教学,效果远超板起面孔的教训。共同熟知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形象,塑造出统一的文化,中原文化能成为强势文化,跟这些伟大的故事、历史人物有关,以至于当时的国民会有优越心理,相比之下四周都是野蛮人。这些文化形象不仅影响我国国民,还传播到周边国家,他们因为这些人物形象和故事产生认同感,并由此形成了对中国的认同和向往。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的老师藤野严九郎就接受过中文,并进而对中国来的鲁迅特别照顾。

  各个民族最早的统一认知都来自神话传说。古希腊神话成为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因为他们的神话很精彩,以希腊神话为基础进行的文学创作翻陈出新,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也会影响他们的想法,比如宙斯有神力,也是凡夫俗子,神和人一样有各种欲望,还有神话中对英雄气概的推崇,对探险故事的描述,都会塑造他们的价值观。

  文化会影响人们的选择,是因为他们会追随作者的指引。阿里员工在内部喜欢用花名,一定会挑选比较好的形象,比如马云就挑了风清扬,最好的花名一定是正面的出名的人物形象。金庸就通过他塑造的人物形象,来强化了人们的善恶观念。当然丰富的人物形象一定不止善恶两面。

  前段时间,北大的三个女生对话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引起广泛热议,其中一位女生提到她在电视剧上学到某个处事方式,被不少网友讽刺。其实,人们难免受传播作品的影响,文学作品、广为传播的新闻报道都会影响人们的选择,所以我们才会格外重视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