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鲁迅明媒正娶的原配,却守活寡41年,死后也不能和鲁迅合葬

  1944年,朱安正在吃饭,家里突然来了三位客人,还没等她开口,其中一人便说:“周夫人,我们聊聊鲁迅先生的遗物吧。”朱安瞬间激动起来:“我也是鲁迅遗物,请你们保存保存我吧!”

  

  朱安,1878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商贾之家。她从小被要求裹足,接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教育,是一个典型的旧式女子。

  在朱安21岁的时候,鲁迅的母亲周老太看上了她。周老太认为朱安性格温和,敬老爱幼,心灵手巧,还能烧一手好菜,在品行和持家方面都是无可挑剔的,于是就为自己18岁的儿子鲁迅定下了这门亲事。

  然而鲁迅却不满意这门亲事,他觉得朱安是裹小脚、没文化的旧式女子,两人没有共同语言,于是找了个机会逃去日本留学了,而且在那一待就是七年。

  这时朱安的父母急了,就去找周老太询问:“我们家朱安都28岁,成老姑娘了,鲁迅什么时候娶她呀?”

  周老太也觉得再这样拖下去不是办法,于是略施小计,找人给鲁迅发电报,谎称自己病危,把他骗了回来。

  回来后见母亲无恙,鲁迅才知上当,但为时已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孝顺的鲁迅无法反抗,只能迎娶朱安,而他心中也埋下了对朱安厌恶的种子。

  

  洞房花烛夜,鲁迅碰都没碰朱安。虽然朱安是封建女子,也明白男女之事,她心里极度压抑,却又不敢直言。

  面对鲁迅的冷暴 力,朱安想的是一切可以慢慢来,只要侍奉好鲁迅和婆婆,他们就能日久生情,好起来的。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虽然朱安能烧一手地道的绍兴菜,还能根据剩饭剩菜判断鲁迅和婆婆的口味,专挑他们喜欢吃的做,鲁迅却从来没夸过她,甚至不愿意和她多说一句话。

  两人婚后一直分房睡,朱安有时会去鲁迅房中帮他铺床。结果鲁迅非但掀翻了铺的被褥,还差点儿把床也拆了,吓得朱安从此不敢再去帮他铺床。

  鲁迅冬天没有棉裤,朱安就帮他做了一条,满以为鲁迅会喜欢。结果鲁迅回来后,二话没说,就把棉裤扔到了屋外雪地上。

  

  这样的事情日复一日地发生着,慢慢的朱安也明白了,鲁迅是真的厌恶她,她无论做什么,在鲁迅眼里都是错的,而且错的离谱,不可饶恕!

  朱安曾对朋友说过:“大先生(鲁迅)开始和我不好,我就事事顺着他,照顾好他的生活起居,我想他终究会对我好起来的。

  我就像一只从墙底往上爬的蜗牛,虽然爬得慢,但只要坚持,就会爬到屋顶。可我现在没力气,爬不动了!我对他再好也是没有用的,也许我余生只能与婆婆作伴了。”

  

  想明白这些后,朱安竟有些释然了,所以当鲁迅47岁时,和女学生许广平有了孩子之后,她非但没有怨恨,还替鲁迅高兴,甚至把这个叫周海婴的孩子视为己出。

  朱安曾经想和周老太一起去上海看鲁迅的儿子。但鲁迅的回复却是:“母亲可以来上海看孙子,唯独不能带朱安来!”

  俗话说得好,“小儿子,大孙子,都是老太太的命根子。”

  周老太当然渴望去上海看自己的亲孙子,但看到偷偷抹眼泪的朱安,想起这几十年来她对自己的精心照料和陪伴,不忍让她伤心,周老太最终决定留下来陪儿媳妇。

  

  而这个决定竟让她致死,都没见到亲孙子一眼。

  1943年,周老太去世,此时孙子周海婴已经14岁了,两人却从没见过面。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鲁迅不认可朱安,周老太却是一直站到儿媳这边的,这也算是对朱安的一种慰藉吧。

  1944年,婆婆去世后,孤苦伶仃的朱安日子过得非常凄惨,她每日只能吃一些汤水儿似的稀饭充饥,这些根本满足不了她的营养需求。

  虽然周作人,许广平会给她寄一些生活费,但在那个物价飞涨的年代,这些钱就如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后来有人建议朱安卖一些鲁迅的藏书,来换点生活物资。

  

  许广平知道后不同意,写信给朱安,让她再坚持下,自己想办法帮她解决生活问题,随后又找了几个朋友去北京,当面对朱安加以劝说。

  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朱安见到这些人也激动起来:“你们要保存鲁迅的遗物,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你们也保存保存我吧!”

  这一声声的呐喊,道出了她多年心中的苦楚,但最终朱安还是妥协了,没有卖鲁迅的藏书。

  1947年,朱安病危,临终前,她将遗产留给了鲁迅儿子周海婴,希望他能为自己守孝,还有死后能葬在鲁迅旁边。

  然而朱安的遗愿并没有实现,虽然周海婴继承了遗产,却没有为她守孝,她也没能葬在鲁迅旁边。

  纵观朱安一生,鲁迅虽然给了她名分,却也因无爱,让她守了41年活寡。她的悲惨遭遇,是那个时代造成的,她所接受的教育,让她不敢和自己的命运做反抗,只能认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而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庆幸,没了封建枷锁的束缚,可以自 由恋爱,和喜欢的人共渡一生,多好啊,珍惜这个时代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