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培凯:传统文化在港升温

  曾几何时,香港被称为“文化沙漠”。但事实上,这座荟萃东西文化的“东方之珠”,不仅有着香港中文大学、香港艺术馆等高质量的一流学府、展览场馆,也拥有钱穆、饶宗颐、杨善深等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艺术大师,无论硬件、软件,坐拥地理优势和“一国两制”制度红利的香港,无疑在今天已成为中西文化交汇的大熔炉,具有无可取代的文化特色。

  特别是近年来,西九文化区日新月异的建设,更承载起这座城市文化发展的美好愿景。西九文化区是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治理打造的一块新地标,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项目之一。这里有十多个类型不同的艺术场馆和23公顷的公众休闲空间,是一处充满活力的文化天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就落户在这里,自去年7月对外开放以来,仅半年多时间里,吸引了无数观众趋之若鹜,每逢精彩的特展,更是会大排长龙,一票难求,逐渐成为现象级的文化盛事。文化艺术在香港的复苏与繁荣,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特别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在这片热土上逐渐得到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不得不令人感慨,香港这座被寄予厚望的城市,在今后的发展中,势必会承担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新使命。

  “曾经,香港的流行文化影响很大。但事实上,精英文化、传统文化同样在香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未来,香港可以在文化艺术发展方面扮演更重要角色,因为其接触西方文化广且深,同时又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做底蕴。许多人都期望香港能够将中华传统文化里的精华以香港的特性发挥出来。这就需要我们这些生活在香港的人们好好努力。”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首任主任郑培凯教授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上图:郑培凯在香港集古斋。

  郑培凯,山东日照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在美国留学期间,主要钻研明代以后的历史,比较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佩斯大学等长达30年之久。1998年,他在香港城市大学创办“中国文化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及教授,同时兼任香港艺术发展局、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顾问、民政事务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委员、港台文化合作委员会委员等职,2016年,他获颁香港政府荣誉勋章。近年来,从非遗保护到茶与中国文化乃至经典翻译与文化思维等,郑培凯均有所研究,他的研究范畴包括中国文化意识史,涉及艺术思维、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评论与文化思维的关系和文化美学等,涉猎广泛,成就斐然。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成立伊始,郑培凯第一时间就被聘为顾问,从开幕到特展,每次活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他看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成立,无疑是面向世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最佳对外窗口。

  故宫文化风靡香港

  坐落于西九龙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一座展示中华文化艺术的专题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由故宫博物院与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合作建立。该馆共有九个展厅,博物馆全面和深入地展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藏,流展出绘画、书法、青铜器、陶瓷、金银器、珐琅、玉器、漆器、玻璃、玺印、织绣、首饰、雕塑、图书典籍、古建藏品等精选的故宫艺术藏品。此外,博物馆也会专题介绍紫禁城的文化历史和宫廷生活,呈献特别展览,以及设立数码展厅等,力求丰富、立体、多元地展现传统文化之美。

  其整体外形借鉴了中国传统器物设计理念——“上宽下聚,顶虚底实”。在建筑设计上,借鉴了北京故宫建筑和藏品,并以融汇古今、结合中西的方式重新诠释故宫文化。博物馆大楼以紫禁城建筑群颜色为主色调,再点缀以米黄、深红及冷灰色。博物馆正前方的入口广场上,数十块透光玻璃板相间,蜿蜒向前,模拟故宫金水河。正门入口则参照了北京故宫的装饰设计。从正门穿过,只见10扇朱红色的迎宾门,呼应紫禁城的大门,每扇门上分布的9行9列共81个玻璃门钉,可以在不同光线下变幻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既传统又现代。

  博物馆的内部设计,则传承紫禁城中轴线的理念,结合香港向上发展的都市建筑风格,把中轴线向上延伸,较为巧妙地将9个展厅安排在不同楼层。大楼地下大堂、二楼及四楼的中庭天花吊顶,以现代手法演绎紫禁城内宫殿屋顶的琉璃瓦铺设。中庭天花以现代手法演绎紫禁城屋顶琉璃瓦铺设,远看如竹帘,又像轻纱,雅致飘逸。三个中庭空间的设计,参照紫禁城中轴水平递进的空间布局,垂直递进,将不同楼连成一体。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不仅在建筑设计上“以现代语言重新诠释故宫元素”,符合香港“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气息,而且作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内地以外的首个合作项目,承载着文化交流的重大意义,以建筑设计诠释历史,以建筑空间守护文物。正如郑培凯教授所说的那样:“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故宫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化香港之间的创造性结合,是内地与香港文化、文物全面合作的大事,是香港与内地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传承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实践。相信这座屹立在维港之滨、形似方鼎的金色巨型建筑会成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文化新地标。”

  

  上图: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大门。

  《新民周刊》:郑教授,作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顾问,您已多次参加该馆展览、学术活动,对其整体印象如何?

