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盒能否代表孝心?北大教授儿子用塑料袋装骨灰引网友热议

  你会为了给父母买一个高档的骨灰盒而花费上万的钱吗?你会觉得这样做是对父母最后的尊重和孝敬吗?还是你会认为这样做是一种浪费和虚伪,只是为了面子和形式?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

  

  近日,一位89岁的北大教授去世后,其子在殡仪馆火化父亲的遗体时,发现最便宜的骨灰盒也要7000元。他觉得这个价格太高,不值得花费,于是用一个黑色塑料袋将父亲的骨灰装走。这一行为被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拍下视频,并在网上发布,指责他不孝顺,白读那么多书了。然而,这个视频并没有引起网友们的同情和谴责,反而引发了一场关于丧葬文化、孝道观念和商业利益的讨论。

  

  有网友表示,他们理解教授儿子的做法,认为骨灰盒只是一个形式,不能代表孝心。他们认为,生前多陪伴、多关心、多照顾父母才是真正的尽孝。他们还揭露了一些殡仪馆、寿衣店等行业的黑幕,指出他们利用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情感来敲诈勒索,赚取暴利。他们呼吁社会应该倡导丧事从简,不要让死者成为商家的摇钱树。

  也有网友表示,他们不赞成教授儿子的做法,认为骨灰盒是对父亲最后的尊重和纪念。他们认为,即使价格高昂,也应该买一个合适的骨灰盒来安放父亲的骨灰,以示对父亲的感恩和怀念。他们还指出,教授儿子作为一个博士、一个文化人,应该有更高的道德标准和良好的品味,不应该用一个塑料袋来装父亲的骨灰。

  

  先不论对错,近年来“死不起”已然成为如今社会共知的常识。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有自己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哪种做法才是正确的或错误的。

  但是现在过于追求形式是不是一种畸形的表现?几十万一平的墓地,上万一个骨灰盒。真的就能表现出孝心?生前不尽孝,死后再风光又有何用?那些花了大价钱的人,是否该考虑下,你尽孝的是先人还是资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该考虑的是生前的陪伴,至于死后的风光量力而行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