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法治报》头版报道我院“三字诀”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厚植“安商暖企”法治沃土

  ——滨海法院“三字诀”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于大局下谋划,于大势中作为。近年来,滨海县法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紧紧围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这一目标,主动将司法工作融入经济发展大局,以“任重道远、行则必达”的决心、“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赤诚以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魄力,护航各类企业在滨海这片红色大地上破浪式发展。

  念好“服”字诀 让企业“轻装上阵”

  经济蓬勃发展,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源于优质的营商环境。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问需于企,完善司法服务“菜单”。去年8月以来,滨海县法院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带着问题走访企业,带着诚心服务企业,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司法领域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先后组织企业家座谈会6场次,走访企业60余家,并立足需求制定出台《纾困解难十二项措施》,努力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机会和效益,更是金钱和生命。而诉讼耗费时间长,一直是企业涉诉纠纷的痛点。

  滨海县法院将涉企案件办理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打出一套“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组合拳”。

  “法院开辟了涉企纠纷绿色通道,短短几天时间,法官多次组织调解,帮助我们解决了纠纷,实在太感谢了!”今年1月,该院成功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双方企业签订调解协议后连连为法院工作点赞。

  近年来,滨海县法院聚焦金融、劳动等重点领域,引入人民调解,同时联合县司法行政、公安、住建、总工会等6个行业组织开展行业调解,凝聚合力将涉企纠纷妥善化解在前端,以诉源治理推进解决企业困扰。2022年以来,成功将300余起涉企纠纷化解在诉前。

  乘势而上,向海图强。为了更好地推动港区园区企业发展,滨海县法院开展“红心护深蓝”专项服务活动,主动将滨海港工业园区人民法庭纳入综治网络,设立巡回法庭、审务工作站,靠前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0余起,为黄海新区滨海港片区的顺利建设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从我们向港口专班提出问题,到法院介入解决问题,一共只用了6个多小时,我们非常满意。”该院靠前服务企业的做法获得盐城滨海港区某企业负责人好评。

  念好“信”字诀 让企业“重返赛道”

  “感谢法院为企业着想,帮助企业进行信用修复,让企业经营者重新看到一线生机!”被执行人某环保公司负责人向法院执行干警表示感谢。

  在被执行人某环保公司所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因差欠工程款未能按约履行,被法院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促成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在另一起被执行案件中达成和解协议,解除其失信人员名单、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并向其发送《自动履行证明》,为其进行信用修复,推动该企业成功融资1.4亿元,帮助其恢复自主生产经营,目前已有首批经营款项100余万元到账。

  “为有源头活水来。”滨海法院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年“1+4”专项行动,围绕企业信用修复作出一系列积极探索。共推动208家失信企业退出失信名单,删除失信记录399条,助力企业“造血再生”,重新焕发信用活力。

  不能“办结一个案子,垮掉一个企业”。该院致力于实现保市场主体与保基本民生双赢,努力做到“执行一个案件、拯救一个企业、促进一方发展”。

  在涉企案件执行工作中,滨海县法院坚决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通过“活封活扣”“放水养鱼”等灵活执行方式,在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的同时,给中小型企业一定容错机制,为企业发展赢得了时间,增强了企业的偿债能力,营造了放心投资、安心经营的民营企业从商环境。

  去年以来,滨海法院高效办理涉民营企业执行案件,常态开展涉企执行,依法对85件涉企执行案件审慎适用强制措施,其中对4件采取先盘活再执行,执行到位金额800余万元,用真金白银兑现了胜诉企业的合法权益,有形有感有效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念好“破”字诀 让企业“涅槃重生”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发动机”。近年来,滨海法院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坚持简案速裁、繁案提速,通过高效破产重整,有效激发企业活力和内生自救动力。2020年以来,累计受理破产案件72件,审结61件,让陷入困境的市场“发动机”重新启动。

  办理破产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该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全市首家“破产事务窗口”,明确专人为管理人提供涉诉涉执查询、委托评估鉴定、衍生诉讼立案等服务,推动破产立案后驶入“快车道”。立足“执破联动”理念,执行局与破产审判部门组建“执转破”专班,就相关案件能否转破、转破后繁简程度以及执行财产调查、处置、分配等事项会商讨论,同时前置甄别研判环节,预先制定被执行企业资产处置最优解决方案。

  内外联动,破除壁垒。该院还借助地方党委政府力量加快破产案件办理进度,在某立公司、某太公司等4家化工企业破产案件中,推动园区安排“驻厂员”维护安全稳定,并垫资100余万元处理企业污染,推动核心矛盾迅速化解。

  “办理破产案件要坚持因案施策,坚持救治与出清有机结合,实现腾笼换鸟、盘活资源。”该院从事破产案件审判的法官如是说。

  “破”解困局,“产”出生机。针对重大复杂案件,滨海法院创新工作思维和理念,鼓励管理人留用破产企业高管、股东、会计,在甄别虚假债权、准确认定债务、妥处欠薪矛盾等方面发挥辅助作用,推动破产案件提质增效。

  某纺织公司破产案件采用上述方法,在受理后1个月内即对3个厂区的土地、设备等完成资产评估并提前上网公示拍卖,较正常办案节奏缩短周期近3个月,不仅帮助银行化解金融风险,还将职工群体性矛盾隐患彻底消除。同时,该企业所在地段面临重新规划,该院一次性处理终结所有矛盾,为土地重新利用清除障碍、打好基础。

  原标题:《《江苏法治报》头版报道我院“三字诀”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