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凝望:教育资源均衡与深层激流

  宏观数据中的乡村教育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用慢镜头逐帧观察,依然会发现很多问题。这份报告无法展示乡村教育的全貌,但可以为关心乡村教育的人提供一些思考。中国乡村教育发展正处于资源冲突与深层激流涌动的新时代,寻找乡村教育发展的路径,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多元手段齐头并进。

  主笔:梁晓璇

  乡村教育,即县级行政区划以下的乡镇、村落的教育,承担着为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培养人才的任务,扮演着在乡村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生存技能的角色。

  纸面上的定义简单易懂,但是现实中围绕乡村教育的讨论、观点、争议往往错综复杂,让人难以触摸到乡村教育的本真模样。

  中国乡村教育到底是怎样的?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刚刚发布的《中国乡村教育观察》(2021-2022学年)给出了一个属于南方周末视角的答复,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中国乡村教育观察》项目组历经五年时间,跋山涉水1160余个县市,囊括绝大部分挂牌为“欠发达”的县域,涵盖40余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试图用脚步丈量中国乡村,寻找乡村教育的现状、冲突、脉络和路径。

  报告发布现场

  “然而,当站在汹涌的怒江边时,才知道左岸和右岸即便一衣带水,但面对教育发展的进度条时,状况却截然不同。”发布会现场,南方周末研究员、南方周末公益基金合作发展总监赵明鑫,在说出这段话时,眼中隐隐含着泪光,他迟疑了一下,继续说道:“当攀爬并不高耸的太行山时,才知道山上和山下即便同根同源,但要招一位老师回乡,即便山上多给一千五也不行……”

  作为项目负责人,在他看来,这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复杂之处,但抖落生火的湿柴、凝望干枯的水井、身临简陋的旱厕,从土地的纹理里,也能看到乡村教育问题的简单之处。

  从项目组的视角出发,这份报告的初衷并非做学术研究,亦非抢占研究话语权,十余位聚焦社会问题的人汇集在一起,目的只有一个:给关心乡村教育的你,提供一些思考;给好奇乡村教育的你,带来一些影响;为想要发力乡村教育的你,找到一些思路。

  从若干个切面去凝望乡村和乡村教育,共赴一场探索之旅。这本报告,献给关注或亲历中国乡村教育的你。

  01学前教育:是启蒙还是拔苗助长?

  作为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无需多言。随着“一村一幼”等政策的实施,乡村地区学前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近十年来,全国乡村地区共有专任幼师46.15万名,共建有幼儿园10.14万所。

  但是现实问题在于,老师有了,老师应该享受的待遇却没能跟上,尤其是工资待遇。调研显示,大部分乡村幼师的薪资在1500-2500元之间,超过60%的乡村幼师没有五险一金的保障。而日常工作中,乡村幼师除了上课、照顾学生,还要负责打扫卫生、监管教室等杂事,同时必须应付不配合工作的祖父母。

  如果说乡村幼师的待遇处于落后的境地,那么乡村幼儿园的课程安排则是“步子迈得太大”。根据任教幼师的描述,孩子们在早饭后仅休息三分钟,便要开始一整天的课程,老师也要跟着连轴转。而为了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大部分乡村幼儿园都不断压缩甚至直接放弃游戏时间。总体而言,幼儿园课程安排的“小学化”倾向十分明显,给老师和年幼的孩子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02乡村教师:“疲”“缺”“离”

  压力大、工资低、编制少、不稳定、成长空间小… …这不仅是乡村幼师的困境,更是整个乡村教师群体挥之不去的“魔咒”。从本次调研来看,乡村教师面临的问题总围绕着一个“缺”字:学校缺好老师,老师缺好待遇。作为乡村教育的核心之一,围绕着乡村教师的问题也往往折射着整个乡村教育存在的空白。

  从工作环境来看,老师们缺乏全情投入于教学教研工作的条件。受访教师均表示,自己在教学之外,还要参与学校的检查和管理工作,分身乏术。在寄宿制学校,老师们从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十一点是常态,甚至还要为年龄小的孩子亲自整理床铺。

  从工作待遇来看,老师们缺乏与繁重工作匹配的薪资和生活待遇。国家虽针对乡村教师出台了大量补贴措施,但是这些补贴多聚焦于偏远地区,县城中心学校的教师处于被忽略的尴尬境地,每月拿到手的工资往往在3000元左右徘徊。

  在生活方面,学校虽为老师们提供宿舍,但宿舍的硬件设施却无法令人满意,几位受访教师表示在宿舍无法洗热水澡。此外,还有医疗条件、文化娱乐设施等等配套设施的匮乏困扰着乡村教师群体。