  郑培凯:作为顾问,我不仅亲身参与了该馆的许多重大活动,也多次陪同友人、学生参观,大家都觉得这会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时代在不断发展,我们从农耕文明走到工业文明再到如今进入科技文明,目前最需要汲取的,就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在想像、创作方面的智慧,这种智慧是累积而成的。故宫珍贵的文物可以让我们吸收古人累积下来的聪明智慧、艺术审美和对人类追求更高境界的宝贵精神。

  所以我一直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不只是在香港这个东西文化荟萃之地展示中国过去的辉煌,更应提醒参观者从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境界,进而思索如何弘扬发展,更上一层楼。故宫很多展品是从宋元明清时期留下来的,那是几百上千年前就展示的艺术精华。看见这些优秀藏品,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应该思考,如何联系传统和现代,进而发展未来,以及我们在文化艺术方面能留下些什么,不愧于这个伟大的传统。

  《新民周刊》:您如何评价故宫文化博物馆在香港文化发展过程中将会产生的影响与意义?

  郑培凯:第一,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并不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分院,相反二者是伙伴关系,这样一来,馆藏定位就可以互为补充。长久以来,大家会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皇宫、皇室使用的东西,一定是价值连城的好东西。香港人也不例外。因此,大量故宫文物在香港的展出,首先促成大家对其特别关注、关心,有了前去观赏的兴趣,这就很好。知识界研究历史、文物,或许更多从学术、艺术层面去解读,但对普通群众来说,欣赏故宫文物,首先因为其有很高的价值,并有着紫禁城皇家色彩,这没什么不好,起码你愿意因此走进博物馆,欣赏文物了。其实香港历来不缺乏好的艺术馆,也有很多珍品,但许多年来观者并不多。但这回故宫文化博物馆不一样,它有着一个极为光鲜亮丽的“招牌”,就能吸引大家走近文物,了解历史。我觉得这开了一个好头,拉近了历史、文化与香港人的距离,使得其亲近文物,从而亲近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了精神回归与回家的感觉。可以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落成,增强香港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国家的认同感,也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将助力香港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促进中外文明交流对话。

  

  

  上图: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厅。

  第二,我很高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不仅有一流的环境,还有一支庞大的研究、策展、布展团队,如何通过对历史文物的展出、解读,与当代观者产生互动,把一件文物研究透,让香港市民与之产生精神上的呼应与共鸣,在这方面,这支学术团队做得很不错。因此,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览,并不是简单的文物展览,其有很多创新角度,特别是在吸引年轻人入场观看方面,着力尤多,譬如古与今的对话、中西方对于马文化解读,古代宫廷生活面面观……都体现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优势和特色。

  第三,随着香港在近代发展成为繁荣的贸易城市,中国艺术品的收藏也变得非常活跃。20世纪中叶以来,私人收藏逐渐倾向对外展示,有赠予公共博物馆者,有设立私人博物馆者,亦有不时筹办本地及海外巡回展览者。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有一个展厅的主题是“同赏共乐——穿越香港收藏史”。这是首个回顾香港收藏史的大型展览,透过一百余件展品,细述香港一个多世纪的中国艺术收藏活动,同时勾勒本地博物馆发展的轨迹,并向一直为香港及海外观众弘扬中华文化精髓的收藏家、学者、博物馆工作者及其他各界有心人士致意,我觉得这个展览的构思很好。再比如最近正在举办的特展“梦蝶轩藏中国古代金银器”,就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在去年获“梦蝶轩”主人、收藏家卢茵茵与朱伟基捐赠的946件中国古代金银器文物藏品而专门举办的展览。

  今后,香港故宫文化馆在收藏、展览环境,文物研究、传播上的优势,一定会使得越来越多的藏家关注到这里。要知道,香港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前沿,也是艺术品拍卖、收藏的重镇。就我所知的范围内,就有不少大藏家,多年来收藏许多文物精品,瓷器、玉器、书画乃至明清家具……其中甚至不乏几代人收藏的心血。他们中不少人现在岁数大了,当务之急就是要为自己收藏一生的藏品找一个好归宿,不能让这些凝聚着几代人心血的历史文物精品流散掉。“梦蝶轩”的捐赠就为香港收藏界开了一个好头,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把自己的收藏捐赠到这里来,获得永久保存,并得到很好的研究、传播与弘扬。

  “非遗”重塑文化自信

  站在历史的基石上眺望未来,才能更加坚定清晰地书写好当下的答卷。近年来故宫文化在香港引起的热潮绝非个例。事实上,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和与之伴随的城市景观的蜕变,非遗成为近年来香港重要的文化关键词,非遗保护也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目前,香港已有粤剧、凉茶、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香港潮人盂兰胜会、大坑舞火龙、古琴艺术、全真道堂科仪音乐、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黄大仙信俗等10个具有高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成功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粤剧更是在2009年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信大家都会为这个城市能保存这么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惊讶。”在郑培凯看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东西荟萃、丰富多彩。而非物质文化在今天,首要是传承,而绝不是遗产。

  《新民周刊》: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非遗文化,近年来在香港的传承情况如何?

