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武林的顶流是黄飞鸿,现在是马保国?
原创 截流 底线思维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截流
体育博主
近日,一个久违又熟悉的名字,突然在网络上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曾经在几年前创造了“不讲武德”、“耗子尾汁”等诸多热梗金句,上演过经典“被KO”镜头的传统武术“大师”、某原创门派掌门人、“闪电五连鞭”表演艺术家、鬼畜视频界的优秀代表——马保国先生,在沉寂许久之后,终于以直播带货的方式,成功上演了“王者归来”。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人气和销量跟真正的行业翘楚相差甚远,但作为初登舞台的带货新人,这次直播所带来的可观热度,已经足以让众多“腰部”和“底层”从业者心生不平、且叹且酸。
而当“带货新秀”、“传武顶流”马保国在直播间中认真又笨拙地扭动身躯,煞有介事地闪展腾挪、线上演“武”时,无数在我国武侠文化中成长起来的观众、看客们,都会从心底升起一个大大的疑问——
那个一直推崇锄强扶弱、行侠仗义,曾经以黄飞鸿、霍元甲为代表人物的中华武林,如今到底是怎么了?
(图片来自网络)
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要搞清楚“武林”与“流量”的关系。
一、最佳拍档
提到当今国内传武乱象,很多人会把原因简单归结为“流量”原罪,好像都是因为这个搏眼球、搏关注的“大流量时代”,才让某些武人在追逐名利、哗众取宠的过程中丢掉自我、迷失方向,一步步沦为了时代的笑柄。
然而事实上,在我国武术与武文化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流量,或者说它所代表的知名度、影响力、社会关注度,从来都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换句话说,自古以来,武人的名声,其实都比他本身的武力值更加重要。从力能扛鼎的霸王项羽,到万人敌的关羽张飞;从“飞将军”李广,到“武曲星”狄青;从太极拳杨露禅,到八卦掌董海川;每个时代的武人、武将或武师,其实都是在创造一定的功绩后,依靠口口相传的“流量”传播,完成了从凡人到传奇的“飞升”。
到了现代,随着武侠文化的兴起和电影电视的普及,黄飞鸿、霍元甲、陈真这些身怀绝技、行侠仗义的影视人物,逐步取代现实中的武人,成为中华武术在新时代的形象代表。中国功夫的影响力,也在信息时代的“超级流量”推动下,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在上世纪最后的三十年中,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功夫明星,和他们在银幕上锄强扶弱的英雄形象,一直都是那个时代无法超越的“顶流存在”。
可以说,武人与“流量”,在过去一直是密不可分、互相成就的关系——武人依靠战力或功绩打出名声,创造“流量”,“流量”则通过传播,为武人带来远超个人能量的“杠杆效应”。这种推崇强者、立威扬名的模式,几乎持续了上千年,直到本世纪初,才发生了改变。
二、时代变革
进入21世纪以后,全国人民迎来了特效大片和互联网,而这两样看似与武术无关的新鲜事物,却间接造成了中华武林“英雄时代”的落幕。
一方面,在众多好莱坞特效巨制、超英大片的冲击下,华语市场风靡了近半个世纪的武侠片、功夫片,逐渐失去热度、退居二线,被社会推崇、被青少年崇拜的“武林英雄”,也开始渐渐被人遗忘。而在历史发展中,早已失去了从军报国、建功立业、技惊王侯、闻达天下等“上升渠道”的传统武术界,也就此失去了最后一片乐土。尽管很多电影电视中仍需武打场面,大小剧组都需要龙虎武师,但武林大侠和功夫明星,已经再也不复当年的风光。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出现,让国内越来越多的武侠和武术爱好者,看到了外面不一样的“格斗世界”,由国外兴起的MMA(综合格斗)这种允许使用各种技术,拳肘膝肩、踢打摔拿通通允许的开放式对抗运动,更让许多一直以拳套、规则限制为借口的“武林高手”,失去了继续自我标榜的底气。
久居神坛的“中国功夫”,自此迎来了新的挑战,龙蛇混杂的传统武术界,也面临着一轮重新洗牌。
三、分道扬镳
武侠黄金时代的落幕和现代格斗运动的冲击,令传统武术在内外交困之下,被迫与“顶流地位”挥手告别。在整个行业热度减退、集体遇冷的困境中,有人另谋他路,有人默默坚持,有人着力发掘继承,有人专注教学推广,失去流量、褪去光环的传统武术,逐渐像书法、国画一样,成为了我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
传说中的武林,随着武人们的蛰伏悄然逝去,但还有一部分无法接受现实的人,在自身执念的驱使下,向着另一条“歪路”越走越远。
大概从十几年前开始,社会上开始出现一种高深莫测又紧跟时代的“传武大师”,他们一边用各种绝技标榜自己“功力”的强大,一边以纸上谈兵的形式把现代格斗技术贬得一无是处。这类人的言行,或许蒙骗了少量“信徒”,但也引来了更多的质疑和反感,而当这些公众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一个看似偶然的事件,像火花一样引爆了这片“沼气池”。
2017年初,一位号称能够单手破裸绞(MMA降服技)的“传武高手”——太极雷公(又名雷雷),在遭到众多网友的纠错与调侃后,从恼羞成怒发展到网上约战,最终在一场网上直播比武中,被一名MMA教练轻松秒杀。
虽然这场比武的过程乏善可陈,但直播、传武、大师这几个关键因素的交汇,却在国内网络上掀起了一阵热度惊人的讨论狂潮,武术与流量,就这样以一种荒诞的新模式,重新走到了一起。
四、怪象丛生
雷雷比武事件的意外爆火,让很多别有用心者看到了吸引“流量”的捷径,在此后的几年中,有人专注传武打假,有人热衷比武约架,还有人试图通过寻找新的“小丑”,来复制当年雷雷的“流量”奇迹。而在一片疯狂试错和群魔乱舞中,马保国这位穿着中式练功服、比划着似是而非的武术动作、开口传统武术、闭口“矮木矮木A”的精神老小伙儿,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自带乡土口音、拥有国际视野、自称“传武大师”、藐视现代格斗的马保国,几乎满足了大家对“伪大师”的所有幻想,但同时,他的“火爆人气”也间接揭开了传武“流量怪象”的根源——在这个数据为王的大流量时代,人们厌恶的并不是传武本身,而是那些打着传武旗号,冒充大师招摇撞骗的骗子、在马保国的每一次尴尬表演、每一个出丑视频、每一段鬼畜二创下面,评论区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不是因为人们讨厌武术、喜欢小丑,而是大家都乐于围观骗子们可笑的一面。
所以,当大家因为小丑横行而为中华武林感到忧虑时,其实大可以放心,真正的传统武术,其实只是告别了流量,退出了舞台中央,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安静生长、默默传承;而马保国的“爆火”和“翻红”,则恰恰说明,大多数国人心中,其实都珍藏着对昔日“中华英雄黄飞鸿”的影子,而对于马保国之流,他们只会在看热闹之余说一句——看,这就是传武骗子、伪大师们拙劣的样子……
徒增笑料耳!
原标题:《以前武林的顶流是黄飞鸿,现在是马保国?》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