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格物致知”的典故,说的是关于王阳明的故事。

  在家守丧的一天,王守仁看到了朱熹注疏程伊川的一句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他内心一亮:前者娄谅说"圣人可学而至",方法是格物,今者看到朱熹说"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看来这个"理"果然是"格"出来的。

  既然"一草一木"都有"理",那就试试看能不能"格"出来。

  王阳明想到后院有竹子,不如"恰同学少年,你我同去格竹",于是邀人同往。一位姓钱的同学表示欣然同意。

  "格竹"开始。两人在竹子前面,一天到晚盯着不放,目不转睛。

  格物,是一种穷究事物获得知识的方法。譬如格竹,要知道它属于哪类植物,生长环境,纲目品种,以及有什么生长规律,这是事物本身的属性。之后再穷究哲学层面的"理",譬如竹子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岁寒三友"之一,君子的代表。按照这种学习方法,时间一长,不成大师最起码也是个学者。

  王阳明与钱同学两人异想天开地"格竹",在他人看来,他们两个这就是在扯淡。可是人类的文明,很多都是在看似荒诞的事物中产生的,人类的进步正是由很多古怪、疯癫、闲扯淡的人推动。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格"了三天,钱同学撑不住了,主动退出。

  王阳明选择了坚持,他独自"格竹",结果七天后,大病一场。王阳明感叹道:"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橙先生解读: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认知理论。为什么古代的圣贤大家都倾向于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

  我是这样理解的,儒家的这个认知命题其实用道家学说的理论更好解读,道家讲怎么学习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通过向地、天和道这些不同的媒介学习来掌握达到规律的,如果如果你去向外求,无在乎就是地表诞生的一些事物、观点、看法,你学了又有什么用呢?它依旧不是道的根本,学的都是皮毛,所以王阳明才认为,“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他决定格物内求以闻道、得道,而不是所谓的走川访友,和大师交流。

  但是我认为格物致知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要想有个好的结果,首先需要当事人具有很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这样的内求才会得出新的认识成果,获得更高的认识追求。否则,一纸空白的雏儿怎么能在内求中有所收获。

  在笔者看来,当我们在一个领域没有经验的时候应该向领域内的前辈学习,当我们有了足够的经验后我们应该忘记之前的经验,向内心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