  这种对环境的不满,会成为乡村教师离职的重要因素。即使留在乡村任教的老师,大都是出于“离家近”“稳定”“假期多”等原因,而非为了身为教师的使命感与荣誉感。更加无奈的是,许多孩子会随着外出务工的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留下的学生往往是“教不会”“不爱学”的一批孩子,进一步削弱老师的职业认同与荣誉感,使乡村义务教育难以步入良性循坏的道路。

  03学校教学:难以摆脱的应试教育

  值得欣喜的是,实地调研让项目组看到乡村教育已经摆脱了破败的桌椅、陈旧的教室等硬件落后的面貌,即使在曾经最为贫困的“三区三州”地区,在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背景下,制式操场、图书室、专门教室以及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场地纷纷补足,乡村学生的校园生活场景正在一一铺陈。

  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老师的学历水平和知识储备可能限制其顺利使用新设备。大部分乡村教师的学历水平在本科之下,且缺乏更新知识体系的路径和主动性,导致现代化设备被闲置。

  其次,许多场所、设备的管理和保养被忽视了,尤其是具有一定使用门槛的技术型设备以及消耗型场所。有老师表示,学校虽然有多媒体设备,但是“基本上就是坏了,申请好长时间也不一定能修,你想用的时候,会发现这些东西你根本就没有办法用。

  硬件设备的更新与使用只是表层的难题,通过深入考察课程设置,会发现乡村教育仍处于被应试教育钳制的境地。虽然许多学校为响应顶层设计,积极开设体育、音乐、心理健康等副科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语文和数学两大主科的地位仍不可撼动,副科课程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

  更致命的是专业师资力量的缺乏。本次调研的多数学校都没有专职的音乐、心理健康教师,而是由其他老师兼任。“这些都被划归为无用的课程”,受访的徐老师坦言,“主课老师,就连英语老师都没有,还说什么音乐啊?哪有钱干这件事情。”

  而兼职教师的存在,无疑会对学生接受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造成阻碍,也会给老师们的职业认同和知识储备带来负面影响。最终对培养“全人”来说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不得不流于形式。

  04家庭教育:孩子远离父母意味着什么?

  本次调研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张照片是对一位初中女孩手臂的特写:手腕往上的位置有十几条密密麻麻、长短不一的划痕,有的已经模糊,有的仍然红肿凸起。所有的划痕都是女孩亲手所为,原因仅是简单的三个字“不开心”。

  正如前文所述,老师在多重压力下难以面面俱到、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的缺乏等因素,使得留守儿童往往必须独自面对成长中的困惑与情绪起伏,缺乏正确方法论的他们,只能用自我伤害的方式进行发泄。在本次调研走访的留守儿童中,有3%的孩子出现过自残等异常行为表现。

  家庭教育与父母关爱的缺位,部分是由于家长外出务工而“被动”造成的,也有因为观念而“主动”缺位的现象。“家长会觉得送进学校就是你老师的事”,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说,“(他们觉得)学校才是教书的,(家长)完全把育人这个环节给忘了。”无论是留在当地抑或是外出务工,从乡村生长的父母在跨出“让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步后,却忘记了自己也应当是教育的一环。

  从个体层面出发,缺少情感关注和呵护的乡村青少年极易产生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偏离或是异常。而从宏观视角去审视这种缺位,会发现“离农”以及“向城”是当下主流的乡村教育价值取向与生活方式,这就意味着在本就资源有限的乡村,在智育方面已难追赶的前提下,独属于乡村的劳动精神与民间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天然优势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甚至是毁灭。

  05职业教育:通往未来的路不止一条

  今年5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职教法》)开始施行。新《职教法》提出,新《职教法》强调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的劳动者,以便为我国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合格的人才。

  这无疑为职业教育的推行增添了更多“底气”。对于乡村职业教育而言,难题则存在于政策指导之外。

  其一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问题,由于职业教育培训不同于义务教育,现阶段还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各地、各校开设的专业有较大差异。目前这些学校开设专业的主要依据是富含地方特色或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其二是对于职业院校整体的内部管理,一方面学生的思想教育需要充分,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们的认知习惯,初入职业学校时需加以进行正确有力地引导。

  更为迫切的是,要改变乡村地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固有观念,让适合读书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也让适合职业教育的孩子学习真本事。

  目前,针对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政府和很多公益组织都进行了不少实践,也积累了不同方面的成功经验。就整体现状看,项目组及多数受访专家认为中国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空间还有很高,潜力巨大。职业教育学校的建设、软技能的培训、职业规划都正当其时的。

  (本文系中国公益观察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