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逸才”民国杨度,微言大义书挽联(一)
对杨度的评价褒贬不一,长期以来被冷落和忽略,一直戴着“帝制余孽”帽子。当后来人们知道他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为我党革命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
杨度(1875年1月10日-1931年9月17日),湖南省湘潭县姜畲石塘村人。一生留下许多诗词歌赋、书法和佛学等方面著述,集结于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杨度集》、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杨度日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杨度墨迹诗文选》等,代表作品有《君宪救国论》《湖南少年歌》等。
杨度
求学之旅
自幼聪慧过人,有过目不忘之术,视为神童。
1892年(光绪十八年),杨度考取秀才。
1893年(光绪十九年),顺天府乡试举人。
1894年,会试落第。但会试期间,恰逢康梁“公车上书”,附和参与,认识了梁启超、袁世凯、徐世昌等人。杨度为民国名人,人脉广阔,涉及各个派别,就连上海青派头目杜月笙都对他礼遇有加,送楼房与他住。
杨度书法
1895年,湖南名儒王闿运亲自到他家,招杨度为学生,传授帝王之术,这对杨度以后的政治生涯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王闿运何许人也?晚清经学家、文学家,曾任肃顺家庭教师,曾国藩幕府。他曾经游说湘军统帅曾国藩自立称帝,曾国藩默而不答,用茶水写了满满一桌子“狂妄”予以回应。
王阊运对自己的“帝王之学”,颇有自信,坚持以经学为基础,以史学为主干,以先秦诸子为枝,以汉魏诗文为叶,通孔孟之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集古往今来一切真才实学于一体。藉此辅佐天子,做一代贤相,建千秋伟业。
王闿运认为,高深的帝王之学只有聪明绝伦的杨度能继承,视其为衣钵传人,倾己所有尽心传授。
1902年,自费留学日本,进入法政大学速成科,集中研究各国宪政。第二年回国,在王闿运的介绍下认识了清朝大臣张之洞,并得到赏识。
1903年,发表了《湖南少年歌》。此文为杨度流亡日本时所作,是对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呼应。气势磅礴,慷慨激昂,揭露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的万恶罪行,颂扬中国人民特别是湖南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精神,其中“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为人乐道。
1905年7月,杨度与孙中山相会于东京,后介绍孙中山与黄兴认识。
孙中山病逝后,杨度写挽联:
英雄作事无它,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寥寥几字,精妙至极,真实的感言,怀念逝者,叹如今国家满目疮痍,我既哭苍生亦哭君!
此外,还有他写于其他人的很多挽联,堪称民国文坛一绝。
1906年,杨度与梁启超代五大臣撰写考察各国宪政文,成为清廷的“宪政专家”。
跟随晚清
深谙帝王之术的杨度,想着寻找“明君正主”,用自己所学的帝王之术来辅佐他,成就一番大业,先是混迹于晚清政府,后来辅助袁世凯称帝。
1907年,杨度留学日本,受其君主立宪的影响,在东京创立《中国新报》,并担任总编辑,发表《金铁主义说》,大肆宣扬君主立宪,主张建政党、开国会、行宪政。后来,回到湖南后,继续从事宪政活动,起草《湖南全体人民民选议院请愿书》,在民间舆论中为清政府立宪造势。
1908年4月20日,袁世凯和张之洞听联名向朝廷保荐杨度,认为他“精通宪法,才堪大用”。随之,清廷遂授杨度“四品京堂候补”,杨度成为清政府的一名四品官员,在宪政编查馆任提调。
1911年,清政府成立所谓“皇族内阁”,杨度被任命为统计局局长。
辅佐袁世凯
杨度对袁世凯怀有知遇之感,私交颇深,关系非同一般。他认定袁世凯就是他要找的“潜龙”,而他本人就是“帝师”,应当尽心辅佐。
1915年4月,杨度撰写《君宪救国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立宪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乃圣君英 辟建立大功大业之极好机会。”为袁氏称帝推波助澜。
袁世凯看后大加赞许,称之为“至理名言”。并亲自赐匾题字,称他为“旷代逸才”。
杨度也仿照前清臣子的做法,给袁世凯上了一道“谢恩折”。
同年8月14日,杨度串联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及严复,联名发起成立“筹安会”(“筹安六君子”),策划恢复帝制,以讨论国体问题为名支持袁世凯称帝。“筹安会”的举措,使袁世凯“极为欢悦”。
12月11日,杨度以全国代表大会总代表身份,撰写了第二次“推戴书”,袁世凯接受“推戴”,正式宣布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五年(1916)为“洪宪元年”。
作为袁世凯称帝最大的帮凶,杨度也成了万夫所指的人物,舆论称他是“袁世凯的文化走狗”,连他老家湖南的乡亲们也骂他无耻,好友纷纷宣布跟他断交。
此时,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袁世凯称帝闹剧匆匆谢幕,正所谓“成也帝王学,败也帝王学”。
据说,袁世凯临死前,在病榻之上后悔不已,感叹:“杨度误我。”
1917年7月1日,张勋复辟帝制时,曾邀请杨度共同参与,但被拒绝。杨度通电,“所可痛者,神圣之君宪主义,经此牺牲,永无再见之日。度伤心绝望,更无救国之方。从此披发入山,不愿再闻世事。”可见,经过洪宪帝制,他也对救国之道进行了反思,以此表明放弃君主立宪的幻想,决定披发入山,修心向佛。
后隐居天津,研究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