  郑培凯:为什么历史文化重要?它重要是因为它是真正的文化核心,可以持续。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香港正式生效后,香港特区政府非常重视,不仅专门成立了非遗工作组,还委任本地学者、专家和社区人士为委员,就普查、保护等方面向政府提供意见,2008年正式成立了非遗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会成立以后,通过委托香港科技大学进行非遗普查,列出一个包含480个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

  

  上图:西九龙文化区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夜景。

  非遗清单是香港重要的文化资源,反映了香港本地对待非遗的态度。这480个项目,涵盖了所有非遗种类。香港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地理位置,吸引了各地的移民,延续了从各地带来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比如粤剧、咏春武术等,这些文化遗产不少从内地传入,而在香港得到发展传承,形成体系。“东西荟萃”这四个字,就是通过这次普查得到的具体印证。

  众所周知,非遗的保护传承形态,多数为师父带徒弟的“口传心授”式传承,包括技艺的传承与文化精神的传承。这种特殊性也加大了保护的难度。目前,我们对于“口传心授”的非遗项目,积极做好记录工作,包括文字、影像甚至动画模拟,这是现代科技给我们的好处。另一方面,在中小学青少年当中,我们也积极开展有关非遗文化的课程或者课外活动,通过表演、讲座、展览及互动游戏等,把非遗文化渗透到课程里,以崭新的方式演绎及传承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民周刊》:您怎样看待非遗文化在香港城市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

  郑培凯:非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并不只是因为它本身所体现出的技艺和艺术美,更在于其强大的适应力和生命力。作为后人的责任是要能够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保持其内在魅力的前提下,真正地将这份遗产继承下来。近年来非遗热的不断升温,并不是一种偶然,我觉得这是香港经济高度繁荣的今天,内心动荡不安的香港人从传统文化与历史中寻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这也正是我们今天从事非遗工作的意义所在。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26年了,之前也出现过冲突、挫折、不安,但爆发出来以后,我觉得现在大家比较冷静了,特别是经历了三年多的疫情,更让大家有机会静下心来思考,变得不再盲目。在我看来,这是青春期慢慢成长的过程。因为无论如何,你一定要找到一条继续前进的道路,因此,沉下心来,对于民族文化的思考与回归,势在必行。

  近年大家对文化艺术的关心有所增加,这是很好的现象。西九文化区需要发挥东西文化交汇的作用,要把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点和西方文化留存在港的优点,互补之后相辅相成地发展。建基于这两个基础,香港的确能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西九文化区的重点是弘扬文化传统的精粹,发展出融合中西的精英文化。为什么中华传统文化到了21世纪还可以再蓬勃发展?这需要许多人的思考和努力,并非口头空讲国际化就能够达成。过去有些人可能对世界不同文明的发展认识不清,接触了英国优秀的精英文化,就觉得这才是世界文化的前瞻和潮流,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长远而言,这是过去香港精英层思维意识中最不利于文化艺术发展的弱点。20年前,教育部门取消中国历史在中小学必修课程之中,作为咨询委员,我强烈反对,与他们起了冲突。我的理由只有一个——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都没有不学习自己本民族历史的,不学习历史就不知道我们来时的路,又怎么会有精神的根呢?可他们给我回复的理由让我咋舌,因为历史很枯燥,且没有什么作用(不能赚钱),学习本民族历史太狭隘了……我至今想来仍觉得很生气!果然之后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好在这一切都过去了,香港已度过了那段艰难、混乱的岁月,相信将来会越来越好。

  《新民周刊》:您对香港“中西文化交流中心”的定位十分认可。在您看来,香港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会如何?

  郑培凯:首先要认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艺术的精粹应成为我们的借鉴和可以吸收的养料,为我所用,而不是倒过来,一切模仿西方,亦步亦趋。与此同时,也要发挥好香港这一国际大都市的特色,一方面广泛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投入自身的专长领域,另一方面要以自身角度发挥所长,融合东西文化,创造出新的东西来。特区政府也应有更宽广的心态和长远的眼光,时常思考文化艺术发展问题,并为此提供更好的环境和资源。

  我曾经说过,之前香港的年轻人之所以不愿修习中国文化,是因为他们太年轻,涉世未深,还无法体会,人生充满了复杂的转折变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的归属感一定会越来越强烈。从目前来看,香港精英阶层和普通阶层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是不同的,但未来必须要连在一起,前者要更接地气,后者要有所提升。香港的优势在于同时拥有国际化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基础,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文化会让香港看见来时的路,更会找到未来的方向。记者|王悦阳